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九回遼軍復至兵戈再起 黎華臨陣棍掃二將,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烈虎衛擴編晉升為軍級,烈虎軍正式成立。至此邊軍中又有一支精銳新軍崛起,順州軍多了一柄嶄新的利劍。

烈虎軍立軍之後,趙忠親自率領眾將士每日操練兵馬。烈虎軍這一挑頭,龍虎關內的其餘軍伍也紛紛加入練兵行列。一時間,龍虎關內近十萬大軍人人磨刀拭劍,隨時準備迎擊遼軍。

轉眼,過了能有半個多月。這一天,龍虎關外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馬上之人,身披輕甲,腰挎彎刀,背後插著一面藍旗正是順州邊軍的一名探馬。此人高舉著一封軍報來到城下高聲喊道:“緊急軍情,開城。”

城頭上的守軍見狀,趕忙放下吊橋開啟城門,那名邊軍探子馬上加鞭飛馬進了龍虎關,直奔議事廳而去。

雷山老元帥正在議事廳內與眾將商議軍情。這時,那名探馬撒腿如飛跑進議事廳,單腿點地向上稟報:“啟稟大帥,各位將軍,北遼軍捲土重來,已經快到龍虎關城下,請令定奪。”

“哦,來得挺快啊。”雷老元帥聞言,臉上閃過一抹詫異之色,似乎有點驚奇遼軍反撲如此迅。正在這時,就聽城外號炮連天,人歡馬炸,緊接著就見一名守城的什長急匆匆跑進議事廳稟報:“啟稟大帥,北遼數十萬大軍已然在城外紮營。有數員大將引兵在城下討敵罵陣。”

雷老元帥聞聽此言對眾將道:“諸位將軍且隨本帥登城一觀。”隨後,眾將在雷老元帥的率領下出了議事廳直奔城樓而去。

雷老元帥率領眾將登上城樓,手扶垛口往下觀看。就見城下,一片遼軍的連營再度出現。這座連營,帳篷挨著帳篷,馬號挨著馬號,能有好幾十裡地長。

六國三川九溝一十八寨各色旗幟迎風飄擺好似一片旗海相仿,很是壯觀。看著營盤的規模,北遼軍的人數足足能有三十萬。數十萬遼軍帶著滾滾烽煙重臨龍虎關。

那位說了,北遼軍怎麼又回來了?前文書說過,龍虎關守軍與烈虎軍裡應外合火燒北遼軍營盤,破了北遼精心設下的鐵壁合圍。遼軍大敗,折損了不少人馬。

石磊率領人馬冒煙突火殺出重圍,逃出生天。石磊領著一眾遼兵一連跑出三十餘里來到一處高山前這才停下腳步喘了口氣。

等大軍扎住陣腳,石磊這麼一看,好傢伙,數十萬遼軍將士帶傷者甚多。有不少將士是被大火燒傷的,更有甚者濃煙燻得滿臉黑灰整個人變成了個黑炭團,別提多難看了。石磊自己也險些被一支火箭射中,箭上的那些火星子飛濺而起把他的戰袍燒得破了兩個大窟窿。

石磊陰沉著臉吩咐眾將查點手下人馬。眾將紛紛對本部兵馬做了統計,向石磊已報數。這一仗,遼軍戰死近五萬人,大多都是死於齊軍的火箭之下,另外還有近萬人重傷,輕傷者無數。這一仗,遼軍大約折損了五分之一的戰力,可謂損失不小。

石磊聽完眾將彙報,氣得火冒三丈:“可恨南蠻多詐,我定要重整軍隊攻破龍虎關,取了雷老匹夫項上人頭以祭奠我大遼勇士亡靈!”石磊南下之初,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攻城拔寨無往不利。

他精心佈下鐵壁合圍之計本可全殲順州邊軍,哪知道被齊軍裡應外合輕鬆破之,還折損了這許多人馬,他焉能不氣?

石磊好不容易才把這股火壓下。石磊深知,北遼軍剛剛經受大敗,不宜再度進攻。沒有辦法,只能就地安營紮寨,休整一番。在休整的同時,石磊又出火牌令箭從江北七州調來兩萬遼軍和三萬灰杉軍共五萬人馬前來支援用以補充軍力。

轉眼間,半個月過去了。從江北七州調來的五萬大軍盡數趕到。遼軍兵力重新恢復至三十萬,可謂兵強馬壯,而且還有不少猛將也前來支援。石磊看著重新恢復至巔峰的北遼軍,心中頓時又有了底氣。他當即下令全軍開拔,殺奔龍虎關。

軍令如山,隨著石磊將令傳下,三十萬北遼軍拔營起寨再度殺奔龍虎關而來。不一日大軍來到關下,石磊吩咐眾軍安營紮寨。

大軍紮營已畢,石磊在中軍帳中是擂鼓聚將,升帳議事。三通鼓罷,一眾大將披掛整齊,各挎刀劍齊聚大帳。一個個盔明甲亮,分立兩旁,足有近百人,把一座大帳站得是滿滿當當。

石磊見眾將都已到齊,遂開言道:“諸位將軍,我軍此次再度兵臨龍虎關,務要攻破此關,全殲齊軍以報前日之仇,還望諸位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奮力殺敵,功成之日,本帥自當論功行賞。”眾人齊聲道:“謹遵將令。”

石磊又問道:“哪位將軍願意出馬去打頭一陣?”話音剛落,就見有兩員大將邁步出班拱手道:“元帥,我兄弟二人願意出馬去打頭陣。”石磊閃目觀瞧,見討令的乃是黑水國的兩個都督,一個叫黑金牛,另一個叫黑金亮。

石磊知道這兩人乃是黑水國的猛將,見二人討令出戰,很是高興:“好,二位將軍,本帥給你們三千人馬,祝你們旗開得勝馬到成功。”兩人接令在手到了外面點齊人馬,炮響三聲,開營門殺出營盤,在城外列陣。

兩員番將甲冑整齊,立馬在陣前討戰。黑金牛一身烏油甲,手持一條熟銅棍,騎著一匹青鬃馬。黑金亮身穿鑌鐵甲,手中拿著一條渾鐵棍,騎著一匹大黑馬。

兩人立馬橫棍,衝著城頭高聲大罵:“城裡的南蠻聽著,快快出來投降!如若不然,待本都督打進城去,定要殺你們個鵝鴨不剩,雞犬不留!”那罵聲帶著濃重的北國腔,要多難聽有多難聽。

這兩員番將在北國也算排的上號的勇將,兄弟二人有一手雙棍合璧的絕技很是厲害。因此這二人很是驕橫認為齊軍諸將不過爾爾,立馬在陣前耀武揚威很是囂張。

雷老元帥在城頭之上看罷多時,環顧左右:“各位將軍,何人願出馬去迎戰遼將?”老元帥言還未盡,身旁有一人高聲道:“元帥,末將不才願出陣斬下那兩個遼狗的狗頭獻給大帥!”眾人視之,請戰者非是旁人正是烈虎軍的大將黎華。

雷老元帥見黎華請命出戰點了點頭:“黎將軍多加謹慎。”“元帥放心,料也無妨!”黎華拱手領命順著馬道大踏步下了城頭。

這黎華前文有說過,此人乃是烈虎軍中的步軍猛將,掌中一條鎏金棍有萬夫不當之勇,人送綽號金棍將。黎華在城頭聽見黑水國兩個都督耀武揚威,囂張無比,心中不由湧起一股怒火:“小小番奴膽敢欺我中原無人,待我出陣,讓你們知道知道我金棍將的厲害。”因此,黎華這才請命出戰。

簡短截說,黎華來到城下,旁邊有人給他抬過鎏金棍。黎華接棍在手,單手提棍,領著一千步軍開城門殺出城來,在城外一字排開與遼軍兩軍對壘。黎華用手中棍一指:“對面遼狗,報名受死!”

黑金牛、黑金亮兩兄弟正在城外耍威風,忽見龍虎關城門開放,一隊步軍從城內殺出,打著齊軍旗號。這些步卒皆身強力壯,一手持大盾,一手持板斧可謂攻守兼備。為的是一個穿著一身輕甲的大漢。

這條大漢,身高九尺,膀闊三停,虎背熊腰手持一條鎏金大棍,一看就是個力大無窮之輩。此人一開口說話,聲若巨雷,令人膽寒。

黑金牛、黑金亮兩兄弟看著黎華不由得有些心慌。轉念又一想:“別被他那外表給唬住,說不定是個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傻大個,大草包。”想到這,兩兄弟安下心來。

黑金牛答道:“某家乃是黑水國大都督黑金牛,旁邊這位是我兄弟黑金亮。南蠻,你叫何名?”

“你爺爺我乃是邊軍大將黎華,看你們兩個遼狗囂張,特來取爾狗頭!”說著,黎華拖著金棍直奔黑氏兄弟殺來。黑金牛一看,催馬舞動熟銅棍來迎。兩人一個馬上一個步下,雙棍並舉鬥在一處。

等一伸手,黑金牛大吃一驚。這黎華的力氣比他要大上數倍不止,一連幾棍打得黑金牛措手不及,險些被打落馬下。黑金牛隻能舞動銅棍勉強招架。二十個回合,把黑金牛累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堪堪要敗。

黑金亮在後頭一看,見大哥不是對手,連忙拍馬上前助戰,兄弟二人雙戰黎華。黎華毫無懼色說了聲:“來得好!”掄起金棍迎戰,三條大棍鬥在一處一場好殺。

打著打著,黎華施展出自己的九宮八卦棍,腳踏八卦步,人隨棍走,棍隨人轉,大棍呼呼掛風不離兩員番將的各大要害。把黑金牛、黑金亮兩人忙活通身是汗,手忙腳亂。

兩人好不容易抽了空子,兩條大棍並在一起雙棍合璧奔著黎華頭頂砸來。這一棍就頂得上普通將官的兩棍,這要給拍在腦袋上非得打個萬朵天花開不可。

黎華見狀,不敢怠慢,雙臂攢足了氣力,舉起鎏金大棍往上一撩,前去格擋大棍。說來也巧,這一下正好打在黑氏兄弟兩條大棍的結合部。就這一下不要緊,把兩條大棍全給挑開了。不僅如此,由於這一下力量太大,黑金牛、黑金亮坐不穩馬鞍鞽,雙雙落馬。兩人躺在地上半天沒起來。

黎華一看大喜,大步趕上前來,手起棍落,噹噹兩棍把這兩個驕橫無比的番將送去了酆都城。城頭上的一眾齊軍將領見狀齊聲喝彩:“好!”這段書叫:“三棍相鬥,黎華金棍掃二番。”

黎華把金棍一舉代替軍令:“殺!”率領一千步軍殺向遼軍。遼軍見主將已死倉皇逃竄。黎華領軍追殺了一陣後,率得勝之軍掌鼓回城。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爆笑特種兵

熾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