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十三章 萬三,紅樓從遼東開始,鍵盤戰鬥家,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野外遇到蠻族,戰車可以組成車陣,圍城一圈變成簡易而又不簡單的工事。

就只說各色戰車裡,有一種大獨輪車,只用來拖專門為戰車製造的盾牌。

以木為框,用竹編成,可摺疊可分拆,下部繪有虎頭圖形,虎口張開,每折上部有孔,可鑲入三支槍鋒。

取下來後可以由六人肩之而行,而完全張開使用時,可掩護二十餘人。從牌後可以射火銃火箭。

這是一用。

二用就是用在戰車上,當車廂圍繞起來後,把這些盾牌安置在車廂外側,形成盾牆。

盾牆上有自帶的長槍,阻擋敵騎之衝突,端的是攻守兼備的利器。

“盾牌每月可製造多少?這些戰車每月可製造多少?”

“如今的產量受限於軍匠不足,雖然材料不缺,但是盾牌每月仍然只可製造一百八十一面,戰車也才不足三十輛。”

“太少了。”

這點東西,一個月也才能裝備一隊,要裝備完一營,竟然要一年,黃花菜都涼了。

唐清安可是知道,明末名將孫承宗所編制的車營,光偏廂車有一百二十輛,迎鋒車二百五十輛,另有輜重車二百五十輛。

不過孫承宗是關內,由全國供應,自己可比不上他的形勢,如今大周在遼東的大半精力,還是用在遼西。

“可有什麼辦法?”

蔡文思考了一番,說道。

“材料是不缺的,各處光百年大樹都是遍地,雖然已經被船場圈用,餘部不得砍伐這些,不過幾十年的大樹卻是更多。

如今困難的是匠戶,雖然每名軍匠已配了五六名學徒,但到時日尚短,諸事都要軍匠親自指點。”

“不是把民匠都組織送了過來嗎?”

“民匠才三五百人,各處都搶的乾淨,分到這裡的只有幾十人,而且要重新上手,雖然學習的進度不是普通人能及,但想要出師怎麼也得半年的時間。”

唐清安知道蔡文不比他的心思用得少,也不胡亂建議了,想了想最後說道。

“繼續增加學徒,每名大匠配十二名學徒,不光學徒分三等,大匠也分等級,以自身的技術,以及帶出來的學徒數量為準。

帶出來的學徒越多,級別越高,獎勵也越多,蔡兄搞個章法出來。”

蔡文聞言,連連點頭。

“將軍這主意不錯,不少大匠不願意傳授,總有一些藏私之舉,有了這般獎勵,到底能打消他們的些許顧慮。”

“家傳的祖業,怎麼可能輕易授人,但願如此吧。”

治標不能治本。

唐清安到底只是個副總兵,在金州統治日短。

就算出了這些條例,軍匠們也會觀望,誰知道這些政策能執行多久,說不定剛把本事傳授了出去,政策就變了呢。

實際上就是信任不足,威望不足。

很多事情需要時間的積累,光靠一時的政令並不能改變風氣。

至於逼迫這些匠戶,唐清安甩之腦後。

元朝刀刃都架到了匠戶的脖子上,監督造船,結果也並不太好,最後捨棄了南方匠戶更加高的造船技術,選擇了讓高麗造船。

又有軍匠的戶籍都在工部手中,不是他能隨心處置的,而且也得不償失。

“將軍何不像朝中求援,軍器局鞍髻局每年從浙江,江西,福建,山東,河南,直隸每年光各色盾牌就修建一萬兩千面,零頭就足夠將軍使用了。”

唐清安聞言苦笑兩聲。

他早就去信了,且向朝廷上疏,所求各項軍備。

不過史鼐告訴他,因為南方的亂事,中南各地的供應就不用想了,原來直隸每年就造六千面盾牌,佔了全國產量的一半。

不過直隸以前供應遼東的物資都落入了蠻族手裡,現在需要重新制造,每個月也就造五百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枕花朝

二流情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