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五回圍點打援設伏兵 誘敵騙門收川郡(上),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詩曰:

武陽二地守川郡,城堅兵精糧草足。

偽蜀以城築防線,妄想據城阻官軍。

銀甲槍仙計謀廣,悄然佈下天羅網。

圍城絕糧斷退路,逼敵求援以破局。

設伏打援誘城門,連環奇計定二川。

書接上回,趙忠兵圍武川城,奇襲西山糧倉。黃海見重兵圍城,糧草已絕,無奈只得派人殺出重圍前去陽川搬兵想裡應外合擊敗齊軍以破此局。

武川城頭之上,黃海聽聞身後有人說話,扭頭一看乃是自己手下大將蘇龍。黃海大喜道:“蘇將軍,但不知你需要多少兵馬?”“不用一兵一卒,我一人闖營足矣。”蘇龍拱手道。

黃海一聽蘇龍要獨闖連營忙勸道:“城外齊軍數萬大軍圍城,人多勢眾。將軍單人闖營,人單勢孤,還是帶些人馬為好。”旁邊樊亮等人也勸:“蘇將軍還是帶些人馬以防不測。”蘇龍道:“諸位不必擔心,小將單人闖營,來去輕鬆定當搬兵而回!”

黃海見蘇龍心意已決只得答應。當了晚上,蘇龍頂盔掛甲,罩袍束帶全身披掛,戰馬鳥翅環得勝鉤掛好了點鋼槍。蘇龍飛身上馬衝著城頭的黃海等人一抱拳,隨即命人偷偷開啟城門,催馬出了武川城。

來到城外,蘇龍在馬上藉著月色四下看了看。就見齊軍連營帳篷挨帳篷,馬號挨馬號,紮了有好幾裡地。果然是人上一萬無邊無沿,人上十萬扯地連天。城外齊軍雖不到十萬但營盤也十分壯觀,把個武川城圍了個水洩不通。

看罷多時,蘇龍現齊軍雖然把武川城團團圍住,但西面的營盤似乎防守較為薄弱,而且從這裡似乎可以直接殺出包圍圈。“就從西面衝出去”想到這,蘇龍抬腿摘下點鋼槍,拍馬直奔齊軍西營殺來。

此時已然是深夜,西營門的幾名守衛,抱著刀槍東倒西歪顯然疲乏至極。突然,幾名守軍就覺的眼前一道影子閃過,隨後脖子上都莫名多了個血洞,死屍紛紛倒地。蘇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解決營門守衛,拍馬挺槍殺進營盤。

西營內的守軍見有人闖營,各持刀槍往上一闖把蘇龍圍在當中。蘇龍舞起點鋼槍連紮帶刺,遮前擋後,不少齊軍都成了他槍下亡魂。齊軍士卒見蘇龍勇猛紛紛退避開來。

正廝殺時,忽聽一聲炮響,眾齊軍瞬間停止騷亂重新整佇列陣。蘇龍連忙立馬橫槍提高警惕。他明白這是守營主將出陣了。果然,炮聲過後一隊兵馬殺出認標旗上大書一個“雲”字旗腳之下一匹銀鬃馬,馬上之人面白身長,白玉冠,銀軟甲,虎紋袍,雲紋帶,虎皮靴一身素白披掛,身背青龍劍,立馬高聲喝道:“雲華在此此路不通!”

蘇龍見有人領兵攔路,並不答話催馬挺槍直取雲華。雲華舞動青龍劍接架相還,二人槍劍並舉戰作一團。打鬥到二十餘合,兩人二馬一錯蹬之際,雲華戰馬突然一個前失,險些將雲華甩落馬下。雲華好不容易帶住戰馬,卻不料,蘇龍趁勢一槍桿正打在雲華背上,雲華疼得一撥馬往下就敗。

齊軍見主將敗走,頓時兵無鬥志,跟著雲華往下就退。蘇龍見齊軍潰退,道路已然閃開,也不戀戰拍馬挺槍衝出西營直奔陽川城方向而去。

再說雲華見蘇龍已然衝出大營,遂命手下軍卒收拾殘局,自己來到帥帳面見主帥。來到帥帳,只見趙忠居中而坐,眾將齊聚一堂。眾將議論紛紛都在討論蘇龍闖營之事。

雲華進帳衝著趙忠拱手交令:“末將雲華已將敵將蘇龍放出西營,特來交令!”此話一出,大帳瞬間開了鍋,大家議論紛紛都不知為何雲華要將蘇龍放出西營。劉義性如烈火,更是一把上前抓住雲華:“五哥你因何如此,莫非你要叛變不成!”劉義說著拉寶劍就要動手。

趙忠見狀連忙制止:“賢弟休要動怒,放走蘇龍乃是愚兄之令。”眾將一聽更是一頭霧水:“大哥,蘇龍闖出重圍若搬來援兵我軍腹背受敵,豈不危險至極?”“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就是要讓偽蜀援軍來到到時我等只需如此如此便可攻取武川!”眾將聞言這才恍然大悟齊聲道:“此計甚妙!”

按下齊軍如何排兵佈陣暫且不提,單說蘇龍。蘇龍闖出重圍,不敢怠慢打馬如飛直奔陽川城而去。一路之上日夜兼程,五日後,蘇龍來到陽川城下。

“籲!可算是到了。”蘇龍勒住戰馬,衝著城頭高喊:“城頭上的弟兄聽著,武川城被困,請派出援兵解救!”城頭之上,幾名偽蜀軍聽見城下有人呼喊,衝著城下望去,見城下正是蘇龍忙道:“蘇將軍稍候!”幾名偽蜀軍連忙下城,一人前去總兵府向偽總兵潘祥稟報,其餘幾人開啟城門放蘇龍進城。

蘇龍進城後,直奔總兵府而去。來到總兵府議事廳,偽總兵潘祥早已得報正在議事廳等候蘇龍。蘇龍上前施禮:“末將蘇龍見過總兵大人!”潘祥忙道:“蘇將軍免禮,武川城戰況如何?”龍把武川城戰事從頭至尾說了一遍,最後說:“軍情緊急,還望將軍派援兵”

潘祥聞言,明白事態緊急,連忙點喚過手下大將應魁命他從城中選取兩萬兵馬又從沿途諸城中抽兵五千共兩萬五千大軍,由應魁、蘇龍二人親自率領前去援救武川城。應魁、蘇龍二人拱手領命下去整備兵馬。

三日後,陽川城校場內,兩萬五千偽蜀軍已然集結待命。應魁、蘇龍二人皆全身披掛,一個掌中平端一口雁翎刀,一個戰馬得勝鉤上掛著一條點鋼槍。兩人辭別偽總兵潘祥,大隊人馬出了城門直奔武川而去。

偽蜀大軍離了陽川城,浩浩蕩向前進。蘇龍心急如焚就想沿著原路早日返回武川以解危局。應魁卻一把將其拉住:“蘇將軍莫急,在下知曉有一地名為長葉嶺若穿過此嶺只需一日便可直達武川。我軍從此路去武川方才是救援上策。”

蘇龍聞言,臉上並未有喜意顯現,而是雙眉微皺,面露憂慮之色道:“此地雖是捷徑,但若齊軍在此設伏,我軍豈不危險?到時反而貽誤救援時機。我看還是沿原路加行軍為好。”“將軍勿憂,長葉嶺地處偏僻,陽川土人也鮮有人知,在下也是偶然現此路。齊軍初到此地諒他定不知此路。”應魁拍著胸脯很是自信。

蘇龍本就救援心切,聞聽此言略一思索道:“就依應將軍所言,大軍穿過長葉嶺,直奔武川!”二人達成一致遂傳令,大軍改道直奔長葉嶺。應魁親自在前領路,行不多時,大軍已到長葉嶺山口。

應魁催馬就要進山,蘇龍忙伸手阻攔:“將軍且慢,還是讓斥候先去查探一番為好。”隨後,蘇龍傳令,幾名斥候催馬進山。不多時,幾名斥候出山歸來:“啟稟將軍,據我等探查,長葉嶺並無伏兵,大軍可安心過山。”蘇龍這才揮槍傳令:“大軍進山!”應魁、蘇龍二人率先催馬透過山口,偽蜀大軍緊隨其後6續進山。

大軍在山中疾行,轉眼已過半程。蘇龍卻愈不安:“此地怎麼如此安靜,莫非真有伏兵?”蘇龍剛想到這,就聽得“梆梆梆”一聲梆子響。蘇龍心中一驚高喊:“有伏兵,戒備!”

可是為時已晚,梆子聲過後,就見兩邊山上齊刷刷冒出無數弓箭手對著山中的偽蜀軍就是一陣齊射。耳輪中只聽見“啪啪啪啪!”“哎呦!”“啊啊啊!”偽蜀軍被打得人仰馬翻,慘叫連連,不少軍卒還沒反應過來是怎麼回事就中箭身亡。箭雨還夾雜著滾木礌石也把偽蜀士卒砸得頭破血流,一時間偽蜀軍哭爹喊娘,呼兄喚弟一陣大亂。箭雨過後,從山頭上衝下大批齊軍對著偽蜀軍一陣砍殺。齊軍勉強抵抗了一陣,抵擋不住,死傷大半,其餘兵士四散奔逃。

蘇龍、應魁二人見中了齊軍埋伏,軍隊大亂約束不住。無奈之下,二人只得盡力收攏殘軍拼命向山口衝去。正衝殺見,就聽得一聲炮響一彪軍馬攔住去路。這支兵馬刀槍齊整訓練有素。為二將一人黃面金甲手提三尖盤龍槍,跨下黃驃馬,威風凜凜;另一人黑麵烏甲手持丈八蛇矛槍,跨下烏騅馬,殺氣萬丈。來者非別,正是金臂二郎趙義與今世桓侯劉義二將。

蘇龍、應魁見趙義、劉義二人攔路,心知不妙,只得硬著頭皮上前交手,趙義、劉義二人亦拍馬來迎。趙義舞三尖槍敵住應魁,劉義催馬挺矛截住蘇龍。就這樣,四個人分作兩對捉對廝殺。

四人插招換式,施展平生所學奮力廝殺。打了能有個三四十合,應魁身陷重圍心下著急,手中刀略鬆一鬆,被趙義一槍刺中前胸,這下扎得挺狠,三個槍尖盡數沒入前胸紮了個透心涼。應魁慘叫一聲,死於非命。

蘇龍見應魁身死,心中著慌,一個沒留神被劉義一矛勾開點鋼槍。劉義順勢又一矛正中蘇龍哽嗓咽喉,蘇龍登時氣絕身亡。

偽蜀軍見兩員主將均已戰死,頓時士氣全無,四散而逃,齊軍一擁而上截殺敗軍,偽蜀軍死傷大半,僅剩的數百人紛紛跪地投降。

趙義、劉義二人領軍打掃戰場,吩咐士卒換上偽蜀軍軍服。因劉義面黑身長相貌類似蘇龍,劉義遂穿起蘇龍盔甲,扮作蘇龍模樣。趙義又在軍中找來一名都尉穿起應魁衣甲,拿上雁翎刀裝作應魁。一切準備就緒,趙義、劉義二人率領大軍打著偽蜀旗號過了長葉嶺直奔武川而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抗戰之我是炮兵

若醉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