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二回清辭展才獻妙計 聲東擊西燒虎頭(上),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前文,前文書正說到,福晟和張清辭二人前來投軍效力,邊軍之中再添兩位豪傑。當張清辭得知雷老元帥要派兵攻打虎頭崮,連忙阻止道:“元帥且慢,這虎頭崮另有文章,不可輕易出兵,還需從長計議。”

雷老元帥聞聽此言就是一愣,忙道:“這虎頭崮有何玄機,還請張壯士講來。”

張清辭把手中鐵扇一搖開口道:“啟稟元帥,在下與福大哥二人在來投軍之前,曾夜入臥龍山虎頭崮。金我二人探查得知,北遼軍設在虎頭崮的糧倉並不簡單。

這座糧倉分有前後兩部分。前半部分存放並非是糧食而是一袋袋沙土。真正的糧草則全部存放在後寨。而且遼軍在前寨布有重兵,若貿然進攻,必將無功而返。”

雷老元帥與眾將聞聽此言皆倒吸一口涼氣。眾人心中暗道:“好險啊,差點要損兵折將,得不償失了。”雷老元帥長出了一口氣:“唉,這石磊當真是好算計,我等險些中了他設下的圈套。若非二位英雄來此,我軍定會損失慘重。”

徐越在一旁紅著臉來到老帥面前跪倒在地道:“大帥,末將一時失察,險些令我大軍損兵折將,請大帥責罰!”

“嗯,此番你確有大責,確實該罰。不過,如今正在用人之際,暫且免去。待得日後需將功折罪。你且起來吧。”雷山道。“末將多謝元帥”徐越衝著大帥一拱手,這才站起身形,退在一旁。

雷老元帥回頭又對張清辭道:“北遼糧倉乃我大齊與北遼決戰的關鍵一環,無論如何我等都務必將糧倉攻下,掐斷北遼軍之命脈。但不知張壯士對攻取糧倉可有良策?”

張清辭開言道:“回稟大帥,在下不才確有一計可取糧倉。”“哦,是何妙計?快快講來。”老元帥忙道。

張清辭把手中鐵扇又一搖,開口道:“大帥,遼軍既然設下真假糧倉之計,企圖消滅我軍,那我軍何不給他們來一個將計就計。我們可派出精銳人馬兵分兩路,一路可由一大將率領從正面進攻虎頭崮的北遼軍營盤,這一路表面要大造聲勢,擺出猛打猛衝,不迫營寨誓不罷休的氣勢。

實際上,這路人馬無需和正面的遼軍硬碰硬,只要將遼軍在前營家糧倉所駐紮的重兵牽制住,讓他們牢牢地拖在前營,是他們無法分兵前去支援後營便可。

至於這另外一路,則需挑選些身法矯健,善於攀山,身手過人的精銳士卒組成一支奇兵,再選一得力大將統率這一支兵馬多帶引火之物繞路直插後山,從後山爬上虎頭崮,趁敵軍不被直取後營佔領真正的糧倉並將糧草焚燒殆盡,如此便可斷去北遼軍之命脈,還可使其損兵折將,可謂是一舉兩得。”

張清辭頓了頓又道:“不過,為了掩人耳目,不引起遼軍主力的注意,大帥還需率軍將遼軍主力牽制在龍虎關,使得那石磊無暇顧及虎頭崮。齊遼雙方已休戰半月有餘,北遼軍急於取關。在下料定,不出三日遼軍定會再次攻打龍虎關。

屆時,大帥可率軍坐鎮龍虎關牽制北遼主力。同時可派出那兩路兵馬奇襲龍虎關搗毀北遼軍的糧倉。此聲東擊西之計若能成功,則三十萬北遼軍之命脈必斷也。”

張清辭短短几句話把一個十分周全的破敵之法展現在眾人面前。雷老元帥聞聽此言是不住地點頭:“好好好,此計甚妙。張先生果然足智多謀,真乃大才也。”

雷老元帥誇了張清辭幾句後,忽然又想起了什麼,雙眉微微皺起:“可據本帥所知,那虎頭崮不但地處偏僻,而且艱險無比。尤其是後山位置,似乎無路可走,我軍要如何上山呢?”

張清辭聞言一笑:“哈哈哈,大帥放心,在下既然有此計策那必是有法讓我大軍上山。”說著,張清辭伸手從懷裡取出一個小紙卷遞給老元帥:“元帥請看,上山之法就在此圖之中。”

雷老元帥用雙手接過紙卷,小心地將其慢慢展開,定睛觀瞧。看著看著,雷老元帥面露喜色,兩道白眉舒展開來,雙目中的愁色被一掃而光。

就見那紙卷之上畫的是一份頗為清晰的臥龍山地圖。這份地圖很是詳細,除了平日裡軍用地圖上標的一些峰頭、山道還多出了幾條極為隱蔽的山路。雷老元帥看向虎頭崮的位置,就見在虎頭崮的後山果然有著兩條極為隱蔽的小路。圖上還寫這一行小字:“向北三里,路隱荒草中。”

雷老元帥把這張地圖拿在手中看了又看,愛不釋手,如獲至寶。看罷多時,雷老元帥哈哈大笑,連連擊節道:“此圖真是及時雨也,有了此圖奇襲計劃大有可為。兩位壯士真是立下大功一件。

來呀,傳本帥將令,張清辭、福晟二位英雄初到邊軍就立下奇功一件,理應重用。現封張清辭為我大軍之軍師協助本帥指揮大軍,封福晟為將軍之職,統兵三千新立一營!”兩位新投軍的英傑齊齊拱手高聲朗喝道:“謝大帥重用!”

說到這,在下還要交代幾句。這福晟和張清辭究竟是何人?書中交代,這二位一文一武可都是難得的人才。先是福晟,此人乃是金剛門的席大弟子,自幼得到金剛門門主金剛先生的真傳,習得金剛門各項絕技武藝高強。跨下一匹抱月獨角獸,掌中一對八稜金瓜錘乃是本部書老八錘中的金錘大將有萬夫不當之勇。

接著是張清辭,他乃是百年前謀聖張蘊的後人。自幼修習兵法謀略。熟讀兵書戰策,智計無雙頗有其祖之風。不僅如此,他還拜鐵扇門的門主鐵戶羽為師並得其真傳,手中的那柄寒鐵扇也是威力無窮,不可小覷,可謂文武雙全。

張清辭還有一項長處,他曾花了五年時間走遍中原,中原各地的山川河流各地地形張清辭都瞭然於胸。毫不誇張地說,張清辭就是一張中原的活地圖。

張清辭與福晟二人交情深厚,不久前,福晟藝成下山準備去投奔邊軍為國效力,特意叫上了張清辭二人結伴同行。兩人四下一打聽,得知遼軍再度南下,如今與順州邊軍正在龍虎關展開大戰。兩人一合計乾脆直接到龍虎關投軍,殺番兵保衛河山。

兩人計較已定,於是騎著馬往龍虎關這邊趕來。緊趕慢趕,這一天來到了臥龍山附近。說來也巧,二人正碰上徐越領人探查遼軍的糧倉。張清辭和福晟一商量決定跟上去看看興許能幫上什麼忙。兩人跟著徐越一行人找來找去來到了虎頭崮。徐越等人確定這時遼軍的糧倉後就返回了龍虎關,並沒有深入探查。

張清辭和福晟一合計,這要是遼軍在糧倉裡懂些什麼手腳,那齊軍要來攻打糧倉必然損失慘重。不行,我們得進去看看,要是他們耍什麼花活,我們好報告大帥。這一來可以減少邊軍傷亡,這二來也可以作為進見之功。咱們也不算是空手投軍也可受重用。

想到這,兩人藉著輕功悄悄地潛入了虎頭崮的遼軍營盤。在營盤裡,兩人四下仔細一探查,果然現遼軍使了詐,用了個真假糧倉結合的詭計。兩人查探清楚之後迅出了遼營,離開虎頭崮直奔龍虎關。

兩人一路疾行來到龍虎關,正趕上老帥要派兵奇襲。兩人這才及時阻止,這就是以往的經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傭兵之王

白色荒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