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二十七章 缺乏配合,抗戰之鐵血兵王,不笑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朝前推杆三角翼的機頭揚起以增大阻力,已經關了動機的三角翼在地中滑跑了一小段距離,就穩穩停下。

附近後勤營的人立即跑上來,有人拎著油桶,有人用扁擔挑著炸蛋。

今晚必須連續突擊,一個個相距不遠,能夠相互火力支援的陣地必須連續空中突擊。如果不是果軍方面連護目鏡都沒有,張四行真捨不得這麼用“集束凝固汽油蛋”。

畢竟這玩意,比起進攻型催淚蛋,這玩意太貴了。

“張校長,你們傘兵學校真的是不得了,拿片布就能飛上天……”

可這時的張四行根本顧不得與吳求劍說話,倒是一旁漢森連喊,

“快快快,快掛蛋……”

然後飛快竄到張四行身邊,接著衝張四行喊,

“長官,光用燃燒蛋恐怕不夠用。我看果軍方面還沒打完一個據點,乾脆給下一個據點先來一輪催淚蛋……”

不過張四行直接擺手,在摩托車引擎以及現場嘈雜的人聲下回喊,

“不,直接上獨頭蛋,二隊裝十五公斤級的爆破蛋,老子就不信鬼子的碉堡是打鐵的。”

剛才張四行在天上看得清楚,殘破的日軍碉堡裡噴射出的火舌,不少衝鋒中計程車兵被其奪去了性命。

就在他給周至柔的《應急武器指南》中,就有製造進攻型催淚蛋的圖紙與說明。不知是什麼原因,此刻前線計程車兵們還是沒有得到對應的護目鏡與厚口罩。

這也就造成了前線的果軍根本沒有,這種能夠有效遲滯敵方地面部隊的裝備。

要中在進攻過程中,在上風頭把這種便宜的一塌糊塗的手雷扔他幾十枚。就算嗆不到日本兵,也能有效遮擋其視線,減少傷亡。

其實張四行心裡十分明白,在人浮於事,大家都在全心全意為人處世、手腕權謀一切為了利益的時候,整個委員長的政府、軍隊體系,就好比一個泥塑的巨人。

今年被人捅一刀,明年才會“啊”的一聲叫出來。奇慢無比的反應,不但令大量損失資源,還隨時損失民心,喪失公信力。

結果就是半個月前報上去的《應急武器指南》,到今天前線的部隊,依舊沒有裝備。

根本原因在於,華夏文化過份的強調了諸如“孝”之類的私德,而急公好義、見義勇為的公德,卻因為一句“俠以武犯禁”,而遠遠引不起大家的興趣。

解決之道古以有之,學學朱元璋與雍正的鐵腕,全不是難事。

聽到張四行的話,漢森同樣急,他對著張四行大喊,

“長官,那玩意沒測試,而且飛高了扔不準,飛低了穿透力太差……”

“放心吧,能轟開的,我保證……告訴他們,關了引擎,俯衝攻擊。”

驚訝的看著,毫不客氣、毫無風度和自己長官交流的傘兵學校的人,吳求劍驚訝的現那位張校長絲毫沒有感覺到冒犯。

而且他們說的東西,可以說吳求劍少將根本什麼也聽不懂。他只是吃驚的瞪大眼睛,看著那些簡易框架和布片,死活弄不明白這麼簡單的東西是怎麼飛上天的。

只是在幾分鐘後,完成了加油、掛蛋,然後引擎的聲音增加,然後那架三角翼又晃晃悠悠的升上天空。

當張四行再次來到戰場,他看到了血腥殘酷的一幕。

儘管進攻的三個警衛營佔據了絕對多數,可從天空望下去的時候,能夠看到果軍士兵正與日軍肉搏。甚至藉著日本人釋放出的照明蛋,能看到倒下的屍體中,果軍士兵的數量比日軍還多。

怎麼會打成這樣,難道不該是前面計程車兵用盒子炮壓制對方,後頭只管用不間斷的手雷洗地嗎?不是給他們說了,多帶土瓷手雷,那玩意不值錢。

若是傘兵學校……算了,不說傘兵學校。把一場夜襲打成這樣,可見果軍士兵的英勇,也可見無論軍官還是士兵,都極端缺乏戰術訓練。

這麼簡單的戰術,不論是誰都想得到。可惜平時那種死板的訓練,一管就死,一放就亂。

有點無奈的張四行這時還有別的任務,透過步話機飛快聯絡了狙擊偵察兵,獲得訊號蛋的指示,他一壓三角翼朝另一個日本人的據點飛去。

在底下戰場上的局勢正在悄悄生變化,與張四行的感覺一樣,他派去替果軍警衛營開路的人,這時揹著箱子也闖進了戰場。

“特麼怎麼打成這樣了,這些笨蛋……火力壓制、火力壓制,別給鬼子拼刺刀的機會。”

隨著他們喊叫,身邊很快聚集一批士兵。

然後形成幾個小型的突擊集團,前面是彎著腰端著盒子炮只管射擊計程車兵。後面是從挎包裡掏出手雷,一個勁只管朝前扔計程車兵。

幾乎瞬間戰局就逆轉了過來,原本也被挾裹著與日軍拼刺刀的高致嵩,這時也算脫離出來。一直以為他都為了自己二六四旅是德械師而自豪,可真打起來的時候他才現,很難透過下級實現自己的戰術意圖。

打白刃戰絕對是勇氣的體現,但在真正的戰鬥中,能夠用槍殺傷敵人,何必要用刀呢。

不光他一個人明白過來,許多下級軍官看到那些被組織起來向前移動計程車兵,立即有樣學樣的組織起自己的攻擊部隊。

直到這時戰場上才算變得有條不紊,前面的人用盒子炮進行射壓制。後方跟著的人只管掏出土瓷手雷,向一切可能藏有敵人的地方投擲。

直到這時果軍士兵們也大多清醒過來,他們帶的可不是鞏式木柄手榴蛋,手榴蛋攜行具只能帶四枚,現在用的是土瓷手雷,一挎包可以裝好幾十個。

看著果軍有了真正作戰的模樣,幾個派來開路的傘兵學校計程車兵才算放鬆下來。

放在一個月前,他們也是沒頭沒腦一窩蜂的打法。

可自從直接受到張四行訓練後,才有了作戰小隊的理念。才明白小隊的各種武器需要搭配使用,各個小隊之間需要互相配合前進。

以前也有連排班長之類的編制,可在戰場上班級之間缺乏配合,也鮮能揮各種裝備威力的配合作戰。

畢竟果軍都是高層軍官接受軍校教育,低階軍官以及軍士,則只有完全靠自己悟的機會。

喜歡抗戰之鐵血兵王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鐵血兵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