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回 老元戎槍挑沙裡金 齊邊軍新立烈虎營,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說大齊邊關大帥雷山率領一隊騎兵從龍虎關城內殺出直插北遼大軍的後陣。原本敗象已露的遼軍陷入兩面夾擊,腹背受敵的境地,陣型愈混亂。

雷山是怎麼出兵的呢。原來烈虎軍大踹遼營,北遼連營大亂,且信炮連響,龍虎關城頭的守軍也看見了,連忙向老帥雷山稟報。雷山聽說自己數年前秘密命人拉起的烈虎義軍趕到,頓時喜出望外。但老帥久經沙場謹慎異常,他害怕遼軍使詐把自己騙出城池趁機搶關,所以並沒有立即採取行動。望著如潮水般敗下陣來的攻城遼軍,和城下陣腳大亂的北遼軍陣,再加上斥候連連送來遼軍大營失守的訊息,老元帥這才確信援兵真的來了。當下,雷老元帥傳令:“點五千騎兵,響炮出兵,夾擊遼軍!”“得令!”左右軍卒答應一聲下去準備。(龍虎關原有守軍三萬,經過一個月的鏖戰還剩下一萬五千人,其中五千騎兵一直處於齊裝滿員狀態是龍虎關內唯一的一支精銳。)雷山元帥留下副帥王勝守城,然後自己上馬提槍親自領著五千精騎殺出城門,直奔北遼大軍的後陣衝去。

雷老元帥帶領著這隊精騎如一柄出鞘的利劍一般直插遼軍後陣。五千匹快馬在疆場上飛馳,戰馬鐵蹄出的隆隆聲,彷彿為遼軍奏響死亡的樂曲。五千名身披鐵甲手持長槍的騎兵彷彿五千名冥界死士,無情收割著遼軍的生命。五千鐵騎很快衝破遼軍的後衛防線,鑿穿了遼軍的大陣。北遼軍面對烈虎軍的猛烈攻勢已經漸漸不敵,堪堪要敗,現在又被一支由五千鐵騎組成的生力軍突破後衛鑿穿了大陣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霎時間,無數遼軍鬥志全無。面對無法挽回的敗局,許多遼軍開始四散奔逃以求生路,更有甚者,跪地請降以求活命。數萬大軍再無往日之威風。北遼副帥沙裡金再也無力約束遼軍,只能在幾名親信武將的保護下領著殘兵像潮水一樣往下潰敗。

老元帥雷山率領著本部精騎追殺北遼的殘兵敗將。他抖神威壯虎膽,躍馬挺槍,一連殺死了遼軍幾員大將。正殺著,老帥一眼望見了正在狼狽逃竄的北遼副帥沙裡金。老元帥虎目之中射出兩道寒光,高聲斷喝道:“沙裡金,爾往哪裡逃走,給本帥留下命來!”緊接著,雷老元帥崔戰馬,舞雙槍,直奔沙裡金殺去。

北遼軍副帥沙裡金率領一眾殘兵敗將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正在瘋狂逃命希望早些逃出生天。猛然間聽見背後響起一聲如雷般的冷喝,回頭望見雙槍將雷山從背後殺氣騰騰地追了上來,頓時嚇得冷汗直流,因為沙裡金太清楚雷山的實力了。雷山,鎮守大齊邊關三十餘年,武藝高強,深通兵法,掌中一對金槍,神出鬼沒,擊敗了無數北遼上將,威震遼邦。作為北遼的兵馬副元帥沙裡金與雷山大大小小,明裡暗裡交手了不下五十回,每次交手的結果都是以沙裡金失敗而告終。多次的失敗已經給沙裡金種下了很深的心理陰影,今天在逃命途中遇見雷山沙裡金焉有不怕之理?沙裡金嚇得調轉馬頭就想往另一個方向逃跑,可此時四面已經被齊軍和烈虎軍團團圍住根本無路可逃。正當沙裡金無計可施之時,雷老元帥已經殺到他近前是舉槍就刺。沙裡金沒有辦法,為了活命只能穩住心神仗著自己年紀輕刀法好,鼓足勇氣舉刀招架,二人便戰在一處。但見:

二馬相交,槍刀並舉,四臂齊搖,二將疆場徵殺。這一個槍急馬快,招數精奇,虎老雄心在。那一個刀馬嫻熟,招式巧妙,雄獅膽氣豪。這一個奮神威,赤膽忠心保國土,那一個壯虎膽,忠心耿耿拓江山。南北猛將爭勝負,各為其主建大功。終是老將武藝高,神槍滅敵立功勳。

話說雷山與沙裡金在疆場上奮力拼殺,雷山雖年紀老邁,但威風不減當年,一對金槍變幻莫測,神出鬼沒,令人防不勝防可謂是老當益壯。沙裡金雖對雷山充滿畏懼,但畢竟刀法嫻熟且年輕力壯,加之此時自身處於生死關頭,沙裡金也使出了平生所學的武藝奮力拼殺。兩人大戰了五十幾個回合未分勝負。可時間長了,沙裡金漸漸不敵,敗象已露。沙裡金內心深處的恐懼使他無論怎樣拼命都無法揮出自己全部的實力,再加上他的武藝本就不及雷山所以終究不是雷山的對手。又打了十幾個回合,沙裡金累得刀招散亂,氣喘吁吁,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雷老元帥趁勢使了一招“雙龍出海”兩杆金槍直奔沙裡金哽嗓咽喉刺來,沙裡金躲閃不及這兩槍正中咽喉,死於非命。雷老元帥雙膀一用力將沙裡金的死屍挑落馬下,這位北遼副帥就這樣到酆都城報道去了。

沙裡金一死,遼軍群龍無更加混亂。雷山趁勢率領齊軍聯合烈虎軍圍殺遼軍。最終包括遼軍副帥沙裡金在內的十二員遼軍大將陣亡,數萬遼軍幾乎被全殲,只有幾千殘兵逃出了重圍。

這時,烈虎軍的幾位領縱馬上前向老帥見禮:“邊軍校尉趙忠(趙義、趙勇、趙猛)奉命擴軍,現率麾下一萬兩千烈虎義軍及六員大將回歸邊軍,請大帥定奪!”雷山大帥哈哈大笑:“哈哈哈,各位將軍立下大功,現在我們打掃戰場,進城再敘。”“末將領命!”烈虎軍和齊軍一起打掃戰場繳獲了大批槍刀器械,鑼鼓帳篷。最後大軍敲著得勝鼓,唱著得勝歌浩浩蕩蕩開進城內。

回城後,全軍盛排宴筵慶賀勝利,同時也為新到的烈虎義軍接風洗塵。隨後,元帥下令加緊整修城防加強守衛。同時元帥寫下奏章向朝廷彙報了此次戰役的經過及結果並傳令邊關各城調集兵馬齊聚龍虎關準備集結大軍收復失地一舉粉碎北遼的這次南侵。

三天後,龍虎關的教軍場內。八千名烈虎義軍(此戰烈虎義軍陣亡三千餘人,除去數百老弱軍卒共選出八千精兵。)已經全部換上了大齊邊軍的軍服。八千精兵一個個軍裝整齊,刀槍明亮精神抖擻,在十位領的帶領下列好了陣勢。教軍場正中央的點將臺上,數員邊軍大將盔明甲亮,掛劍懸刀,穩坐點將臺。正中央坐著邊關大帥雷山。此時的他正在宣讀一道命令:

大齊邊軍校尉趙忠、趙義、趙勇、趙猛四人奉命擴軍,二載時間練出一支精兵收服六員猛將,其功甚大。趙氏四將率所部軍兵及時馳援龍虎關,奮勇搶佔遼軍大營,助城中守軍裡應外合大破遼軍,龍虎關解圍之戰趙氏四將當居功。現將趙氏四將所部新編為一營號為烈虎營,疆場之上准許豎營旗而戰。趙忠、趙義出任烈虎營正副指揮使,趙勇、趙猛為烈虎營校尉尉,其餘六將皆為烈虎營都尉。望烈虎營眾將士個個心懷忠烈之心,身負猛虎之勇,為保家衛國,驅逐遼寇,浴血奮戰,屢建奇功!

大齊順天三年某月某日

書中交代大齊軍伍分為伍、什、隊、營、衛、軍六等。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十人為什設正副什長,百人為隊設正副隊長,千人為營設正副指揮使,萬人為衛設主將和副將,五萬為軍設主帥和副帥。(此處所示人數為每級軍伍最低人數限制)

書歸正文。老帥雷山宣讀命令已畢,大喝一聲:“烈虎營指揮使趙忠接旗!”趙忠整盔抖甲,提帶撩袍,大步流星登上點將臺,從元帥手中雙手接過一面上書“烈虎營”三個大字的火紅緞子虎紋大旗。趙忠把手中的營旗搖三搖,晃三晃,火紅的大旗迎風招展,好似一團烈焰在熊熊燃燒。最後,趙忠把大旗在點將臺上用力一插,單手持旗,大喝道:“烈虎營,逢敵當如何?”臺下八千健兒高舉刀槍,齊聲吶喊:“浴血奮戰,誓死不退!”八千名士卒的吶喊聲如雷貫耳,震動山嶽,大齊邊軍由此新添一支精銳之師。到了後文書,這支新銳精兵將轉戰南北,殺敵保國,使江北七州盡懸大齊邊軍旌旗,完成光復河山,洗刷國恥之重任,咱們暫且不提。

立營儀式剛剛結束,就見一名探馬藍旗急匆匆衝進教軍場,登上點將臺,單腿點地向上稟報:“報,啟稟元帥及各位將軍得知,現如今龍虎關來了八支兵馬高挑著大齊的旗號,請令定奪!”元帥一聽哈哈大笑:“太好了,援兵已至,眾位將軍,隨本帥集結大軍,收復失地擊退遼賊!”這才引出一段“聚大軍,收失地,決戰九鼎山”。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羅衣欲換更添香

尼莫點1

抗戰之鐵血兵王

不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