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花夕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2章,在年代文中改造反派,三花夕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暴風雨來臨之前總是要這麼風平浪靜地過幾招的。

主持人看似隨手點的人,其實都很有講究,基本上都是之前合作愉快的外媒,之前的問題已經足夠被當做素材,他們大多象徵性地問上幾個問題就坐下,問題都到不了寧知星這。

可這再怎麼避讓,也避不開別有用心之人。

頭一個被點起來的,是位有著亞洲面孔的男記者,對方扶了扶眼鏡,很不標準的普通話便隨之而出:“我希望能由寧教授來回答這個問題。”

主持人下意識地回頭看向了寧知星,同主持人一樣注視過來的還有坐在寧知星左右的郭副總和柯院長。

這眼神裡帶著的意思很明確,只要是寧知星不想回答,他們便會替代著回答。

寧知星沒露出半點怯意,沉穩地點了點頭。

她聽出來了,提問的這記者應該是櫻花國的。

“根據華夏日報上的相關文章,我們瞭解到您是華夏現任鐵路提速工作的總負責人,根據我方瞭解,華夏目前已經有多段鐵路進行了提速,且目前已經有新的高速鐵路在建設之中……眾所周知,我國的高速鐵路系統是世界第一……我國知名學者松下教授曾在採訪中提及你方高速鐵路使用技術,認為華夏的技術有一定限制,應該向更先進的國家尋求幫助,他指出……”

估摸著是記者原來國家語言的習慣,他提起問題來也拖沓得很,總給人一種山路十八彎得挨個繞完才能講到話題中心的感覺。

其實他說這麼多,無非也就是兩句話。

第一,他們覺得華夏的高速鐵路系統及相關技術“借鑑”了他們的,這點寧知星看過相關的報紙,對方的依據是,國內此前沒有相關技術,這忽然有了,那就一定是借鑑。

第二就得追溯到寧知星上回接受的採訪,在採訪中她提到了預計馬上要開放的高速鐵路能達到的上限速度,這點當時一上新聞,便輾轉傳播到了櫻花國被對方國內專家學者好一頓抨擊。

他們抨擊的話和這位記者一樣,那都是藏著掖著地,看似是在說“歡迎華夏到我國交流技術”,可內裡的意思就是華夏這一意孤行,一步登天,肯定要翻車出事故。

直接在記者會上問這兩個問題,其心可誅。

最討人嫌惡的,是這些外媒們露出的“心照不宣”的表情。

寧知星眉頭剛皺,郭副總便伸出手要移動前面的麥克風。

寧知星沒等對方出聲,身體微微前傾,直接回答:“你方……應該說您代表您所在報社提出的問題非常有趣。”

她是故意點這稱呼的,一個駐外媒體,怎麼就你方我方了?

“首先,你關注的學習之說嘛,恐怕你還得多多瞭解一下我國的地理情況。”寧知星看向主持人,“我們這有國家的地圖嗎?沒有的話可以煩請哪位工作人員到門口報刊亭買一份給這位……記者嗎?”

她哭笑不得地搖頭:“咱們且不說兩國疆土大小差異吧,就是地理情況,地勢高低……也相差很多,人流量、車流量的排程更不用說。如果借用您方的高鐵系統,恐怕我方得大作修改,還不如自己重構,畢竟這也沒什麼難度。”

“至於我方在馬上要執行的高鐵和鐵路提速上運用的新技術嘛,之後剪彩儀式我們會適當邀請一些人員參加,我們內部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這技術只有對外交流才會成為世界的對吧?我們很樂意幫助其他國家建立屬於他們的高速鐵路系統,也很樂意為對方設計一套合理妥帖的提速方案,畢竟大家也都看見了,我們目前建設是又快又好。”

寧知星淡定地給自家的基建團隊打了個廣告,他們可早就看上了正在招標的不少外國提案:“而且大家也知道,我國人口眾多,這些年來對交通的依賴程度也不斷攀升,我們的鐵路質量如果不合格,那肯定是要出問題的,這點大家也可以關注嘛。”

提問的記者有些著急,他眼睛眨了眨又不好插話,這問題可不是讓寧知星打廣告的。

寧知星:“對了,還有你提到的松下教授對我方的關注,在這我得向他說聲感謝,不過呢,他可能對我們新啟用的技術不太瞭解,其中有幾項小技術馬上要在我國的相關期刊刊登,到時候歡迎他來交流學習。”

“同樣地,我也想給松下教授提幾點建議,據我瞭解,從開始執行至今,您方高速鐵路執行中,出現事故的機率並不算低,還大多是出現在列車本身的包養上,這點讓同為鐵路工作者的我憂心忡忡,這說明您方在列車檢測人員的培訓、監測系統上有很嚴重的缺失,我方現在啟用的檢測系統是半人工半程式,誤差率很低,您方如果需要的話,我方還是很樂意助人為樂的,這畢竟也是我國的優良傳統之一嘛。”

“除此之外,我建議你方多關注一下您方電動機的保養情況和對於線路全程的監控……您方現在的監控方式還較為落後……”

寧知星忽地“好為人師”了起來,極為熱情地把櫻花國鐵路和高速鐵路上的問題數落個遍,她熟練地運用了拉踩的技巧,每回還得順道給對方一擊。

當然,熱情如她,挑出來的毛病都是櫻花國受於成本限制和技術限制暫時沒法解決的問題,至於他們能解決的?那當然得靠自己的努力,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嘛!

坐在臺下的記者已經從開始的挑釁轉到現在的迷茫。

他來之前是做過功課的,功課這不是還寫在他拿在手上的本子上面嗎?

可是這也只包括官方公開的資訊,寧知星說的那些他倒是想反駁,卻無從反駁。

關鍵是這場合他還不能阻止,只能聽對方滔滔不絕,看著寧知星那自信淡然的眼神,還有那都不用翻材料便能具體說出的具體數字……

他慌了,寧知星這不會說的是真的吧?

他們國家的鐵路和一直讓他們引以為傲的高速鐵路難道真有問題?

只要一接受了這個設定,他就沒辦法維持之前的淡定了,豎起耳朵開始認真聽,手上的筆動得飛快,生怕錯過任何一個關鍵。

總之……先把這份資料拿回去看看!

和他一樣奮筆疾書的還有身邊的記者,他這時候也無暇關注別人了,只得在心裡祈禱這些個記者今天能報道的事情那麼多,把這個問題略過了就好。

他堅信,他們國家一定是最厲害的,把這些資料帶回國去,教授們一定能把問題解決。

郭副總和柯院長中間雖然隔了個寧知星,可也不妨礙兩人交換視線。

交錯的眼神裡是默契的放鬆和感慨。

知道寧知星能處理得來這些問題這點讓他們很驚喜。

同時寧知星的還擊也讓他們生出了意外的情緒。

國內這些年來的風格一直是“能忍則忍”,這也是基於國力做出的選擇,可估摸著是因為忍得久了,稍微張揚一點,就像是有了種負罪感一樣。

對於這樣的現象,他們倆早就不滿已久,看到寧知星鋒芒畢露的樣子,他們只覺得驚喜。

他們這些老人家存在的意義是什麼?天塌下來,他們頂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八十年代順風順水

易花花

穿到民國當法醫

絡繽

同學婚約

幾京

女帝背後的抄家王

哭泣的腳底板

穿成哥哥死對頭的白月光

方香橙

不辭青山

魔法少女土狗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