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古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五回老將讓權邊軍立新帥 提升戰力王勝欲整軍,烈虎軍,龍泉古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書接上回,上回書正說到,青龍坡一戰邊軍大獲全勝,班師回到龍虎關。雷老元帥傳下將令,犒賞三軍慶賀勝利。同時又在帥府擺下一桌酒席宴請諸位將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雷老元帥端坐在帥案後,面向眾將道:“諸位將軍且暫緩飲酒,老夫有話要講。”眾將聞言紛紛放下酒杯或碗筷,幾十雙眼睛齊刷刷地看向老元帥等著元帥訓話。

雷老元帥看了看眾將沉聲道:“老夫自十六歲入邊軍至今從軍已有五十餘年,其中執掌邊軍也有十餘年。時至今日,老夫年事已高,精力不足,熱血不再。老夫自以為並不適合再執掌邊軍。故老夫有意交出帥印,讓出這邊軍大帥一職,另選能人執掌邊軍。”

雷老元帥此話一出,真好像打了個驚雷一般。在帥府裡的數十位將領全都為之震驚,呆呆地看著端坐在主位上的雷老元帥。

隨後眾將是交頭接耳。這個說:“老帥執掌邊軍多年,德高望重為何突然想辭去帥印?”那個說:“雷老元帥治軍有方,邊關乃是國之重地,老帥若是辭職何人統領邊軍鎮守邊關?”眾人議論紛紛,一時間帥府好像開了鍋一樣。

就在這時,大將周康站起身來,衝著雷老元帥拱了拱手:“大帥,末將有一事不明,當面請教。”雷老元帥看了看周康笑道:“周將軍有話請講。”

周康拱了拱手道:“大帥,您統領大軍,坐鎮邊關多年,治軍有方,三軍誠服令得遼軍聞風喪膽。而且末將觀大帥威風不減當年。末將以為,邊關乃是國之重地還需大帥坐鎮,還望大帥三思而行。”周康話音剛落,帥府中的大部分武將紛紛出言附和,懇請老帥三思。

雷老元帥見狀,臉上浮現一抹動容、感激之色。隨後,雷老元帥一抱拳衝著眾將微微一笑道:“承蒙諸位將軍如此信任老夫,老夫再次先行謝過。不過正如周將軍所言,邊關乃國之重地,而邊軍更是國之重器。

正因為如此,邊軍需要精力充沛、充滿熱血的將領統率,只有這樣的統帥才能帶領邊軍更好地保家衛國,收復河山。老夫執掌邊軍十餘年,精力已然不復從前,可謂心有餘而力不足。因此,老夫也是時候退位讓賢把這顆帥印交給更合適的人。”

眾將聽了雷老元帥的這番話,知道老帥決心已定,大部分人都不再勸說。有幾個跟隨雷老元帥多年的老將還想多說幾句,勸勸老元帥繼續留任。雷老元帥擺了擺手道:“我意已決,不必多言。”幾人無奈只得作罷。

這時,軍師張清辭在一旁說道:“大帥,元帥乃是三軍司命,位置十分重要,唯有文武雙全,德才兼備者方可勝任此職。不知大帥心中可有執掌帥印的合適人選?”

雷老元帥聞言,哈哈大笑:“不瞞軍師所說,老夫心中的確有一合適人選。”眾將聞言紛紛看向老元帥,都想知道此人是誰。

雷老元帥用手一指坐在左邊位的副元帥王勝沉聲道:“王將軍擔任我順州邊軍副帥多年,屢立戰功,跨下馬掌中槍武藝高強,平日裡也是治軍有方。老夫認為,王將軍可執掌帥印,擔任順州軍新一任大帥。諸位意下如何?”

那位說,雷山身為元帥統領三軍可一言以斷生死,直接任命誰為元帥不就行了,何必如此大費周章,詢問眾將之意?要知道,元帥只有讓手下將士誠服才能做到將帥一心,要不然將帥之間離心離德,這支兵馬必敗無疑。

而老帥此舉正是為了看看王勝在眾將心中威望如何,同時也是希望眾將能表達出心中所想,避免日後造成將帥不和的局面。按照現在話說就是採用民主集中的方式。

閒言少敘,書歸正文。副元帥王勝在邊關領兵多年,愛兵如子,領軍有方,可以說是深受邊軍將士愛戴。眾將對王勝擔任大帥自然是心悅誠服,紛紛拱手道:“大帥高見,我等謹遵將令。”

雷老元帥見眾將皆是舉手贊同,心中也很是高興。隨即,老元帥對王勝道:“既然如此,王將軍,順州邊軍以後可就交給你了。望你能統領邊軍守護好我大齊邊關,保家衛國。”

王勝連忙向老元帥與眾將拱了拱手道:“承蒙元帥器重,諸位抬愛,在下愧領此職。王某在此立誓:從此之後,帶領邊軍,驅遼寇,保江山。浴血沙場,馬革裹屍,在所不辭!定不負元帥與諸位將軍的信任。”

說罷,王勝上前一步,來到雷老元帥身旁站定。雷老元帥笑了笑道:“王將軍既已擔任元帥,如今副帥一職空缺,還需選出一人擔任這副帥一職協助王將軍統領三軍。老夫提議由烈虎軍主帥趙忠將軍擔任邊軍副帥一職,諸位以為如何?”

雷老元帥本以為這回一定有不少人會提出反對意見,畢竟趙忠這年輕就擔任邊軍副帥在大齊的歷史上可以說是幾乎沒有。不料,眾將聞聽此言,只是稍微遲愣了一下,緊接著竟然齊齊鼓掌稱善,紛紛道:“趙將軍足智多謀,戰功卓著我等願聽其號令。”

的確,趙忠雖然年輕,但那些功勞、戰績在那擺著呢。用兩年時間,拉起一支上萬人的義軍,兩次闖營報號解了龍虎關之圍,九鼎山一戰殺死北遼上一任大帥耶律武,獨領大軍入蜀平叛一年大獲全勝,青龍坡力鬥石磊.......

這一樁樁一件件每一個都是極為耀眼的戰績與功勞。旁人只要單單立下這一件大功就足以揚名,而趙忠卻同時立下了這許多功勞,其足智多謀,文武雙全可見一斑。因此,眾將對他可以說是心服口服外帶佩服,對他擔任副帥自然是鼎力支援。

趙忠見狀也趕忙出班拱手謝過元帥和眾將:“在下多謝大帥器重與諸位信任,定當全力輔佐王元帥統領三軍保家衛國!”

雷老元帥見眾將對二位新元帥都十分信服,心中也是十分歡喜。老元帥遂開口道:“既然如此,那麼三日之後,舉行拜帥典禮。”眾將紛紛拱手領命,隨後出了帥府各自回到駐地休息。

三天後,拜帥典禮如期舉行。眾將士齊聚龍虎關大校場。雷老元帥親自將順州大帥的帥印交到了王勝的手上,至此,王勝正式成為了順州邊軍的新一任大帥。趙忠被任命為副帥。而雷山老元帥正式卸任成為了一名參贊軍機和臨時的監軍。

交接儀式結束後,雷山老元帥(雖然已經卸任,但老人德高望重眾將為表示敬意仍以老帥稱之。)親自將此事寫成奏章並派專人快馬送往京城。接下來的幾天,老帥又向王勝和趙忠兩人交接了各項軍務,以期讓二人更快接手邊軍事務。

幾天後,王勝與趙忠都已將所有軍務盡數熟悉完畢,兩人也正式開始攜手整頓邊軍。

這一天,王勝把趙忠單獨找來議事。兩人剛一坐定,王勝便開了口,聲音帶著一絲急切:“趙將軍,經過幾日的觀察,我現順州軍中各部軍卒良莠不齊,長此下去,我邊軍必受其害。因此,我想借此機會重新整編人馬,以提升我邊軍戰力。不知趙將軍對此有何建議。”

趙忠聞言微微一笑:“元帥,看來你我二人想到一塊兒去了。實不相瞞,我已想出了幾條整軍之策,請元帥過目。”說著,趙忠從懷裡取出一封卷軸往前一遞。

王勝一臉欣喜地接過卷軸,展開仔細觀看。等看完了,王勝是鼓掌喝彩:“好,趙將軍不愧受過名師指教果然治軍有方,智謀無雙,這幾條整軍之策甚是合理,就按你的主意辦!”

接著,王勝與趙忠又坐在一起討論一些整軍細節與注意事項,直至深夜,兩人才各自離去。

欲知王、趙二人如何整軍且聽下回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綠萼落雪

雪落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