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九十四章 興學之道,紅樓從遼東開始,鍵盤戰鬥家,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利益上的事,沒有對錯,只有得失。

自家百姓的利益,唐清安當然要放在心上,雖然沒有明言,只一句反問,就能做到讓韓明璉明白該如何做。

此人和他身後的盟友李適,野心勃勃,如果不是鎮江邊的金江軍,早就已經作亂。

作為一個明聰的勳臣,此人知道什麼才是正確的選擇。

隊伍重新動了起來。

因為這件小插曲,唐清安沒有坐回去,而是出神的望著窗外,藩國境內的景物。

映入眼簾的景色,和鴨綠江那邊的鎮江,並沒有什麼差別。

“比起日本,我從來沒有顧忌過朝鮮。”

唐清安嘆了一聲,縮了回來,重新坐正後,向陶傑感嘆道。

“將軍為何有此言?”

朝鮮人口雖然不如日本,但在大周的眾多藩國中,也算是獨一份的,聽聞將軍的話,陶傑感到詫異。

“兩班勳臣不改變,朝鮮的賤民和野民會越來越多,空有人口而無利於國力。”

原來如此。

陶傑以為自己明白了,看到陶傑的樣子,唐清安知道他並沒有完全明白。

無論朝鮮國主如何變,兩班勳臣何派當權。

五家作統法,紙牌法,賤民法……

這些以法度成為體系的剝削,不以個人的意志而改變。

數十年後。

僅朝鮮東南部的慶尚道,饑民就到達數十萬,在那一年中,根據史料記載,藩國只一年的時間,就餓死了一百萬人。

而那時候的朝鮮,並沒有遭受戰亂,已經和平了多年。

唐清安為這些百姓感到悲哀。

為了解救這無數的百姓,唐清安有同情心,也伸出了援手,支援百姓迎娶之事。

盡了一份道義,回報兩國的宗藩情誼。

自己力有未逮。

他不是藩國的國主,不可能在藩國動變化,名不正言不順,不會得到藩國國內的支援,反而會反對他。

“藩國弱,所以兩班也弱。”

唐清安指了指窗外,穿著絲綢,坐著轎子的兩班人士,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樣。

“別看他們在自家百姓面前,表現的強硬,在藩國國內,對國外的德川幕府叫囂的厲害。

但是真當直面外敵的時候,卻態度軟弱。”

對於此事,陶傑有所瞭解,他還和日本駐朝鮮的使者接觸數次。

德川幕府建立後,派使者到朝鮮。

兩班勳臣斥責,反對等等,聲音巨大,群情憤慨,但是對德川幕府的使者,駐紮國內,並沒有實際性的動作。

包括通商等等。

德川幕府的使者未至之前,不接觸,驅逐,警惕,不許通商等等聲音。

當使者抵達後。

不久。

幕府將軍的目的,皆達成了。

朝鮮的百姓無數,有勇氣對抗倭寇入侵,敢痛罵德川幕府的使者,讓其膽怯不敢踏出門。

而兩班勳臣,心中卻對幕府報有恐懼之心。

“所以未來攻伐日本之事,我們不可直接明言,讓兩班勳臣知曉,否則必定引起他們的恐慌,畏懼之下,做出各種推諉的事情。”

“難道不拉上朝鮮嗎?”

陶傑反問道。

唐清安搖了搖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火影世界為了活命不停擺爛

上車不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