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三四章 張揚,明朝富家子,星辰玖,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年頭,出一本書到底要多少錢呢?

首先,什麼封面用什麼紙,裡面又用什麼紙,那都另算,因為這些跟其他材料和人工成本比起來壓根就不算什麼!

一本書,幾十頁甚至上百頁,幾萬字甚至十幾萬字都有可能,而這會兒的字一個個那都是用特製的鉛刻出來的,這鉛本身就不便宜,再加上人工,光是一頁的成本,不說幾兩銀子,幾分銀子那是絕對少不了的。

也就說說,光是一頁書,刻制鉛字,再排成模板就得幾分銀子,十頁就是幾兩銀子,幾十也就是上百兩甚至幾百兩銀子!

然後,還有印刷的費用,裝訂的費用,這些都是要計算人工的。

總之,這年頭,沒有上千兩銀子,你壓根就不用想出書的事情,至於上百本甚至數百本的鴻篇鉅著,想要印刷出來,成本更是高得嚇人。

這也是很多人編的出書卻印不起書的原因,就好比後世有名的《天工開物》和《本草綱目》,宋應星和李時珍編撰這兩本書是費了不少功夫,但是,後面印刷的時候費的功夫更多,因為他們壓根就拿不出這麼多錢來印書,只能到處求人,籌錢。

比如《本草綱目》,李時珍是從嘉靖三十一年開始編撰,萬曆六年成書,中間總共花費了二十七年時間,而直至萬曆二十一年,李時珍去世,這書還沒刊印出來呢。

至於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沒這麼多錢啊。

他要是有錢,不說一天就能刊印出來,幾個月時間那是足夠了,正因為他沒這麼多錢,最終耗費了十多年,直至他去世,這書也沒刊印出來。

當然,楊聰根本就不存在沒錢的問題,一百多本書,刊印成本最多也就幾十萬兩而已,對他來說,那真是小意思,而且這還只是小錢呢。

他花費更多的是買紙的錢,因為他準備一次就刊印一百萬套!

哪怕就按一套書幾兩銀子的成本計算,那都是幾百萬兩!

話說他是不是瘋了,就算這大明有幾百萬讀書人,買得起書的又有多少呢,哪怕他就以成本價賣出去,幾兩銀子一套,也沒有多少人買的起啊!

他當然沒瘋,如果可能的話,大明有多少讀書人,他就要印多少套,最好能人手一套!

至於沒多少人出的起錢的問題,他壓根就不擔心,沒多少人買的起沒關係啊,他壓根就沒打算賣!

這次,楊聰一改以往低調的作風,大肆張揚了起來。

《格物致知之理》整套一百多本,光是做一套印刷模板就得幾十萬兩銀子,一般人那是想都不敢想的,他卻一次訂了兩套,北直隸京城一套,南直隸金陵城一套。

而且,他事先便將京城和金陵所有印刷作坊幾乎被他全包了,並且都向他們下了訂單,小一點的,專印一本書,整個幾萬本,大一點的,多印幾本書,整個幾十萬本,你敢接多少,他就敢下多少。

反正就一句話,這幾個月大家都不要搞別的了,全力來印刷《格物致知之理》。

有心人稍微統計了一下便發現,他下的訂單全加起來都不知道有幾千萬本了,這傢伙,瘋了不成?

陽明一脈的人聽到訊息,紛紛來勸阻,因為他們都清楚,像這種上百本一套的鴻篇鉅著,能買的起的人實在是太少了,整個大明,能賣出去一萬套就了不得了。

他這一下就是不知幾千萬本的訂單,加起來可是好幾十萬套甚至上百萬套,賣給誰去?

楊聰對他們的勸解貌似充耳不聞,甚至開玩笑說,到時候賣不出去就送給他們,讓他們拿去當禮物,送給自己的親朋好友!

好吧,你傢伙有錢也不能這麼折騰啊,這可是好幾百萬兩,你拿出來送給那些缺衣少食的老百姓不行嗎,雖說幾百萬兩不能讓所有老百姓都致富,但最少也能讓好幾百萬老百姓吃個把月飽飯不是。

嚴嵩一黨的人聽到訊息,那簡直是大牙都笑掉了,楊聰這個愣頭青,怕是以為大家都跟他一樣有錢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綠茶被迫說真話後爆紅了

清風獨挽月

幾度秋涼意

艾棓昔

逍遙小醫仙

雲生霧

下崗後我當上了審神者

彼年錦瑟

道君

躍千愁

重生人世間,我的火紅年代

永誠銀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