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紅樓從遼東開始,鍵盤戰鬥家,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現在各地人口有多少了。”

唐清安面露凝重。

各地官員的文書中,第一事就是流入的遼民太多太多,導致各地物資緊缺。

因為唐清安一次又一次的嚴申,所以各地官員都不敢阻礙遼民湧入境內,反而還要大力接濟。

和過內官員是反其道而行。

國內的官員,遇到流入自己境內的流民,或驅趕或阻止,例如陝西各地都是如此。

按照金江鎮的做法,結果就是造成了沉重的糧食負擔。

唐清安早就預料到這種形勢。

出海將近六年。

年年都在新修水利,開墾田畝,可以說一半的精力都用在了這方面,就是為了用來接應遼民。

不算新收復之地,金州各地,加上各島,田畝九十二萬,鎮江以及東岸開田三十萬畝,朝鮮所有島嶼,包含濟州島,開田四十萬畝。

合計一百六十二萬畝田,加上漁場。

原來境內百姓穩定在一百七十萬上下,五年之功下來,剛好可以踏入溫飽。

可隨著半年的大戰下來,又恢復了原來的狀況。

天氣越來越極端。

極南之地的海南竟然下大雪,而北方的陝西甘肅等地,則連年大旱,讓人無法置信。

國內的流民越來越多,而官府卻不管。

為什麼。

因為沒有物資,承擔不起。

金江鎮地盤才多少。

又能接應多少人。

馮勝之,顧應時同樣神色嚴肅。

人口的增加,在太平時節是功績,而在兵荒馬亂之際,卻是負擔。

“四個月前,各地遼民維持在一百七十萬左右,游擊區遼民有三十萬左右。”

馮勝之慢條斯理,緩緩說道。

唐清安明白馮勝之的意思,接下來要對自己放大招了。

收復金江,鎮江,東岸數年,從原來的數萬,到一百七十萬,然後游擊區的三十萬。

投奔的遼民的人口,經歷了幾次峰值,去年開始已經漸平。

“截止年關前,半年來湧入百姓百三十萬餘人,預估如今各地遼民過了三百三十萬。”

聽到這個數字,唐清安雖然並不意外,可是心裡仍然猶如壓下了一座大山。

不意外的原因。

是因為蠻族為了今年的大戰,抽空了腹地蠻兵,同時抽丁了大量的蠻丁。

前後動用了將近二十萬大軍。

也就是說不論是沉陽,遼陽,還是開原等遼左各地,甚至是奴兒干司的薩爾滸,赫圖阿拉等地。

蠻族的統治力已經滑到了只能維持城池的地步,而城外則無法顧及。

這般形勢下,有百餘萬遼民逃離,才是沒有什麼意外。

金江鎮現在有遼民三百餘萬。

一開始往登來輸送了數萬遼民,也就是說,蠻族境內,還有百餘萬的遼民。

這百餘萬的遼民不敢逃,也沒有出乎唐清安的意料。

例如沉陽,遼陽,赫圖阿拉這些大城,到底還是有成制的軍隊在,而且蠻人數量居多。

這幾地又都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因此有數十萬遼民逃不了,是不難理解的。

還有海州,同樣越是密集之地。

此地全境光額田就有數十萬畝,人口也至少有二十餘萬人。

海州大軍密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中上搖擺王?求你別整活了!

楓葉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