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蒹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逢歡 第3節,逢歡,雪落蒹葭,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殿下,那幽州節度使……”明琴是在先帝駕崩後,才被李琬琰選到身邊的,並不清楚從前的事:“那節度使也…也……太蠻橫了。”

想當年曹隨進京,雖對京中不滿他的大臣肆意殺戮,但對李琬琰還是有幾分尊重的,也從未動手傷過她。

可這蕭愈,看著俊美無儔,氣質超群,竟是這般粗魯之輩。

李琬琰靜聽著明琴的話,仍未睜眼,藥粉灑在傷口上,絲絲的疼。

蠻橫?

蕭愈若真的想要蠻橫,七十萬大軍,足以屠了這座皇城。

她如今雖還猜不透他的打算,卻很清楚,對於蕭愈,她手中那幾萬禁軍,真的打起來,無異以卵擊石。

若想活,只有先全力穩住蕭愈,以待緩兵之計。

“你派個人去宮門守著,等丞相入宮,直接將他請到明政殿。”李琬琰睜開眼,看著包紮好的傷口:“你親去見裴鐸,讓他管好禁軍,切不可與蕭愈的兵起衝突。”

明琴走後,李琬琰選了件高領的錦服,兀自換上,見將頸上的傷完好遮住,才走出寢殿,往明政殿去。

李琬琰在明政殿略等了等,丞相範平由明琴引進來。

範平行禮後不等李琬琰開口,迫不及待地從衣袖中拿出一道明黃的聖旨,由內侍呈給李琬琰看。

李琬琰默不作聲接到手中,展開來看,心中冷笑。

這是一道經由內閣擬好的聖旨,上頭內容是拜幽州節度使蕭愈為攝政王,總領國中大小政務,李琬琰略過上頭一些為國為民冠冕堂皇的話,將只差蓋印的聖旨放到書案上。

“丞相的意思是想將國中政務交到蕭愈手上?”李琬琰面上不動聲色,給範平賜了座。

“回殿下,這不僅僅是老臣的意思,也是臣與朝中幾位大臣一同商議的結果。幽州節度使率大軍入京,我們難是其對手,與其交惡,不如用利惠之,一來可以將其穩住,不至稍有閃失,危及殿下與陛下安危,二來即便我們不主動下旨,那蕭愈想要插手國中政務,也是易如反掌,我們與其被動應對,不如主動予之,也可佔得先機。”

李琬琰在今日早朝後,便有些懷疑範平,如今看著案上這道沒有蓋印的聖旨,聽他這一番話,已經可以篤定,範平現下多半已經投靠了蕭愈。

範平剛剛的一番進言,邏輯縝密,並無錯漏,也言之在理,她剛好也在思考,要如何拉攏蕭愈,暫時將他穩住。

攝政王一事雖不完全合她心意,但也可作為緩兵之計。

只是,範平這次的反應太快了。

無論是今早借口讓蕭愈提前進宮,還是在早朝上突然提議宴請蕭愈,包括這道請封攝政王的旨意。

範平皆是趕在她之前,表面上看似是在幫她對付蕭愈,實際卻是暗中一步一步幫著蕭愈達成目的。

她若猜得不錯,昨晚幽州軍入城,丞相早已派人求見了蕭愈,而攝政王位,正是蕭愈目前所圖的,範平剛好是一把送上門趁手可用的刀罷了。

李琬琰抬手,蔥白的指尖撫過案上的聖旨:“丞相既知蕭愈野心,可有想過若讓他身居攝政王,授以權柄,日後再想挾制,只怕更加困難。”

“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範平聞言一默,他抬頭悄悄看了眼李琬琰,接著埋下頭:“老臣愚昧,不知殿下可還有其他法子?”

李琬琰微微挑眉,繼而唇畔帶笑:“丞相大人過謙了,先帝在時便格外倚重大人,如今朝中風雨飄搖,大敵當前,陛下同本宮還要多仰仗您才是。”

範平聞言連忙起身作揖,一連說了數句慚愧難當,末了也表了忠心:“承蒙陛下與殿下信任,老臣定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李琬琰也起身,繞過書案,走到範平面前,親自扶起他:“本宮心中確有一想法,如今南境藩鎮戰亂不斷,本宮日夜殫精竭慮,還想勞請丞相大人親自去見一見蕭愈,若能勸他領兵回幽州,陛下可封他為幽州王,獨立管轄北境,一旦日後南境來犯,也可互為唇齒,有個依靠。”

“丞相大人可願為了本宮親自走一趟?”

作者有話說:

求收藏~求留言~前三章發紅包包

第3章

明政殿裡,龍涎香氣四溢。

範平聞言,被李琬琰攙扶的雙臂一僵,他面上流露幾分難言之意,緊接著垂下頭:“老臣只怕無力勸動蕭愈,他千里迢迢而來,怎願輕易回去。”

範平話落,李琬琰緩緩收回手。

她當然清楚,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蕭愈為了復仇而來,血仇未報,他絕不會走。

她不過是想再試一試範平罷了。

李琬琰垂眸看著身前微微躬身的丞相,語氣隨和如常:“那丞相大人以為,除了攝政王位,如今再沒有其他能制衡蕭愈的法子了嗎?”

範平聞言一時將頭埋得更低,語氣故作揣揣不安的道:“老臣惶恐,以為還是大力安撫為上。”

“既如此…”李琬琰轉身,曳地裙襬上繡著栩栩如生的金色鳳尾,她走到書案前,拾起上頭的聖旨:“本宮會親自稟告陛下,請印冊封蕭節度使為攝政王。”

“丞相辛苦了,退下吧。”

範平走出明政殿,心裡還在琢磨著李琬琰方才說過的話,心覺她似乎並未起疑,一抬頭便撞見等候在廊下的太醫院院首何筎風。

何筎風低身揖禮,未抬頭便聽範平問:“長公主殿下病了?”

何筎風見範平瞅著他手中的食盒,略略垂首答道:“臣是來給殿下送補藥。”

範平聽了,捋了捋鬍子便走了。

何筎風走進明政殿,見李琬琰坐在書案前,手拿一卷聖旨,思付著什麼,他走上前低身請安,隨後開啟食盒,從小爐子上端起還熱氣騰騰的藥。

李琬琰聞聲抬頭,看見何筎風手中的湯藥,示意身旁的明琴前去接過,接著開口:“你何必跑一趟,本宮等下回去喝也是一樣。”

“臣怕湯藥放久了藥效減弱,殿下日理萬機,還是要多顧惜玉體,久喝涼藥會傷胃。”何筎風站在離書案不遠不近的地方,抬頭望著李琬琰,溫聲回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