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臥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七章 三伏天熱製藥水,江山名士,南臥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取名定作四方閣,這不僅是張勉的意思,也是金成他們幾人的想法,有了他們給的銀兩,再加上張勉自己的,這些已經是足夠將四方閣給建起來,在這幾日裡,張勉透過徵求各方的意見和建議,將四方閣分為曲閣、詩閣、酒閣、書閣這四閣。

此四閣顧名思義,曲閣是為彈奏樂曲,天籟之閣,詩閣則為文人墨客吟詩歌賦之用,而酒閣則供來往過客把酒言歡的地方,書閣則為私塾之學,教書之用,此四閣相互獨立,各不影響。

如此一來,日後若有高士相聚,則可將其作為既定的地方,彈曲吟詩,把酒言歌,還有普及到整個河源郡的教育之計。

四方閣的工期在半年左右,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興建的話,那就到明年開春時節,才能將此閣給建好,在這期間,張勉也是忙裡忙外,與那些工匠同吃同睡,儘管有時也會覺得疲乏,但一想到興建起來的四方閣,他就再累也是值得的。

萬丈高樓平地起,四方閣的框架也是日見端倪,在河源郡中引來了無數人的駐足觀賞,儘管還未完工,但已經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紛紛對此地抱以濃厚的興趣。

這些時日,因為夏伏天的緣故,不少工匠已經被炎熱的驕陽所炙烤,好些人因為中暑昏了過去,所以四方閣的興建工作不得不擱淺,郡中的醫館,不光是工匠,還有農民百姓都紛紛來到此地求醫,這裡被擠得水洩不通。

“哎,今歲的天氣真是奇怪了,以往這些時日沒有這般炙熱,可能也是因為年紀大了,做不動了。”一名工匠無精打采地從醫館中出來,手裡拿著兩包油紙包裝的藥草,苦著臉自語道。

“誰說不是呢,這個天,熱氣騰騰,跟個蒸籠似的,不管做何事任誰都受不住,人是血肉之軀,誰能經得住這樣的烈陽炙曬啊!”一旁的男子也是搖著頭,一臉的喪氣,手裡拿著跟他一樣的藥包。

他們兩人都中暑不久,在這烈陽高照的熱天裡,不光是他們,還有很多人也因此著了道,河源郡的醫館又少,僅此一家而已,這麼多的中暑之人,不僅是大夫忙不過來,就連醫館存貯的藥草都已經為數不多,連續幾日開出的藥草,都已經快把存貨給用光了。

可是外面就醫的人依舊很多,好多人因為沒有得到及時救治,甚至危及到了性命,喘息漸弱,生命危急!

“快,快!把他平整放下來,將他衣服敞開,打一盆水和拿一張溼毛巾來。”張勉見一人忽然暈倒,便馬上命人如此去做,然後快寫下一張藥方,然後交給沉魚,讓她就按著這個藥方去買藥材,等有人把水打來之後,張勉就將毛巾沾溼,然後擦拭全身,讓他的身體快散熱。

從此人的情況來看,他已經是重度中暑,出現了暈厥昏迷的症狀,等到沉魚將藥方中的草藥全都買來之後,張勉趕緊借來了一口熬煮藥湯的藥鍋,將這些草藥全都倒了進去,然後往裡注水,一旁的大夫見狀,不禁一怔,看到張勉倒了這麼多草藥下去,他當時臉色都變了。

不解地問道:“張大人,此藥湯為何如此怪異,竟需要如此多的藥材?”

在這個醫學還不太達的未朝,在人中暑時,他們只曉得用薄荷,陳皮一類的簡單藥材,熬製之後,用以外敷,讓人的體溫稍降一些,從而得到恢復,但這只是對於輕度中暑而言有效,一旦人重度中暑,陷入暈厥之後,此類方法便不再奏效。

“此藥湯是由蒼朮、陳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等等十餘種草藥熬製而成,對中暑治病有著顯著的效果。”張勉一邊熬煮,一邊說道。

說來也是巧合,剛好張勉隨身帶來一瓶藿香正氣水,而他就是按照上面的成分,讓沉魚去購買這些中藥材,不然的話他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這些中藥材熬製出來的就是藿香正氣水,即便在後世,此藥水堪稱治療中暑的神水,曾經張勉出外考察,都會隨身帶上幾瓶以作備用,如今倒是用得上了。

“張大人,此藥湯有何名字,其出自何處?”大夫問。

“藿香正氣水,出處嘛,自然是古籍當中。”張勉揶揄道,他只知道這藥叫做藿香正氣水,哪知道出自何處,再說即便是有出處,斷然也不可能取作這個名字。

“藿香正氣水?”大夫微微一怔,心想道:“此名倒是別緻,也不知是哪位大醫所取之名。”

一盞茶的工夫,等熬製出藥湯後,那人經擦拭全身,降了些體溫後,狀態也看起來好了一些,但仍舊是處於昏迷的狀態,沉魚將藥湯盛出,只見那帶著褐色的藥湯,從中瀰漫出一股濃郁的藥香,等到它涼下來之後,才給那人喝了下去。

等喝了一碗藥湯下去,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他微微睜開眼眸,輕咳了兩聲,然後坐起身來,四周環顧,問道:“諸位這是在看什麼呢?”

見他安然無恙地醒來,眾人登時吃了一驚,目光直勾勾地看著他,問道:“你……感覺如何了?”

“沒事了,很好。”他溫醇一笑,神色中帶著欣喜,轉而反應過來,看向那位大夫,感激道:“大夫,是您救了我,救命之恩,無以為報……”

“你弄錯了,並非我救了你,而是張大人所為。”大夫轉看向張勉,對他示意,那人聽到此話,面色略微一變,看向張勉,隨後俯道:“感謝張大人的救命之恩,小民不甚榮幸,竟得張大人的妙手醫治。”

張勉擺手道:“你大病初癒,還是得注意歇息,最近天氣炎熱,不要再出外勞作,不然復得此暑病,對自身五臟六腑皆有損害。”

“謝大人提醒,小民定當遵從大人之言,只是我那田地,若是一日不耕作,則可能變為荒田,小民上有老下有小,哎……”他身為家中唯一男子,承載著父親,丈夫,兒子三重身份的責任,一家老小就靠這田地生活,若是叫他們這些佃農不耕種的話,那就等於是斷了他們生活來源。

張勉早已經想到了這個問題,於是拊掌一聲,就有人端著盛著若干銀兩的盤子走了過來,在張勉的命令之下,然後將這些銀錢都給分下去,每人都有份,他們拿著銀錢,面上帶著不解,不知為何突然要給他們這些銀錢。

“諸位,這些銀錢,是郡中給你的高溫補貼,用以在如此高溫天氣,耽誤你們工期的錢,都收下吧!”

“高溫補貼?”他們面面相覷,從未聽過這個說法,以往就算中暑死人了,都沒有銀錢可收,但這會兒卻什麼都沒有生,就先得了銀錢,這個突如其來的驚喜,讓他們有些緩不過神來。

“還愣著幹什麼,張大人都這麼說了,還不多謝張大人?”一名老者出聲道。

“多謝張大人!”眾人紛紛作揖道謝,甚至有些人激動之下,眼角冒出了淚花,以往的他們,在如此高溫下,忍著炙熱,還在辛苦勞作,哪怕冒著性命之危,都為了多賺些銀錢養家餬口,從未得到其他什麼補貼和慰問。

唯有這一次,不僅給他們免費看病,而且還給他們高溫補貼,這樣的好事,是他們之前從未想過的,所以不少人才會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之後,藿香正氣水這個祛暑良藥,在河源郡傳了開來,即便不是從事戶外工作的人,也都為家中置備一瓶,以作備用,一時間,對於那些熬製藿香正氣水的藥材需求量倍增,帶動了那些藥農的生意,同時也給他們增加了收入,拉動了消費。

這些變化,都在張勉的意料之中,甚至這是他故意為之,夏季時節,不僅是藿香正氣水好賣,楊梅湯,涼糕,涼麵,也都賣得火熱,深受河源郡百姓的歡迎,這些都是張勉教會他們的,原先楊梅他們只知道摘來便吃,卻從不知道能將它煮了,放涼之後吃。

而涼糕的製作也並不難,原料都是現成的,只需將麵粉,米粉溫水中磨泡在煮沸的石灰水打勻冷凍而成,以前張勉在農村時候,一到夏季便是親自做了這些,所以對他來說就是舉手之勞而已。

當一碗涼糕中再澆上粘稠的紅糖液,吃起來涼爽可口,十分好吃,在張勉傳授這些涼糕的做法後,做涼糕的攤子便是如同雨後春筍般地開了起來,幾乎全郡的百姓都吃到這一夏季小吃,當時那心情別提有多好了。

當越來越多的人知曉這些小吃,不僅周邊郡縣的人們為了一碗涼糕,不辭百里趕來,就連遠在天京的未明宗聽說這一小吃後,特地讓人從河源郡馬不停蹄地帶回來,當吃到涼糕的那一刻,未明宗的眼睛都快眯成一條縫了,笑著道:“這張子不僅能治理江山社稷,而且還能治住天下人的口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