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三回勇石磊單戟破雙槍 白延壽神箭救老帥,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齊遼兩軍在龍虎關外展開一場大戰。老帥雷山親自出馬憑藉手中一對玄雷湛金槍連敗令狐雲和拓跋昊兩員北遼猛將。齊軍因此士氣大振。

北遼大元帥石磊見雷山老當益壯,勇猛絲毫不減當年。心中暗想:“看來只有我親自出戰。”

想到這,就見石磊翻身下馬,整盔抖甲,渾身上下收拾緊陳利落,抬胳膊抬腿沒有半點繃掛之處。隨後,石磊又將玉面紫驊騮的肚帶連緊了幾扣,推鞍不去,搬鞍不回。一切準備就緒後,石磊飛身上馬,將青龍戟在掌中一擎,催馬來到疆場,與雷山馬打對頭。

石磊單手提戟,衝著雷山輕笑道:“老元帥果然老當益壯,掌中雙槍名不虛傳,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特來向老元帥領教幾招,不知可否賞臉?”

雷老元帥見石磊親自出陣,知道遇上了勁敵,不敢大意,手中兩杆金槍不由得握緊了幾分道:“請!”隨後,一老一少兩人各持兵器,催動戰馬向前,一場頂尖高手間的生死較量就要開始了。

兩人各自催馬前衝,齊遼兩方的一眾軍卒將領全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緊緊盯著各自的主帥。因為雙方主帥的較量無疑是決定這場大戰勝敗的關鍵,主帥獲勝,一方極有可能奪得最後勝利,反之主帥若是戰敗,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可能前功盡棄。因此兩方將士對對這一場交鋒的勝敗都十分重視。

就在兩方將士以為兩位主將交手必會是一場激烈的大戰時,疆場上頗有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戰場的這一老一少並沒有展開激烈交鋒,而是一個手持雙槍,一個單手提戟,各崔戰馬在疆場上來來回回繞了好幾圈。

兩人誰也沒有先動手,似乎都在等待著什麼。那模樣彷彿兩人不是來疆場徵殺而是來遛彎散心的。

雙方將士見此情景全都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紛紛交頭接耳:“怪了,老元帥怎麼還不動手,難道不知先下手為強?”“嗨,老元帥久經沙場經驗豐富,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

“我們的石元帥怎麼還不動手?莫不是怯陣了?”“哼,我大遼兒郎都是天生的戰士從不畏戰,他這麼做真是丟盡了我大遼萬千兒郎的臉!”齊遼兩方數萬將士竊竊私語,一片騷亂說什麼的都有。

按下齊遼兩方數萬將士怎麼議論不提,單說雷山。兩人的交手剛一開始,雷山並未先動手,他等著石磊先動手。因為他的雙槍講究一個後製人,若是先動手反而陷入被動。哪知,石磊也沒動手,兩人就這樣繞開了圈子。

繞了一陣,雷山見石磊還是沒動手,不由得喝道:“石磊,你為何遲遲不肯動手,莫非怯戰不成?”石磊笑道:“非也。家師曾教導在下,與人交戰定要讓對方先動手以示仁義與尊重。在下一直銘記於心,今遇老將軍,在下更無先動手之理。還請老將軍先行進招,在下奉陪便是。”

石磊短短几句話卻讓雷老元帥心中一驚。老元帥暗道:“如此看來,石磊一看出我在等他出手。石磊為何不先動手,莫非他知曉破雙槍之法不成。”想到這,雷山吃了一驚:“若如此,這一仗情況可不妙啊。不可輕舉妄動,再等一會兒或許他按耐不住便會動手。”想到這,雷山也沒動手,兩人騎著馬繼續兜圈子。

又繞了挺長一段時間,雷山偷眼觀瞧,就見石磊坐在馬背上一臉淡然,絲毫沒有要動手的意思。

天色漸漸有些暗了,雷山看著將晚的天色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心中暗想:“這要是再不打就來不及了,看來我得先動手。可他要是破了我的雙槍可怎麼辦?”

轉念又一想:“這破雙槍之法乃是極為古老的絕技,老夫征戰三十餘年從未遇到過會此絕技之人,此技怕是早已失傳。就算有,諒這石磊如此年輕也並未習得此技。我還是先動手來個先下手為強。”

想到這,雷山打定了主意,再看他,把手中的兩杆湛金槍一抖使出一招名為雙龍出海,兩杆金槍如兩條金龍一般帶著點點寒光往石磊的面門點來。石磊一看雷山動手了,心中大喜,忙把掌中的青龍單邊戟往回一拉。

緊接著,石磊把青龍戟一橫呈一字形往上一崩。只聽噹噹兩聲,青龍戟將兩杆湛金槍給磕到了一邊。隨後,二馬一錯蹬,一南一北拉開了距離。

再看石磊出手如電,將青龍戟一抖一道寒光直奔雷山的後背刺來。雷老元帥覺察到身後泛起一陣寒意,情知不妙,忙盡力一扭身想躲開這一戟。怎奈,老帥年邁身體動轉不靈,這戟來得太快。這一下正好紮在後背上,被大戟的月刃一帶,當時這背上出現了一道不小的口子,鮮血直流。

老元帥疼得坐不穩鞍鞽,整個人趴在了五雷駒的馬背上。老帥左腳一點鐙想要敗回本隊,哪知道,石磊飛馬趕上,掄起青龍戟一戟杆正打在雷山的後背上。這一下把掩新鏡給打了個粉碎。老帥就覺得胸膛熱,嗓子眼甜,一口鮮血吐了出來。

吐出這一口血後,雷老元帥就覺得四肢無力,兩眼黑,再也在馬上待不住了撲通一聲是翻身落馬昏了過去。短短一個回合,雷老元帥就被石磊打落馬下。

那位說了,這石磊使得是什麼招竟如此厲害?書中交代,石磊用的正是破雙槍之法。此法乃是數百年前一位槍術高手所創。此人一身槍法可稱得上當時天下第一。在闖蕩江湖時,此人偶遇一位雙槍高手併為其所敗。

這名高手遂歸隱山林,潛心研究十年創出了這一字崩槍法破了最終那位雙槍高手的雙槍從而名揚天下。後來這一字崩槍法也逐漸流傳開來,並有一句歌訣記載了此法要旨:“雙槍不,單槍別扎。雙槍若,單槍往回里拉。一字崩槍法,敵人背後定遭扎。”

數百年來,槍術高手層出不窮但鮮有人會此絕技。這項絕技似乎已經失傳了。誰知,塞北的玄龍祖師習得此技並將其傳給了自己的大徒弟石磊。石磊憑藉出色的天賦將此技融入自己的戟法之中,今日施展出來破了雷山的湛金雙槍。

如果雷山與石磊正面相戰打個二三十合不成問題。今日石磊使出一字崩槍法出乎雷山意料打了雷山一個措手不及。因此老元帥才敗得如此之快。

閒言少敘,書回正文。且說石磊一戟將雷山打落馬下,隨後圈回戰馬來到雷山身旁,將手中青龍戟舉起,一戟刺下想要結果雷山的性命。顯然,石磊這是要趕盡殺絕。

齊軍眾將士見老帥命在旦夕心全都提到了嗓子眼。有心去救,奈何遠水不解近渴,根本來不及。眾將士只得眼睜睜看著老元帥死在石磊戟下。

就在這千鈞一之際,石磊忽覺得身側一陣寒意襲來,嚇得他打了個冷戰,點鐙催馬,玉面紫驊騮閃在一旁。隨後,石磊就看見兩道寒光從自己身旁飛過---是兩支狼牙箭。石磊被嚇出一身冷汗。就在這個當口,一隊齊軍士卒往上一闖把雷老元帥就會本隊。

再說石磊。躲過狼牙箭後,石磊就聽見有人高聲大喝:“遼狗,休傷我家大帥,某家來也!”

石磊聞言閃目觀瞧,就見戰場的正東方向煙塵四起,由遠而近來了一支人馬全是騎兵足有兩千餘人,打著大齊旗號。這支隊伍有一部分人穿著大齊軍服,手持大刀,還有一部分人各持刀槍一身莊兵打扮。看樣子這是一支混合軍。

在這隊伍的前面有兩匹戰馬,馬上端坐兩員大將。左邊那匹五色斑豹駒上一人生得濃眉闊目,銅管鼻樑,準頭端正,四字闊口,一團銳氣。頭戴鳳翅紫金冠,身穿烏金鑌鐵鎧,外罩玄青錦袍,足蹬虎頭靴,腰懸青鋼劍,走獸壺插滿狼牙箭,手拿一張黑金色大弓,得勝鉤上掛著一口鋸齒狼牙刀,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右邊的是一匹西域良馬名喚千里渾。馬上之人生得身高體壯,腰大十圍,四方臉,濃眉大眼,鼻直口闊。此人頭戴西牛皮盔,身披犀牛皮甲,外罩紅袍,腰跨短刀,足蹬牛皮靴,掌中擎著一條混元紫金杵。這條金杵足有茶碗粗細分量加重足見此人乃是一員力大無窮的陷陣猛將。

這兩員大將領著兩千餘騎兵殺到疆場,擺開陣勢才要和北遼軍鬥個你死我活。

欲知來者是誰,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