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八章 風箏克敵,抗戰之鐵血兵王,不笑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日本海軍6戰隊的炮兵陣地,被一群風箏炸了。

這件事只用了幾分鐘,就被飛艇上的無線電就把五花八門的標題以及內容回到地面。那兒報界還未力,街上已經傳來那不知道安在哪兒的,廣播的聲音。

“淞滬戰場堅守四行倉庫之我軍,面對日寇窮兇極惡的炮火,竟想出用風箏制敵的辦法……幾百個大小不一的三角風箏,帶著各種武器……”

一經廣播播報,四行倉庫對過的河岸上,只用了不到三十分鐘就被擠的水洩不通。

而這時報童們則舉著報紙,大聲售賣,

“號外、號外,前所未見,四行孤軍用風箏克敵。”

好好睡了一覺的郭良駿到底對那些交給張四行的“老八”們不放心,在人群中他小心的穿行而過。

不是怕撞到什麼人,而是擔心撞上什麼人被人覺察他懷裡有槍。

他也是聽到了廣播,才匆匆趕到這兒。

用風箏破敵亙古未聞,稍一思索就感覺這件事,和那個穿著布條裝的傢伙肯定有關係。

只不過聽廣播上說,四行倉庫樓內有許多穿著布條裝的人,已經不再僅是那一人。

不是說郭良駿看輕了其他人,因為倘若其他人肯動腦子的話,那麼淞滬戰場未必會糜爛如斯。當然,也沒聽說世界戰場上有什麼人,能想到這樣的作戰方法。

倒是過去保衛蘇區的時候令郭良駿明白一個道理,這個世界上一草、一木皆是武器,只看是不是動腦子想了。

只是多數喜歡講究為人處理、逢迎拍馬、權謀手腕的人,根本不可能去想這些事情。

正是因為那樣的蠢人太多,所以中國人的科學才會落後,明創造的能力才會孱弱。

這當然不是郭良駿一個人的認識,這是講究實事求是科學精神的老八們整體的認識。

也正是這種科學態度,才最終把某些人趕到個屁大的小島上憋屈了後半生。

此刻垃圾橋邊上帶著盆盆盔的英國軍隊已經封鎖了大橋,不許任何人透過。但河畔馬路上卻人滿為患。

不管是趁熱鬧賣吃食、香菸的生意人,還是拿著喇叭吸納捐款的童軍們,還有不斷向河對岸投慰問器的大號彈弓,所有人在忙碌的同時,都不時抬著看著四行倉庫。

藉著南風,一個個巨大的三角風箏騰空而起。

此刻日本海軍6戰隊的炮兵陣地,已經不再有攻擊四行倉庫的炮聲。

他們頭頂上的風箏始終不曾斷過,而且此刻天空裡風箏的數量,比起後世的風箏節上的風箏數量也不差什麼。

唯一的區別是,風箏越做越大,帶的鋼盔雷數量也就越多。

而且這些便宜的傢伙什麼都炸,只要是看得到日本人地方,就一準會飛過來幾隻風箏,然後就是鋪天蓋地的各種炸彈。

基本上算是,只要南風不停,就會一直騎在日本人脖子上拉屎。這不是形容,而是實實在在的屎雨連天。

其實白天南風不大容易停,原因很簡單,巨大水體就像是個集熱器。天熱時吸熱、天冷時放熱。

冷熱交替,就會形成對流,也就是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