鍵盤戰鬥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一十五章 支援林如海,紅樓從遼東開始,鍵盤戰鬥家,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州節度府。

林如海,顧道初兩人在廊坊下,坐在方桌旁,方桌上有乾果點心和熱茶。

“朝廷的制度雖然不完善,但放眼世界並沒有差錯,有利有弊各有優勢。”

唐清安望著金江鎮的兩位舵手,肯定了兩人上任以來的功勞。

原來的馮勝之和顧應時,十餘年來功勞巨大,金江鎮有今日之勢,兩人功不可沒。

只是新建立的第一軍鎮和第三軍鎮,前者負責草原,後者金州本土,無論是地位還是重要性都至關重要。

另外就是兩人不適合改革。

如果沒有林如海的出現,唐清安可能會親自下場,但是有了林如海的出現,就不需要他親自下場了。

以前左支使和右支使的職位,雖然左支使比右支使職位要高一點,但是實際上馮勝之和顧應時地位相當。

現在不同。

顧道初名望不夠,更像是林如海的助手。

也就是說林如海在金州,是實至名歸的文官第一人,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

“但是大周有一點不好,那就是經濟上太過僵硬,財政制度混亂不堪,導致無法揮國力,空有力氣而使用不出來。”

唐清安自己是這麼認為的,看過後世學者的研究,同樣是如此的想法。

民間經濟繁榮,貿易體量大,而國家沒有從中獲利,反而受其苦,以及混亂的財政制度,以至於缺錢成為了常態。

大周的軍戶世襲制度,從前明承襲而來,至今三百年的時光,積弊叢生,而邊軍至今還能保持不弱的戰鬥力,可見軍戶制度並不是無一可取之處。

只要能按時兵餉,大周的軍隊並不是軟腳蝦。

“所以需要一場改革,不能全盤採用朝廷之策,我們不但要支援各地的商貿,促進濟州島的海貿,但是也不能任由揮,最終要控制在官府手中。”

林如海接過話題,笑著看向將軍。

牽一而動全身。

要改革先治人,治人需要先扭轉風氣。

唐清安點點頭,認可了林如海的思路。

其實並不是高深的計謀,正如張居正改革,也是先推行考察法以治人,再關掉反對改革的私院,扭轉風氣奠定基礎。

大明立國時,形勢並不好,北方,西方,南方不穩定,海面上也有敵對勢力。

面對這種困境,需要嚴苛的法度,揚樸素簡樸的作風,以保持民心軍心。

但是時代在展,隨著大周的興起,百年下來,很多制度就跟不上展,需要不斷自我改進。

無法自我改進,或者改進度跟不上時代展度,就會變為積弊,累積下來就成為了國家危亡的隱患。

林如海的出現,正好符合唐清安的人選。

巡鹽御史只有一年的任期,而林如海能擔任多年,證明了他在治理經濟上有充足的能力。

鹽政收入是大周財政的命根子,但凡無法滿足朝廷的需求,林如海是無法連任的。

而對福建新學的暗中支援,可見其是開明之士,有進取改變之心,不會沉迷保守。

勳貴出身,又中科道探花。

無論眼光胸襟還是才能,人際關係等等,都是數一數二之人。

林如海是國之幹才。

唐清安期望林如海,能治理出一個全新的金江鎮,脫胎於大周,又符合當下時代的嶄新面貌。

除了眼前的林如海,唐清安想不出還有誰有這個資歷。

史鼐,劉一儒,魏毅,賈雨村等等,他們都不行。

“海貿利潤大,又常在海外,官府的影響力卻只能存在於碼頭上,林公所言極是。”

唐清安認可道。

展海貿不只是為了商人的利益,而是為了加強國家實力,促進百姓的經濟。

哪怕是當下的英國,如何支援自己國家的商人,也不會說沒有控制的手段。

沒有控制的手段,就是大周的下場。

商人們勢力強大又脫離朝廷的掌控,就會形成自己的力量,最後抗拒朝廷的管理。

“英國和荷蘭成立的東印度公司,是支援商人們的政策,也是整合商人們,在他們頭上安了籠頭的手段。”

加入東印度公司的商人,就需要服從印度公司的管理;不加入印度公司的商人,則沒有實力抗衡龐然大物,必定會被吞噬。

英國與荷蘭,是無法一力管控不可計數的商人的,但是兩國可以透過管控東印度公司,從而控制所有的海商。

“海外司就是搭建的臺子,先掌握規則,最後我們也要成立一家公司。”

唐清安告訴林如海。

林如海明白了將軍的意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龍珠超:曝光!我是超級賽亞人

亂縱之上

女配太妖嬈,氣運之子日思夜想

逆風賣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