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笑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七十四章 高效率小城,抗戰之鐵血兵王,不笑生,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接著推土機進場,轟隆隆的機械聲中一輛輛鋼鐵怪物在村民驚懼的目光中闖進田地。眼睜睜看著他們辛苦修成的田壟、溝渠都在鋼鐵巨物的鐵鏟下變成一馬平川。

隨著鋼鐵巨物不停地把土地推平,接著又是成群壓路機開過來。柴油引擎吼叫著,排氣筒裡噴出難聞的黑色煙氣。

可當這些前後帶著粗壯大滾子的車輛碾過時,原本適合耕種的耕地全都變成平展展的,彷彿鐵板一樣結實的土地。

這一段工作給村民的感覺只是開了眼長了見識,不但他們其他人也沒人能幫上忙。

所有地坪結束之後,已經時近中午。正好傘校的糧食補給極不充裕,因此張四行只是買了幾頭豬來,然後一天給造光。

好在村民們準備的食物儘管相當粗糙,但數量卻足夠多。

吃過午飯開始下步工作,第一件事就是打樁。都是電線杆粗細的樁子,在幾臺蒸汽打樁機又是鳴笛又是“哐哐”震天的響聲中,被一根根打入地下。

然後這些樁子在地下猛然震動,接著如同大炮開火般向天空噴出濃煙與塵土。給人的感覺,就是這片田地突然間出現了噴泉。

沒人見過這種建築方式,原本聽說要蓋廠房,老鄉們都準備了瓦刀、灰盆之類的。不過看這樣子,大概也用不上了。

其實這不過是建設中打地錨的手段,給炸出的空腔中灌入水泥,固化後就是極穩的根基。

就在他們疑惑之際,還真有水泥攪拌機轉動著噴出一股股水泥砂漿。這一下有得忙了,要用小推車接了,然後一車車倒入那些打下地面“電線杆”裡。

“老鄉們,來幫忙,幫忙抬立柱。”

這種事還真需要許雪帆這樣的丫頭來辦,聲音又響又亮。原本葉蓮娜也能做,但她漢語不標準,另外還在忙著拍攝。

然後藉著水泥未乾,又插入得有碗口粗的木樁。可這木樁真怪,你要說它是原木,可惜沒有年輪。看起來雖然不像木頭,但又和木頭一樣輕。

而且它不像木頭一頭粗、一頭細,這傢伙是直溜溜的,像是直接拿機器做出來的椽子。立起來費不了什麼勁就直接插進那些地下的水泥管裡。

這時大地上已經有了一片,按固定間隔插了兩排“椽子”圍起來大概百米見方的空場。然後該怎麼幹,剛剛湧起幹勁的老鄉們,又瞪起眼睛。

“老鄉們快來拿橫樑,橫樑上有號碼,注意聽我們工友喊號碼。到了地方別亂扔,等工友裝好了才能放手。年輕人和老人、女人搭配開……”

張四行帶的人和他一樣,這時都參與了勞動。畢竟是給他們建立工業基地的第一座建築,所以還是要出些力的。

隨著一根根帶號碼的棟樑被扛到現場,安裝的人根據自己所在位置的編號叫對應號碼。幫忙的老鄉把橫樑抬過去。原本想著要扛許久,老鄉們都鼓著勁。

他們隨著工友的叫聲,調整著前後左右,直到工友叫一聲,

“好了,穩住。”

隨著大家挺住不動,工友掏出個金屬的銷子似的玩意往預留的孔裡一插,掄起榔頭“一、二、三”就輕易把銷子釘進去。

一根三米長的橫樑,就靠四根銷子,輕易固定在立柱上。直到這時好多老鄉才現,原來他們剛剛插進地面的那些“椽子”居然預留著孔。整個安裝過程,不過是工友上梯子下梯子的過程。

因此整個橫樑安裝的飛快,當所有橫樑安裝完,一個大致的立體框架總算出現在地面。而這時負責指揮的許雪帆又亮起尖嗓子叫起來,

“老鄉們,下面要抬牆板了。上面也有號碼,抬每片牆板的人裡要有個識數的。”

這一點許雪帆就有點大意了,多數人說不識字,事實上數字還是認識的。畢竟這時候不光用大洋,還要用法幣的,所以羅馬數字多數人居然是認識的。

“喂,小許姑娘,我們是老鄉不假,可我們識數啊。”

一句回答引得整個火熱建設的場面更加和諧,男人與強壯的女人們在忙碌,孩子與老太太們就拎著瓦罐、水碗一趟趟的送水。

鋪牆板、地板度快,隨著時間推移,不等張四行讓人放飛吊著自充壓汽燈的孔明燈,整個小城居然完工了。

沒錯這是一座全城,它是邊長百米的四方形。“城牆”高達七米五,不過裡面是中空的,也安裝了四層樓板。朝外的牆板上有預留的安裝玻璃窗的地方,底下有能進入內部的門房。

這玩意要是後世的見了,就一定會撇撇嘴,

“拼裝式建築,有什麼好神奇的,我們還有十天建一座醫院的本事呢。”

但放在一九三七年,這就是和美國生產勝利輪、自由輪一樣,完全使用模組化設計、模組化建設的建築。

最重要提它使用是的膠合板技術,在缺乏金屬的華夏,無疑是一種最合適的建設方式。

最終張四行還是讓人把孔明燈放上天,整個城中這裡已經完全鋪上了五公分厚的木地板。這玩意最簡單,擺在地下把角的四個釘子釘進去,固定住就算完事。

進到城中,享受今天勞動後大會餐的老鄉們驚訝的看著,在他們眼中一天就建成的城堡。如果不是親自參與建設,根本不敢相信這麼大的城一天就建得好。

倒是孩子們看到這樣的新城,一個個歡呼跳躍著,不過張四行很快就如同後世的消防員一樣,給孩子們帶去了一個驚喜(驚嚇)。

“等我們的工人搬過來,我們這裡會有職工小學,也歡迎家人們把孩子送來一起上學。不要任何費用,現在可能孩子們得自帶食物,相信過不了多久,我們會連孩子們的一日三餐都包了的。”

說著話的時候,張四行稍有點臉紅。是啊,他什麼時候說過這麼沒勁的話,可惜正如前方所述,美、阿、華夏三個地方鋪的攤子太大,各處都要投資,錢……有點緊張了。

之所以城中心還沒建築,那裡將來是學者們,現在來說也就是高階工程師們工作的地方。所以城內的板材,都是帶蜂窩孔的吸音板材。

這能保證只要附近沒人開槍放炮,城內總是安靜的。學者們能在這裡進入到最好的工作與生活狀態。

因此城牆朝內這一面,根本連窗戶都沒留。

喜歡抗戰之鐵血兵王請大家收藏抗戰之鐵血兵王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歸晉

慕容紹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