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夕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章,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三花夕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水縣縣城並不算大,縣城裡一發生點什麼,便能夠立刻小規模地傳開,有時候只消稍有一些風吹草動,便會有不少機靈的人敏銳地察覺出了變動,並做起了相應的準備。

之前不少人都為之矚目的便是畜牧站裡載進去的那一車豬,還有那裡頭之前搭起的豬圈。

雖說後來那位市裡來的技術員開著車往各個村裡送去了不少豬,可也還剩下了一些養在了畜牧站新建的豬圈裡。

要知道,這活是需要有人來乾的,就憑畜牧站之前的人手,稍微估量一下,便知道肯定幹不來。

長水縣的畜牧站承擔的工作很多,每年要配合屠宰場收豬、監督管轄區域畜牧情況、對動物出現的病情進行簡單治療等,哪有功夫每日安排人養豬?而這就產生了人員需求。

雖然畜牧站的工作很接地氣,三不五時要下鄉,還得天天和雞鴨鵝豬牛打交道,且工資定的死,沒什麼增長空間,可畢竟是個吃商品糧的機會,就是不打算找正式職工,先混個臨時的位置,那也是搶先一步佔據了先機。

正當眾人暗波湧動,就等著頭一個報名的時候,那凝聚著眾人期待的豬,就這麼被那位技術員再度拉走,才勉強搭起,還沒能維持幾天的豬圈,便又這麼關上了門。

有人後續去打聽,便聽說是都送下面村裡了,大多人對畜牧站的工作沒那麼多的執念,便也沒再往細裡打聽了。

……

這段時間以來,呂大隊長深深感覺到了什麼叫做春風得意馬蹄疾。

要知道,大河村一向各種表現那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每次上縣城裡開會,他就活像是個混子,混跡在其他村莊的大隊長中間,生怕被領導點到。

不說遠的,就說幾年前報糧食產量的時候,他們村還因為上報的糧食產量太低,被重點點名說過一回。

可自打上回到縣城裡喜提“養豬英雄”表揚之後,他的日子便一下就順了起來,尤其是一等養殖員到位,那更是直接起飛,現在每次他到縣城開會,那都得頂著眾人羨慕的眼光。

每每這種時候,呂大隊長便會捧好自己的杯子,故意走得慢騰騰地,好好地轉悠一圈,而後露出滿意又不失禮貌的微笑。

哎呀,還真別說,看著眾人帶著酸味的表情,他這心裡怎麼就這麼開心呢?

不過和這份喜悅一起來到的,還有沉沉的壓力。

尤其是在廖技術員把縣裡的那些豬牽到大河村後更是如此。

他現在每天晚上輾轉反側,就怕寧振濤把這麼多豬給養壞了,到時候養豬英雄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說,還成了養豬禍害!

那位城裡來的技術員倒是對寧振濤滿口誇獎,那說得比當初那李站長還誇張,就差沒說寧振濤是文曲星下凡——這話是要呂大隊長覺得最震撼的。

人家說浪子回頭金不換,寧振濤是浪子回頭換了個人呀!

想到這,向來認真負責,雖說身負隊長職務,但每天總是把工分幹滿的呂大隊長也不耽擱,揹著手就往豬圈那去,不行,他還是得去看看,要不他不放心!

……

寧知星臉上蒙著塊對摺的毛巾,這毛巾是之前寧振濤給她的新毛巾,正好能派上用場。

縣城裡能分到的毛巾都沒有成年和兒童的大小區分,統一的型號,哪怕是在對摺的時候,對於臉本身就偏小的寧知星來說,那也是大的,都能連下巴都包得嚴實。

之所以不怕悶不怕熱用毛巾捂著自己,那都是因為前方的兩人正在進行的操作。

就在寧知星不遠的地方,寧振濤和廖旭東並排蹲著,一副研究模樣地琢磨著眼前的植物,而和這副平和畫面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旁邊的獨輪車,下面用石頭墊著保持不倒,裡頭裝著的是哪怕隔著距離看上去都不太妙的東西。

事實上這東西也沒有什麼可怕,只不過是積好用來做實驗的農家肥罷了,但因為裡面構成的不同,那獨有的腐臭味道還是要人敬而遠之。

寧振濤和廖旭東憋氣久了,便也對這東西不那麼敏感,剛剛還隨手綁在鼻子的布條已經摘了下來。

農家肥在國內的使用,事實上可以追溯到很多年前的農業時代。

大河村所在省份的地形特點,還有多年前不斷變遷的地理淵源,使得傳統的農業和畜牧業在當地一直不是特別發達,對於農家肥的使用,便也有所侷限。

一直在城市裡長大的寧知星起初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她是在看到《科學養豬技術集錦》中關於經濟價值這一篇章時,才想到了這個關鍵點,而這恰恰是現在就能用上的。

誰讓化肥現在才推廣沒幾年,且在可以看到的幾年內,都因為額外的經濟開銷很難成為使用的主流產品。

正好,那幾本書裡有一篇關於養豬的文章提到了農家肥的使用,寧知星便主動地拿到小叔面前,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這不,問題一出,寧振濤也解決不了,他哪知道為什麼當地不用?便熟練地將這問題丟給了自己的“行走外掛”廖旭東。

廖旭東一聽問題,不由地陷入了沉思。

他之前在上課時,便聽了一位外地的老師說他們那的養殖規模,在聽到說國家政策下達後,他們那邊能做人一戶人均一頭豬以上時,他都聽懵了,這在本地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至於為什麼,他說實話,當時只覺得是村民們嫌辛苦嫌累,或者是覺得養豬的收益不高,畢竟豬是要吃糧食的,之前自己都養不活,怎麼可能費心養活豬?

可現在一看,那時候的猜測竟是恍若描邊大師般只中了一點邊角。

糧食是問題沒錯,可這歸根結底,就是付出和回報的問題,當養豬給人的感覺是不能回饋更多的經濟價值時,誰會想要養豬?

廖旭東深覺自己這到大河村實踐那就是啪啪打臉的過程,認知一次又一次地被顛覆。

他前段時間還嫌棄其他人說他“什麼都不懂”呢,還真沒說錯,他什麼都不懂,一門心思以為教好他們怎麼養豬就行,卻沒有想到為什麼他們都興趣乏乏,不樂意養。

於是在寧知星的推動下,這農家肥短期實驗便開始了。

廖旭東主動從城裡搬了一堆書,當時眉飛色舞介紹著書籍來源的他,並沒有看到他身後寧振濤那震撼、痛苦又掙扎的小眼神。

廖旭東看完了最後一位“選手”的表現,和寧振濤交換了下眼神,已然能看到彼此眼底滿滿的欣喜。

要知道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可失敗了不止一次!

農家肥這東西的用法,若是去找任何一個常用這玩意的老農民,對方都會輕輕鬆鬆地量出用量,可問題要他們給個準確的比例,那他們就面面相覷給不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東宮是禽獸,請對賤奴放手

幾卷

垂直的閱讀

殘雪

成為魔法少女的第一件事就是賺錢

濘之翼

眾神世界

永恆之火

妖刀村正

喜了

人間惡魔

天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