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離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章 五婦嶺,金沙古卷3·古蜀蛇神,魚離泉,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阿姨當初給我們的草圖,準確地說一共是五張。其中一張畫著的是被艾布林等人奪走的象牙盒子,我們至今都不知道這個象牙盒子當中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可以確認的是,這個象牙盒子裡面,很可能是藏著關於巴蛇神的秘密,畢竟這個象牙盒子本身,也是從巴蛇神的複製體腹中取出來的。

至於其他的幾張草圖,其中一張畫著的是五丁開山的素描,另外兩張分別畫著一個巨大的繭狀物和一條巨蟒。最後一張是一幅潦草的地圖,但是地圖沒有標註地名,估計應該是在發生五丁開山傳說的梓潼境內。

我第一次看到這幾張草圖的時候,不過是以為張阿姨在暗示我們,只要到了梓潼,就能揭開一切謎題,也就對草圖沒有太過在意,只是將之收藏好。

可現在,當我看到這幾頁殘破的古籍上的圖案時,才發現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這幾張殘破的古籍其實並非是原圖,而是民國時期的臨摹本,要不然也不會被葉凌菲從圖書館帶出來。按照殘頁上的描述,上面的圖是上世紀三十年代中期畫的,臨摹的是當時一個墓葬中出土的石碑圖案。

難道說,這個墓葬中竟然還藏著什麼秘密嗎?我心中一動,感覺張阿姨給我們的這幾張草圖,怕是有著不尋常的含義。

將幾幅圖一一對比之後,我發現一個更加有趣的事情。

臨摹的殘頁其中相對完整的一張,是一份梓潼境內的古地圖。看樣子,地圖上佔據中央位置的山丘,和我們前幾天去過的七曲山有幾分神似。確切地說,是和站在七曲山主峰山頂看到的七曲山南麓的那幾座山峰極為相似。

我馬上從膝上型電腦中搜出梓潼的現代衛星地圖,發現那個位置果然是有這樣幾座並不算太高的山峰。

而張阿姨所畫的草圖中那張地圖,和古地圖有著細微的差別。本來我以為是因為隨手畫而造成的差異,可如果將草圖放在殘古地圖上面,會發現兩張圖大部分是重合的,但有差異的地方,連在一起竟然出現了一條彎彎曲曲的路徑。

或許,秘密就藏在這幾座山峰之間?而兩張重合的地圖中間出現的路徑,就是揭開這秘密的通道?可張阿姨為什麼不直接告訴我們?

我收起草圖和那幾張臨摹的古籍殘頁,將心中的想法向秦峰和葉凌菲說了一遍。

兩人對我大膽的猜想也十分認同,於是我們當天做了一番準備後,驅車前往七曲山南麓。

此地依然是屬於七曲山的範疇。本來山上有不少古建築廟宇的,卻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被毀,現有建築是八十年代由民間集資修建的仿古建築。

這個地方同樣有著文昌神張亞子的傳說。相傳他為救父母,在二郎神的幫助下三箭射穿白楊洞借得涪江之水淹許州,將其父母救出。此時,觀音菩薩見大水將要淹及良民百姓,便把滔滔洪水收進了寶瓶。

但真正讓我們感覺到一絲興奮的,是根據古老的傳說,這個地方是五丁開山中的壯士“遺劍”之處。

五丁遺劍的傳說,是指當年五丁與巨蛇搏鬥時,將自身佩劍掉落在路旁,不料五丁佩劍並非凡物,劍身沉重刺破山體,一道泉水奔湧而出。每當夕陽西下,月漫大地之時,泉池也波光搖曳,明月樹影都在池泮輝映成趣。這就是被譽為梓潼八景之一的“劍泉晚照”。

清光緒二十二年(一八九六年),縣民在劍泉的基石處修建觀音殿,俗稱“水觀音”。一九八六年,七曲山文物管理委員會根據文獻記載,在劍泉東面十步遠的地方恢復重建古五丁祠。

雖然五丁祠是一九八六年才新建的,距今不多不少剛好三十年,但五丁祠重建的時間點,卻是讓我心頭一跳。

要知道一九八六年或許對於普通人來說,是一個極為普通的年份,沒有什麼特別的。可對於熟知古蜀歷史研究的人來說,卻知道這一年並不尋常。

一九八六年在全國範圍內最重大的考古發現,就是當年七八月份,在成都附近的廣漢發現了兩處埋藏有豐富寶藏的長方形器物坑。這兩個器物坑中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引起了海內外學術界對位於中國西南的古蜀文明的重視。

在三星堆遺址大規模發掘的同時,一九八六年還對成都市區的十二橋遺址也進行了發掘。該遺址最下層的出土文物與三星堆遺址最晚期遺存相同,完美解答了三星堆文化的去向問題,那就是當年統治古蜀的蜀王將王宮從廣漢搬到了今天的成都,並在不久後建立了更加輝煌的金沙文明。

也就是說,在一九八六這個對於考古界來說十分重要的年份,離成都幾百裡外的梓潼,突然重建了代表著古蜀文明終結傳說的五丁祠。要說這完全是巧合,反而是讓人懷疑了。

幾乎不用再多想,我立刻明白過來眼前的這幾個山峰,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五丁山,也曾被稱為“五婦山”或者“五婦嶺”。

“五”這個數字,已經不是第一次顯現出其神秘。在古蜀時期最為尊崇的是五個神靈,在中原地區的學說中五行佔據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而眼前的五丁山,似乎不僅僅是數字中帶一個“五”那麼簡單。

按照傳說,五丁是當年古蜀國末期的第十二世開明王麾下五個力大無窮的異人,數量不多不少正好五個。這個數字很可能和古蜀時期對應的五神有著某種關係。

最關鍵的是,根據我們之前查詢的資料,五丁開山的傳說似乎不僅僅是一個傳說,而是在不少史料上都有清晰的記載。

清嘉慶版《四川通志》曾記載:“梓潼縣五婦候臺在縣北。”

《蜀王本記》中也曾說:“秦王知蜀王好色,乃獻美女五人於蜀王。蜀王愛之,遣五丁迎女。還至梓潼,見一大蛇入山穴中。一丁引其尾,不出。五丁共引蛇,山乃崩,壓五丁。五丁踏地大呼,秦五女及迎送者皆上山,化為石。蜀王登臺,望之不來,因名五婦候臺。”

《華陽國志·蜀志》亦載:“周顯王三十二年(公元前三三七年),蜀使朝秦(秦惠王因數以美女進,蜀王感之,故朝焉)。惠王知蜀王好色,許嫁五女於蜀,蜀王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並將從。而山分為五嶺,直頂上有石平臺。蜀王痛傷,乃登之,因命曰:五女塚山。以平臺為望婦堠,作思妻臺。”

明代曹學佺所著之《蜀中名勝記》也曾記載:“梓潼五婦山,碑誌存,有五婦廟。”“又有隱劍泉,在五丁力士廟西一十步。古志雲,五丁開劍路,迎秦女,拔蛇山崩,五丁與秦女俱斃於此。”

又有《五婦嶺懷古》一詩,專吟秦美女之死一事,詩云:“娥眉欣然離秦廷,為求至尊西蜀行。不識秦王美人計,未入蜀宮先喪魂。”

這些資料都充分說明了古人對於古蜀國的滅亡,差不多就是從五丁打通了蜀地和秦國的天塹開始的。雖然五丁此舉不過是奉貪婪的蜀王之命行事,但最終造成的結果卻無可辯駁。

我們一行三人,將車停在山腳下,然後步行進入山中。

一九八六年新建的五丁祠沒有太大的必要去參觀,時間太短了,不太可能有什麼有用的線索。

我們只需要以張阿姨提供的草圖和古籍殘頁上的地圖重合後新出現的路徑作為指引即可。

這條路徑自然沒有按照現有的道路行進,反而是需要披荊斬棘,走入附近的山林。直到數十分鐘後,我們才意識到這條道路很可能是被埋沒的古蜀道。

古蜀道也就是傳說中五丁開出來的通往秦國的道路,也被稱為“金牛道”,以劍門關為核心,北起陝西寧強,南到成都,全長四百五十公里。如今剩下的遺蹟不過斷斷續續的幾十裡,大都分佈在劍閣縣、梓潼縣等地,殘留的古蜀道至今依然能夠容納行人透過,這些地段一般都被規劃為旅遊景點。

只是古蜀道存在的時間太長了,兩千多年下來,有些地段因地震、山洪等自然災害,也不知道經歷了多少次變遷,部分地段被自然的偉力重新覆蓋也不是什麼難事。

而我們現在所行走的路線,應該就是千百年來因滄海桑田變遷或是人為因素被廢棄的一小段路,在數百公里長的古蜀道中完全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一邊對比著草圖和古籍的不同,一邊艱難前進,也不知道在這條被野草埋沒的古道上走了多久。中途休息的時候,我重新拿出那幾張草圖,視線再度移到了第一張草圖上,也就是畫著象牙盒子的那張。

它讓我再次想起曾救過我又差點害死我的餘叔。如果餘叔還在的話,一定能夠解釋象牙盒子到底代表著什麼。

可惜他太過貪心,甚至許多計劃都是瞞著JS組織以及其頭目秦振豪在進行,以至於在五神地宮的時候只有自己的人手,JS組織的精銳完全沒有被調動,最後因為祭祀失敗被塗抹了我和秦峰血液的子彈殺死。

現在看來,當時他所進行的祭祀,恐怕並不僅僅是想要復活魚鳧祖靈那麼簡單,而是有著更深遠的目的。在餘叔死後,這個秘密本來已經被帶進地下,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在國外居然還有這麼一股勢力,試圖重新獲得這個象牙盒子,從而將餘叔未竟的事業進行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火影練吸星大法

三服

吾妹千秋

木秋池

秘境3:迷失的絕世秘藏

冷娃

大佬他又開掛了

月色遙

官路梟雄

小鬼上酒

南北朝那些事兒:劉裕拓跋珪卷

雲海孤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