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九章 會動的泥石流,抗戰之鐵血兵王,不笑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衝鋒……”

張四行對著步話機出命令,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江邊的蘆葦叢中,一塊塊碩大的蓋滿泥土的東西動了起來。隨著它們晃動碩大的身軀,一塊塊爛泥從它們裝甲上掉落,趕出下面厚重的裝甲。

“納尼,蘆葦叢裡衝出來坦克……那裡面都是爛泥,它們是怎麼進入爛泥塘,又怎麼可能毫不費力的從爛泥塘裡出來。”

這令所有看到坦克從爛泥塘中衝出來的日本人,全都不相信把眼睛瞪的像是燈光成精。

其實日本人要是聽過,“真正的強者從不抱怨環境”這句網路名言,就該知道在與張四行作戰的時候,沒有什麼地方是安全的。

試想張四行在牛山得到日軍的坦克部隊時,就已經做好金陵保衛戰後撤退的計劃。因此從那時起,他就已經派遣士兵藉著夜間在江邊成片的蘆葦蕩中進行了佈置。

隨著身上由蘆葦與爛泥組成的偽裝物,在晃動一下掉落,坦克的真容就出現在諸多排著兩行佇列,戰戰兢兢透過雷區的日本士兵側翼。

而在它們身後的履帶印跡下,是用一捆捆蘆葦綁紮成的“門簾”一樣的東西。就是這樣的“門簾”從蘆葦塘邊一直鋪到蘆葦叢深處。

剛剛從蘆葦叢中出現,更令日本人想不明白的是,一輛輛裝甲車突然從坦克後面拐了出來。幾乎一瞬間,江邊出現的蘆葦叢中,就出現了一隊機械化部隊。

這就更加奇怪了,坦克能從蘆葦叢鑽出來也就罷了,畢竟坦克有履帶。怎麼現在裝甲車也能從爛泥潭裡出來,這……這太賴皮了吧。

其實沒什麼,就是一根鋼絲繩的問題,裝甲車根本就是被坦克從爛泥塘裡拖出來。在平原地帶,沒有比裝甲部隊對付毫無防備的步兵更簡單的事情了。

“開火、開火、狠狠的揍這些小狗曰的日本人。”

幾乎就在趙鵠振命令聲響起,坦克與裝甲車上的重機槍一起開始射擊。

而這時身陷雷區的日軍部隊簡直欲哭無淚。

跑,他們不敢,因為除了部隊走的,被排掉地雷的地方其他地方都佈置的有子彈雷或者土瓷手雷充當的地雷。

站在那兒他們也不敢,因為密集的機槍子彈正如打靶似的,收集著所有人的性命。

唯一隻能伏在地下,往江寧河的那座小橋爬去。

因為要命的坦克群自動是一路縱隊朝著東面行動,而且他們衝出來的位置,更靠近金陵城。

十來公里的路,他們只用了二十分鐘。然後旋轉正面,變成了朝向南邊。而每輛坦克後面,都跟著一輛壓在履帶壓痕中向前的裝甲車。

這時每輛坦克之間相距過二十米,這是防止日本重炮的手段,然而就形成了火力全開的一堵壓向江寧河的“坦克之牆”。

看著如同泥石流般壓過來的坦克,被切斷了退路的日本兵只好邁動不長的腿,拼命跑向江寧橋。

這座石橋並不寬,也就不到十米的寬度,如今卻是過兩個聯隊的日本步兵唯一能逃脫的方向。這時只要不傻的人都明白,只要過了橋,那麼憑著橋他們就能抵抗坦克的進攻。

畢竟江寧橋雖然是座石橋,但要過十幾噸重的坦克恐怕也只能一輛一輛的過去,那時坦克的威脅就會全部解決。

這想法當然沒錯,可惜面對時三十五公里的八九式坦克,絕對不能跑的慢,不然就會被幾乎無盡的機槍子彈撕成碎片。

一道道流星般的曳光蛋掠過逃命時,也只能排成兩列縱隊,以越過那些被前面部隊標識出來的雷區。

逃跑中的日本人終於明白了“四行魔王”為何要埋下,這些埋設的如此馬虎的地雷區。他根本不是想讓什麼人踩上地雷,只是用地雷“規範”了追兵的行動方向。

“魔王閣下根本不想讓我們逃脫,讓我們只能按他指定的方向跑。”

“那邊,那邊的平原上看起來沒有地雷,我們是不是……”

“快跑,別再胡說了,魔王閣下指定的道路,你敢胡跑嗎?”

說真的此刻上至日本軍官,下至普通的日本士兵,都已經深深被張四行折服。仗打成這個模樣,真的沒話可說。

論兵力,光一個第六師團就兩萬多人,別說是三個師團主力一起對付他。可人再多,也沒那麼多腳板去踩光子彈雷不是。

所以他們從來沒有揮過兵力的優勢。

至於火力,可惜第六師團、第三師團、第十八師團的火炮,都在那個四行魔王的陰謀下受到連續打擊。再說了就算有,那些大炮距離這裡還有十幾公里的話,也沒什麼用哪。

現在唯一能夠指望的就是空中優勢,只要空軍聽到他們的呼救打壞那些坦克,那麼就能……

還別說不能不佩服日本空軍的反應度,就在開始趕著兩個聯隊的日本步兵倉皇透過江寧橋的時候,天空中傳來嗡嗡的聲音。

這聲音令地面奔逃的日本步兵們心中一喜,心想只要那些戰機把坦克打掉,他們總還有逃生的機會。

可惜正在奔逃中的日本士兵們討論的同時,從江邊騰起大片的白色煙霧。西風捲著白色的煙霧,魔毯般迅席捲的戰場。

這樣也好,雖然戰機看不到坦克,但坦克同樣看不到我們,我們可以更安全。

這時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日本士兵們,居然心情變得輕鬆起來。隨著江寧橋越來越近,最後的日本士兵們的心情越來越喜悅。

他們能看到先期過河的步兵們,這時正在拼命蒐集著手雷,又把各部隊的擲彈筒手集中起來。至於他們隨部隊帶著的九二式步兵炮,跑到這兒時早就扔了個精光。

但最少對付八九式坦克,憑著不怕死的日本士兵抱著用挎包裝的手雷,又或者老練的擲彈筒手的集火打擊,坦克也不是那麼難以對付。

就在河邊的日本士兵已經做好了對付坦克與裝甲車準備,就在最後一隊日本步兵匆匆跑過江寧橋的時候,就在天空中十數架日本d1a/九四式俯衝轟炸機準備開始攻擊地面的坦克時。

一切狀況,就在突然之間改變了。

喜歡抗戰之鐵血兵王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鐵血兵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