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章 教人識字盛裝行,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清風寨以其獨特的位置優勢和天然屏障,確實是一塊風水寶地,而在這裡,當得到當地人的承認後,才會現這裡原來民風淳樸,每個人都很友好熱情,不似外界傳言的那樣,一說到清風寨就為之色變,個個虎背熊腰,凶神惡煞,每日都在刀子口下過活。

對於這些謠言,張勉是不在意的,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經過這幾日的相處下來,他們雖然不識字,不懂詩文樂曲這些高雅之物,但他們卻很敬重文人,對讀書人總懷著一顆敬畏之心,尊師重道在這裡得到了明顯的體現。

寨中有祠堂,張勉教他們識字就在那裡,每次張勉一開課,那裡就人滿為患,坐不下就都站著,下到六歲稚童,上到七十耄耋老人,都來認真地聽張勉講課,一說起課來,下面的人登時變得鴉雀無聲,個個都神情專注地聽著,還時常手握著樹枝,一筆一劃地跟著張勉學寫字。

大山之中,哪有什麼筆墨紙硯,更別提書卷簡牘了,所以識字寫字對於他們來說是一個新鮮而又有趣的事情,哪怕一天只能寫出一個字來,他們都會為之高興個半天。

張勉每次一教完課,他們就會用諸如野果,野豬肉或是手工製品送給張勉,說是用來抵交學費,對他們來說,這些來自自然的恩賜,就是他們最大的財富了,別小看這些野果,野味,這些可能就是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蹲守幾天,最後才好不容易狩獵得來的。

像這樣的野外狩獵,危險性是非常大的,張勉就親眼目睹過有獵戶被野豬活生生咬死和用犄角捅死的事例,野豬個體很大,且皮糙肉厚,一般的弓箭根本就刺不穿它的皮子,而跟它正面對抗,一旦火爆脾氣上來,其力量之大,度之快,就連跑都跑不過它。

張勉每次接到這樣的饋贈,他都會婉言拒絕,因為他實在於心不忍。

這一日,張勉剛教完課,當所有人各自離開時,一名六十歲的老頭子走上前來,行動不便,手裡還提著一籃的東西,遞給張勉,說:“張子,這是老朽昨日自己上山去採回來的桃子,在你這裡學了好多東西,沒什麼可給你的,這一籃的桃子你就收下吧!”

張勉知道這個老人行動不便,別說上山摘桃子了,就連平常的走路都成問題,要想摘到這一籃的桃子,可想而知,為此他付出了多少的辛勞,張勉一聽這話,微微一笑,推辭道:“李伯,這個我不能收,你還是拿回去吧,教課是我的份內之事,再說了,這些我那都有的,你快收回去吧!”

“別人送你野豬肉你不收,現在老朽送你桃子也不收,張子,你這是不把老朽放在眼裡嗎?”李伯忽然臉色一變,有些生氣道。

這老頭別看個兒小,身子瘦弱,但那不怒自威的氣勢還是不減當年,聽旁人說過,他在多年前還曾在朝廷當過兵,只是後來受傷之後,便是告老還鄉,回到這清風寨中,一直到了現在。

張勉有些哭笑不得地說:“李伯,不是小子不收你的桃,我住那裡的水果實在太多,吃不完放久了會爛的。”

“就算爛也要收!”李伯語氣堅決,再次把那籃子推回給張勉,看他極其認真的樣子,張勉登時面露難色。

“張子,你就收了吧!這是李伯的心意。”

“是啊,張子,你教會我們認這麼多的字,還給我們講故事,講《三國演義》和《水滸傳》,這些都是你應該拿的。”

“快收下吧張子。”

………………

旁人也在勸說道,弄得張勉不收下好像也說不過去了。

“行吧!那我就收下了。”張勉一咬牙,就把那提籃接了過來。

他們這麼熱情,總不能寒了他的心,張勉已經不收他們學費了,如果連一籃桃子都不收的話,那就讓他們容易想多了。

興許是看到張勉收了這籃桃子,他們忽然也把自己的東西給拿了出來,全部給張勉遞過去,硬是塞到他懷裡去,張勉見這突如其來的變化,看著面前各種琳琅滿目的東西,有梨、桃、杏,還有野豬肉,兔肉等等,很快就塞滿了他的懷裡,自己一個人根本抱都抱不起來。

“各位,各位,聽我說,這些東西不要再給我了,我吃也吃不到,放著也是浪費,各位的心意,張某心領了。”張勉一邊說著,一邊從人群中好不容易擠了出來,然後趕緊逃走,當時的那個畫面別提有多滑稽了。

幾日過去,張勉在這清風寨中也漸漸熟悉了起來,而且他還暗中讓歐陽嶽,金成和寧玉滿各自分頭行動,在清風寨的各處仔細尋找那幾名被擄掠來的女子,可是經過一段時間尋找下來,依舊沒有絲毫的線索,那幾名女子就像是人間蒸了似的,根本看不到一點蹤影。

張勉也覺得奇怪了,幾個大活人怎麼可能無緣無故沒了呢,一般來說,被擄掠來的女子,要麼是下嫁成為寨主的妻妾,要麼成為寨中的女奴,可是無論哪一樣都還是沒有線索,這就奇了怪了。

“難不成她們就沒來這清風寨?”張勉只得如此想道,可如果不來清風寨的話,又會去哪了呢,況且這幾個女子的父母都說是被清風寨的人給帶走了,要麼是他們集體說謊,要麼是說錯了。

為了搞清楚這一點,張勉打算試探試探那位寨主李鍾,只有從他那裡才能確認自己的這些猜測。

是夜,李鍾為了答謝張勉的辛苦教課,特意安排了一次宴席,幾乎將全部清風寨的人都召集過來,擺上了數十桌的酒宴,其規模之大,就跟辦了什麼喜事似的,木製的圓桌上,擺著各色美味的菜餚,而佔著大多數的還是各種野味,一聞那飄香四溢的味道,哈喇子都禁不住流了出來。

座上已經坐滿了人,男女老少皆身穿著盛裝,在他們眼中,若要出席這種重要的宴席,就需要盛裝出席,方才顯得尊重和重視,這是寨中多年以來,不成文的規矩,隨著口口相傳,大家也都自覺地遵守,張勉他們沒有盛裝,但寨中的女子卻分別給他們各自做了一套,當穿上自己的盛裝時,張勉倒還好,就是歐陽嶽和金成兩人卻覺得稀奇得很,摸著衣服愛不釋手。

“二哥,你瞧我這套衣服如何?”金成興致盎然地對張勉問道,衣服是由一種叫做蠟染的古老工藝做成的,它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以藍靛浸染,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具有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的特點,與他們平日的穿著截然不同,也難得金成和歐陽嶽會感到如此興奮了。

不僅如此,清風寨的蠟染工藝,還體現在床單、被面、包頭巾、揹包、提包、揹帶等等,這些都是一種古老的傳承,一代傳給一代人,用張勉的話來說,這就是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應該保護和傳承的。

“天哪!你們看,好美……”歐陽嶽忽然轉,看到那些身著蠟染布料製成盛裝的年輕女子,窈窕的身姿,婉約步態,姣好的臉蛋,再穿上這身精緻的服飾,就像那花叢中仙子一般,深深吸引了歐陽嶽的目光,只見他兩眼呆滯,面露憨笑,目不轉睛地看著。

對於清風寨女子而言,蠟染布料,這是她們自幼便要學習的一門技藝,她們自己栽靛植棉、紡紗織布、畫蠟挑秀、浸染剪裁,代代相傳,所以她們穿著的這身盛裝,即是她們自己製作而成,因此顯得氣質非凡,美麗大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盛世,我卻當亂軍

燃燒的菜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