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十三回失糧草石磊暫退兵 選地點雷山謀大戰,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齊軍用聲東擊西之計奇襲虎頭崮欲搗毀北遼軍糧倉。

徐越和侯玉率領五百精兵一把火燒了北遼軍糧倉,糧倉內數十萬石糧草盡數化為灰燼。徐越和侯玉燒燬糧倉後迅領兵殺奔前營而去。

回頭再說虎頭崮遼軍前營。趙義和黎華率領三千精兵與北遼軍展開一場大戰。雙方軍卒各舉刀槍,各為其主兵對兵,將對將一場好殺。

趙、黎二人所率領的三千步卒皆是百戰精兵,人人驍勇善戰,銳不可當如猛虎一般殺得遼軍損兵折將。

不過遼軍傾巢而出在人數上佔優,又有兩位都督在前線督戰打起仗來也是十分兇狠。齊軍一時半會兒也難以取勝,戰事陷入膠著。

混戰中,趙義與哈納北,黎華與哈納西兩兩相戰。四人各自施展平生所學武藝拼死相鬥 。四人打鬥了能有二三十個回合不分勝負。

正打著,眾人忽見後營處火光沖天。雙方人馬皆是一驚。隨後,哈納北與哈納西兩兄弟登時明白過來糧倉出事了。

把個哈納北氣得火冒三丈:“南蠻真乃狡猾之輩用調虎離山之計毀我糧草,某家豈能與你等善罷甘休 拿命來!”說著,哈納北掄起大刀率領一眾遼兵往上衝殺想要與齊軍來個同歸於盡。

趙義看著後營那沖天大火,心裡好像開了兩扇門,心情無比舒暢。不由得大笑道:“大事成矣,爾等遼狗命脈已斷,三軍兒郎隨我殺!”

趙義舞動雙鞭率領一眾齊軍殺向遼軍,黎華掄動鎏金棍緊隨其後,齊遼兩軍再次展開激戰。

這一次,戰事不再膠著,而是呈現一面倒之勢。奇襲糧倉成功,齊軍士氣大振如海潮般向遼軍席捲而來。

反觀遼軍見糧倉被毀,數十萬石糧草葬身在大火之中頓時兵無鬥志,拿起刀槍勉強抵擋了一陣,架不住齊軍攻勢凌厲紛紛往下就敗。

哈納北見自己麾下軍兵潰散大怒:“後退者殺無赦,給我擋住遼軍。”奈何大部遼軍早已被嚇破了膽,根本不理會主將的命令是四散奔逃。只有少數親兵衛隊跟著哈納北兩兄弟在奮力廝殺。

這時,徐越與侯玉率領五百精兵從後營殺來一下子抄了遼軍的後路,遼軍本就不是對手,如今腹背受敵更是一陣大亂。越來越多的遼兵死在齊軍的刀劍之下。哈納北和哈納西兄弟身邊的軍卒已然所剩無幾。

哈納北殺紅了眼掄起大刀還要繼續拼命。一旁的哈納西比較冷靜連忙拉住哈納北道:“大哥,留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糧倉已然被毀,死戰無用。我們還是趕快突圍向大帥報信等來日再報此仇。”

哈納北聞聽此言這才冷靜下來,連忙集合剩下的親兵衛隊一二百人殺開條血路順著一條狹小無比的山道向山下跑去。

另一邊,趙義與黎華率軍與徐越、侯玉兵合一處。趙義和黎華興奮地走上前分別拍了拍徐越、侯玉兩人的肩膀。趙義大笑道:“二位將軍火燒遼軍數十萬石糧草,立下大功一件,真是可喜可賀。”二人忙拱手道:“二位將軍辛苦,幸不辱命。”

趙義又道:“如今遼軍殘部突圍而走,不能讓他們走脫趕快整頓人馬追殺遼軍。”三人點了點頭,隨後,迅整頓兵馬率軍順著山道追下虎頭崮。

等下了虎頭崮,趙義一眼就看見哈納北和哈納西兩兄弟率領幾百殘兵敗將正往前跑呢。趙義忙把兩把金鞭一晃,高聲喊喝:“爾等遼狗還往哪裡逃走,快快留下命來!”

說著,趙義舞動雙鞭當先殺向遼軍。在趙義身後,黎華舞動鎏金大棍,徐越晃動掌中的一對天罡棒,侯玉手持兩口鋼刀率領三千五百軍卒吶喊一聲如怒潮一般殺向遼軍殘兵敗將。

哈納北和哈納西領著一二百殘兵正在前面逃竄,回頭一看,見趙義等人率領大軍追來。遼軍早就被齊軍打得丟盔棄甲,見齊軍追來嚇得心膽俱碎,不敢戀戰,拼命向前逃奔。趙義等四人率大軍在後頭緊緊追趕。兩股人馬就這樣一個逃一個追直奔龍虎關而來。

按下這兩股人馬暫且不提,單說龍虎關。龍虎關外,數十萬遼軍依然列陣在此,龍虎關攻防戰仍在繼續。自從天黑挑燈夜戰開始,石磊又指揮北遼大軍連著對龍虎關起了三次進攻。

石磊為了儘快攻下龍虎關,消滅順州邊軍,向眾軍下賞格:最先入城者無論軍卒、將領皆官升三級,賞白銀一百兩。得雷山級者賞銀五百兩,封副都督。活捉雷山者賞白銀一千兩,封都督。

常言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面對如此高規格的賞賜,數十萬遼軍一個個全紅了眼,是鬥志昂揚。一批又一批的北遼軍如同蝗蟲一樣源源不斷地向龍虎關城頭攀爬而去。

雷山提著雙槍立於城頭之上,看著城下那一批批拼命攻城的遼軍,臉上並未露出絲毫驚慌之色,只是從容地吩咐城頭守軍輪番迎戰遼軍以此來保證守軍的戰力充足。

數十萬遼軍在重賞的刺激之下爆出了驚人的戰力,向龍虎關起了瘋狂進攻。遼軍雖然攻勢凌厲,但守在城頭的順州邊軍也並非等閒之輩。齊軍在雷老元帥的指揮下進退有度,憑藉強弓硬弩等各種守城利器把兇狠無比北遼番兵一次又一次擊退。

在石磊開出賞格後,遼軍又動了兩次進攻。結果龍虎關依舊穩如泰山,遼軍不但沒能攻下城池,反而折損了更多兵馬。城頭之下的北遼軍屍體越來越多。

石磊氣急敗壞:“傳我將令,讓步軍重整兵馬準備新一輪攻城。”此時,天光已逐漸放亮,遼軍整打了一天一夜,已然十分疲憊。身旁的幾位將領有心勸石磊收兵,但在石磊盛怒之下,誰也不敢上前勸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俄國傭兵

巴巴耶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