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一回趙忠施謀智勝餘平 將計就計巧取竹林,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詩曰:

餘平鏈鈀逞兇威,連敗數將阻大軍。

槍仙疆場施絕技,神勇無敵勝鏈鈀。

賊軍狡詐多詭計,趁夜襲營攻烈虎。

誰料趙忠智謀廣,將計就計奪竹林。

且說,趙猛率猛字營在竹林關外戰不利,遂於關外安營下寨,整頓人馬。數日後,趙忠率領烈虎衛大隊人馬趕到,雙方人馬兵合一處。趙猛向眾位兄弟備言前事,講那餘平身懷絕技,難以取勝。趙忠聽罷道:“且先休兵三日,三日後,我親自會戰餘平!”軍令傳下,眾將士聞風而動。

三日後,趙忠點兵五千帶領眾兄弟亮全隊於竹林關下,擺成二龍出水勢。趙忠在認標旗下立馬橫槍,命令軍士討敵罵陣。十名彪形大漢飛馬出陣一字排開,雙手作喇叭狀,衝城頭高喊:“城上的賊軍聽著,朝廷天兵已到,出城受死!”

罵不多時,只聽竹林關內三聲炮響,城門開放,一彪軍馬殺出,雁翅排開,弓箭手壓住陣腳。竹林關偽總兵餘平全身披掛,立馬橫鈀立於門旗之下。

趙忠見偽蜀軍已然亮隊,便躍馬上前,一抱拳:“烈虎衛趙忠請見餘將軍!”餘平見對面一將,一身亮銀盔甲,外披白袍,白馬長槍,威風凜凜。餘平聽見趙忠所言亦提馬上前。二將馬打對頭。

雙方主將在沙場相見。餘平道:“趙將軍請了,爾等因何犯吾疆界?”趙忠拱手道:“餘將軍差異,義州本為大齊國土何來侵犯一說?我觀將軍武藝高強,如肯報效國家,必然前途無量,失身叛軍,豈不可惜,還望將軍回頭是岸。”“如今,皇帝昏庸無道,奸臣當道,山河破碎,此等朝廷效忠有何益處?我家主公願重整乾坤,收復失地,趙將軍若能前來投效必大有可為,不知將軍意下如何?”趙忠笑道:“餘將軍,如今雖山河破碎,但仍有無數忠臣良將在抗擊外虜,光復河山,反觀將軍卻助紂為虐,分裂山河,是何道理。且據我所知,汝主許天殘暴不仁,並非明君,義州百姓,怨氣沖天,不知將軍對此作何解釋?”餘平聞言惱羞成怒:“趙忠!你我各為其主,休要多言,拿命來吧!”說罷,餘平舉鈀縱馬向趙忠殺去。趙忠躍馬挺槍相迎,二將你來我往鬥在一處。

二人一交手,餘平大吃一驚,他現趙忠掌中這條槍招數精奇,且剛柔並濟。槍法中既有裂山槍的剛猛又有梨花槍的飄逸,可謂博採眾長。這條槍在趙忠手中神出鬼沒,風雨不透,劃、拉、崩、砸、壓、刺、挑、蓋、打、扎,槍法的十字訣在趙忠手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二人交手不到二十回合,餘平已然大汗淋漓,只有招架之功,並無還手之力,反觀趙忠卻精神抖擻,越戰越勇。餘平心中暗想:“這趙忠不愧有槍仙之稱,槍法果然高,再打下去我非敗不可。唉我何不用絕技取勝。”想到這,餘平虛晃一招,撥轉馬頭,往下便敗。

趙忠見餘平敗陣,心下了然。暗道;“待某來會一會餘平的絕技。”隨後,趙忠掛好大槍縱馬在後頭就追,並暗中取劍在手。餘平在前聽得身後馬蹄聲響,由遠而近。突然,餘平猛一回身,馬隨人轉,和趙忠來了個面對面。緊接著餘平一抖手,鏈鈀直奔趙忠頂梁打去。趙忠早有防備,把頭一低讓過鈀頭,舉起手中紫電劍奔著鏈鈀的鐵鏈就砍。紫電劍乃是天下名劍,削鐵如泥,只聽“喀嚓”一聲響亮,餘平的鏈鈀被砍為兩段。趙忠撿起半截鏈鈀扔入敵陣。

餘平見鏈鈀被趙忠寶劍所破,不由得驚怒交加,有心舞鈀再戰,但他深知自己遠非趙忠敵手。無奈之下,餘平只得撿起兵刃,收兵撤退敗回城內。趙忠見敵軍敗陣,也不追趕,亦鳴金收兵回營。

趙忠領著眾將及三軍兒郎凱旋迴營,眾人十分高興。議論間,趙猛、劉義等幾位將領性如烈火,不住地嚷嚷道:“大哥,今日我等為何不追殺敵軍趁勢搶關,以便早日向前推進?”趙忠一擺手:“眾位兄弟,今日敵軍雖敗但隊伍整齊軍心未散,不宜追殺。且竹林關乃巴郡第一險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強攻關城並非上策。”“是啊,攻堅傷亡甚大,我軍僅有五萬餘眾,須想出一萬全之法取關才好。”趙義介面道。“如能將敵軍誘出關城,趁虛奪關,倒是會容易許多。但想要誘敵出城,談何容易。”趙忠無奈輕嘆道。眾人商議多時,並無取關良策。最後趙忠下令:“將竹林關圍住,進行幾次試探性攻城並多派精銳探馬嚴密監視敵軍一舉一動。”眾將領命,各自回營準備。

接下來的幾日內,烈虎衛調集人馬對竹林關動了數次進攻。果不出趙忠所料,竹林關城池堅固,極難攻打。連日來,烈虎衛輪番攻城,傷亡不小,但皆未能破城。竹林守軍就地取材,製成竹槍萬餘支,用以標射烈虎衛,竹槍鋒利無比,許多烈虎士卒死於標槍之下。烈虎衛又設法想從護城河水門偷襲竹林關,但偽蜀軍早在水門處佈下鐵網,竹釘,烈虎衛受困於此不能前進反折損了許多人馬。趙忠等眾將見屢次攻城未果,只得暫緩攻打繼續圍城。

按下烈虎衛圍困竹林關不提,單說竹林關總兵餘平。這幾日偽蜀軍雖守住了城池,但大齊數萬精兵圍困竹林關,城中糧草無法長久支撐,援兵無法迅到達,固守並非長久之計。餘平整日召集眾將苦思退敵之策,但幾日來均無良策,餘平十分著急。

這一日,雙方攻防之戰結束。副將花力向餘平建議,齊軍連日攻城受挫,戰力必有所下降,軍營防衛定然鬆懈,可趁夜色率精兵劫寨一舉擊敗齊軍以解竹林關之圍。餘平聽後大喜,認為此計甚妙。遂命偏將牛金率五千人守關,餘平親率兩萬人馬,秘密出城,趁著夜色往齊軍營寨殺來。

殊不知,城內守軍之異常早被齊軍探馬察覺。幾名探馬藍旗忙忙跑回大營向眾將稟報:“啟稟各位將軍,我等探查現,竹林城頭燈火早熄,且有換防出兵之像,不知敵軍意欲何為。特來報知將軍,請令定奪!”

趙忠聽得此言,不由大喜:“如此看來,敵軍今夜必來劫寨。取關良機已至,眾位將軍須如此這般,今夜定要攻下竹林關,不得有誤!”“得令!”眾將拱手應諾,紛紛下去準備,三軍兒郎聞風而動。

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轉眼到了深夜。天空漆黑如墨,並無半點光亮,可謂月黑風高。這時,竹林關的城門悄然開放,大隊人馬直奔城外齊軍大營殺來,很快來到大營正門。

幾名偽蜀軍士卒往上一闖,解決了幾個守衛營門的衛兵,緊接著營門開放,偽蜀大隊人馬搖旗吶喊衝進齊軍大營。剛一進營門,眾多偽蜀軍卒皆是一驚,偌大營盤內竟空無一人。餘平見此情景大驚失色:“不好,中計了,三軍兒郎回撤!”

餘平話音未落,只聽三聲信炮響,驚天動地。一眾偽蜀軍被嚇得心膽俱碎。炮聲過後,營盤內亮起許多燈球火把,豎起無數虎紋大旗無數大齊士卒從四面八方衝出,各舉刀槍一齊向偽蜀軍圍殺而來。偽蜀軍慌亂之間,倉促迎戰,雙方很快殺作一團。

雙方大軍奮力廝殺,各不相讓。一時間,無數士卒倒在血泊間,原本平靜的營盤早已被震天的喊殺聲覆蓋,血色和火光也成了這片戰場的主調。交戰不多時,偽蜀軍敗象已露。偽蜀軍突然遇襲本就軍心不穩,加之數萬烈虎衛人數佔優且皆為精銳,前來劫寨的兩萬偽蜀軍很快無力抵抗,死的死,逃的逃,降的降,整個隊伍四分五裂。

混戰中,副將花力渾身浴血於重圍中尋到正拼命廝殺的餘平。此時的餘平累得氣喘吁吁,身上有三五處傷口,血跡斑斑。花力縱馬揮刀殺散圍困餘平的齊軍和餘平匯合。花力高叫:“總兵大人,齊軍勢大,我看我等突圍,保守關口方是上策!”“就依將軍之言,整隊突圍!”餘平說罷,把青銅鈀在空中一舉,代替軍令,許多幸存的偽蜀軍兵紛紛聚攏,餘平縱馬向前帶著一眾殘兵敗將往營門殺去。

但想要殺出重圍,談何容易?數萬齊軍早已佈下天羅地網,把偽蜀軍圍了個水洩不通。餘平領著殘兵一路拼殺,死傷慘重,許多士卒在突圍過程中去了鬼門關。餘平帶著敗殘人馬好不容易殺到營門,卻不料眼前旌旗飄擺,一彪人馬殺出,為二將,一人銀甲白袍,一人金甲綠袍,各自跨馬持槍攔住去路。餘平一見,大吃一驚,來的正是銀甲槍仙趙忠和金臂二郎趙義。這正是:“重圍之中遇虎將,賊寇插翅難逃遁。”

餘平見趙忠、趙義領兵攔路十分心慌,無奈之下只得硬著頭皮上前交戰。趙忠拍馬挺槍來戰餘平,二馬相交,二人鬥在一處。十幾個照面後,餘平漸漸不敵。花力見狀,揮刀上前助戰,以期儘快殺出一條血路。趙義見花力上前欲夾攻兄長,大吼一聲躍馬上前,高舉三尖槍,手起槍落只一槍就將花力刺於馬下。

餘平正打鬥間,忽見花力身亡,吃了一驚,略一分神被趙忠一槍劃傷左肩,鮮血直流。餘平疼痛難忍撥馬敗走。趙忠見了,也不追趕只是令三軍齊上截殺偽蜀敗軍,頃刻間又有不少偽蜀軍卒或戰死,或投降,或被俘。剩餘殘卒拼死衝出營門向竹林關而去。

餘平領著一眾殘卒好不容易衝出齊軍營盤,來到僻靜之處。餘平點視人馬,出城時有大軍兩萬如今僅剩馬步軍兵三千餘人。餘平驚怒交加,領著這三千餘敗軍急急如喪家之犬,忙忙似漏網之魚,一路狂奔向竹林關逃竄。一會兒功夫,餘平率殘兵敗將來到竹林關城下,士卒向上叫城。

留守竹林關的偏將牛金正在城上巡視,忽聽得城下有人叫城。牛金探身,手扶垛口藉著燈光往下觀看。就見城下有一支三千餘人的敗軍打著大蜀旗號。那些個殘兵敗將,缺盔少甲,狼狽不堪,毫無出城時的銳氣。為的正是餘平,再看餘平渾身是血,盔歪甲斜也無往日之威風。牛金見劫寨大軍大敗而歸,嚇得顏色更變,慌忙命軍兵開城門放餘平和一眾殘卒進城。餘平提戰馬率先入城,後面的殘兵敗將也6續進城。

三千殘兵6續進城,走在最後的有數十名步卒。等這幾十號步卒也進了城,守在城門口的幾名偽蜀軍卒正準備放下吊橋關閉城門。突然,這幾十名步卒紛紛亮出刀槍奔守城門的幾個偽蜀軍殺去,那幾個偽蜀軍還沒明白怎麼回事就紛紛身亡成了幾個糊塗鬼。緊接著,有一人揮刀砍斷纜繩,放下吊橋。餘平,牛金見狀嚇得魂不附體,急忙領兵前來圍殺這幾十人。這群步卒中為四人各使一根大棍領著幾十號步卒和偽蜀軍戰在一處,雙方混戰成一團。

那位問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書中交代,趙忠識破餘平偷營劫寨之計後,將計就計設下伏兵準備反襲餘平,同時讓黎氏兄弟帶五十名精銳步卒等餘平兵敗之時,混入偽蜀敗軍之中,隨之回城趁勢奪下城門,成功之後響箭為號。又令馮淵率驍騎營五千精騎在竹林關外密林中秘密埋伏,單等響箭一,迅殺進城去協助步卒控制城門進而剿滅叛軍拿下關城。

書歸正文。黎氏兄弟率領五十名精銳步卒與偽蜀軍混戰。混戰間,一名步卒射出響箭,頓時一道尖銳之聲劃破夜空,令人膽寒。隨著響箭射出,早已埋伏多時的五千精騎殺出密林,直奔竹林關城門而來。馮淵一馬當先,舞動手中蔡陽刀衝進城內,身後五千騎卒如潮水一般隨之而來。城內的偽蜀軍慌忙結陣迎敵,兩下交手。

城內偽蜀軍倉促迎戰,而且城內有幾千名剛剛經歷大敗的殘兵,軍心不穩,加之馮淵的驍騎營乃是一支精騎新軍,戰力非凡,偽蜀軍遠不是其對手。馮淵率領五千精騎以雷霆之勢鑿穿了偽蜀軍的陣型,控制了城門並繼續向裡推進。偽蜀軍節節敗退,竹林關大部已失,偽蜀敗局已定。

餘平見手下士卒不斷倒下,越來越多的大齊軍兵湧進城內,心知竹林關已難以保守,於是便領著牛金等幾個將領和一眾敗殘兵卒往外突圍以期逃出生天。馮淵見狀指揮軍卒圍上。混戰中,敵將牛金被馮淵一刀劈死。餘平落荒而走,正往前跑,被黎華趕上前來,一棍打折馬腿,餘平翻身落馬,尚未起身,一群騎卒趕上,可憐餘平做了一世叛軍被馬踏為泥。

主將一死,偽蜀軍樹倒猢猻散,四散奔逃。不多時趙忠等人率齊軍大隊入城把眾多偽蜀殘兵給抓了俘虜。隨後,大齊烈虎衛的軍旗插上了竹林關城頭,巴郡第一關終是收復。趙忠等人出榜安民,整頓人馬不提。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