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六章 驚呆了,紅樓從遼東開始,鍵盤戰鬥家,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唐清安從來沒有向朝鮮國主使絆子,反而盡心盡力的維護他的統治。

自己都兵力不足,還先後派了幾千精兵入漢城,保護他的安危,還盡心幫忙為其收集其國內情報。

朝鮮國主從動政變權貴的手中的木偶,到如今王位漸穩,靠的是誰?

是他的手段嗎?

當然不是。

可以說唐清安是朝鮮國主最重要的憑仗,唐清安的鼎力相助,才有了朝鮮國主的今日。

朝鮮國主知道什麼對他是最重要的。

因此沒有猶豫的派出朝鮮大軍。

朝鮮作為大周的藩國,之前學習大明,現在學習承襲大明的大周,以文治武,選擇的統帥還是原來平安道的府尹。

鎮江城旁邊就是鴨綠江,過了鴨綠江就是朝鮮的平安道。

朝鮮的物資運到鎮江,都是平安道府尹之手。

因此是鎮江的老熟人,唐清安也打過幾回交道。

“權府使。”

唐清安招呼道。

一名中年的朝鮮官員,十分的恭敬。

權申旭是科舉出身,今年升任漢城的水原府使兼防禦使,去年是平安道府尹。

因為熟悉鎮江軍才委以今日之重任。

“將軍有何吩咐?”

一個時辰前,上朝將軍召見了他軍中的將領,三部都是義軍出身,他看在了眼裡。

眼前這位年輕的上國節度使,讓他內心極其的感慨。

此人日後將會是朝鮮的久鄰,又對朝鮮國情一清二楚,竟然連朝鮮軍內部都分的明白。

朝鮮每年大批的物資供應給他,如今國主竟然還把大部分軍力都調出來給了他。

到底是國主對大週一片誠心,還是想要掃除國內不穩呢?

作為兩班貴族出身,他認為是後者。

國主把國內不穩的軍隊都派了出來,反而在漢城留下了四千鎮江軍,信任外人強過信任本國士兵。

權申旭遍觀朝鮮史書,史無前例,內心不知如何感嘆。

“朝鮮國主有何交代?”

聽到上國將軍的問話,權申旭收斂心神,恭敬的回答。

“殿下交代我,唯將軍軍令是從,各部一心,必定打敗蠻族,解決兩國後患。”

聽到權申旭的話,唐清安極其滿意此人的態度。

“貴軍中的盧順義,高金權,柳以全三部,我將調到陳凱武營總手中。

和五千原駐守鎮江朝鮮兵,共計一萬二千兵,一道出擊得利贏城,權府使可願否?”

當然不願。

可是權申旭不敢拒絕。

見對方沒有反對,就當做他同意了。

旁人的想法不提,唐清安真沒把剩餘的幾萬朝鮮兵放在眼裡。

這樣的民夫都能算作兵的話,他治下能有近百萬兵,大周能有億萬兵。

“斗膽請問將軍,我部將如何配合將軍作戰?”

權申旭問道。

以唐將軍的實力,他有些擔憂,對方會把自己的朝鮮軍當做消耗品,用來填城牆溝壕。

“剩下的朝鮮軍,隨我中軍一道。”

唐清安沒有明言,打走了權申旭。

第二日一早。

大軍分為兩部。

一部以朱秀為統帥,領營總李勝虎,張薄,彭大海,陳玉三萬金江兵,武震孟的一萬二千朝鮮兵,合計四萬兩千兵,向得利贏城出。

剩餘金江軍,國內各地援軍,朝鮮軍合計近九萬人,第二日一早抵達欒谷關。

其實以大軍的正常度,應該昨日下午就能抵達欒谷關。

而之所以行軍這麼慢,是因為軍隊中的火炮太多,包括太過沉重的紅夷大炮。

這回和蠻族硬碰硬的大戰,唐清安沒有絲毫的保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幼崽首富上生活綜藝

予我白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