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五二章 名教罪人,大清宰相厚黑日常,時鏡,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羹堯剛剛被賜死,張廷玉去胤禛處覆命,面色如常。

隨後,還有年家抄家之事需要忙碌,所以在宮中逗留許久,眼見著夜快深了才回來。

可他並沒有乘坐馬車,而是順著宮中長道出來,一路經過長安街,昏昏暗暗之中一繞,也不知道走了多久,前面便是曾經的雍親王府,如今雍正爺將之改成了行宮,名之為“雍和宮”。

似乎只是隨意從外面經過,張廷玉並沒有停留多久。

他回府的時候,府門外頭掛著燈籠,也許當年的張廷瓚強撐著從那條路上回來的時候,也是這樣的情形吧?

一個人跌跌撞撞進來,就這樣一頭栽倒在了自家熟悉的路上。

那一刻,沒有人為他打燈籠。

張廷玉抬眼望去,府裡隔幾步路便有一盞燈,比許多年前張英在府裡的時候,其實也亮堂許多。這些燈,都是顧懷袖怕孩子們晨昏定省看不見路,燈籠也不亮,所以叫人給加上的,如今落在張廷玉眼底,便是溫溫然一片。

可是他還是沒有往上房去,而是轉身去了東院。

府裡通傳的小廝覺得奇怪,可也不敢上去問。

阿德最瞭解張廷玉,這會兒埋頭想想,便叫人回了顧懷袖去。

而張廷玉,已經很快到了東院。

這裡原是大房的院子,這些年來一直保持著原樣,早年大嫂已經回了桐城,她去後便只有慧姐兒一個,已經嫁給了當地一個秀才,雖不見得榮華富貴,可至少也衣食無憂。

慧姐兒算是高門大戶出去的,卻對自己的姻緣沒有什麼怨言,她父親和嫡母是怎麼去的,想必她本人也有所耳聞。

日子簡單一些,未必不好。

院子裡的青草,還埋在泥土裡頭,沒有痕跡,瞧著荒蕪冷落的一片。

他閉上眼,恍惚之間又想起那一日,進入張廷瓚房裡,看著大嫂站在他榻邊,一副驚慌失措模樣,還有張廷瓚的臉。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當年縱身一躍,自己不怎麼會水,還跳下來救他,張廷玉沒出事,反倒是大哥犯了重病,九死一生。

長兄如父,這個家若沒張廷瓚,也早就散了。

他都不知道張廷瓚是怎樣斡旋週轉,幫著張英處理著府中的事情。

空氣裡,似乎浮著淡淡的血腥味兒。

張廷玉沒有走進去,只站在庭前,臺階下頭。

他大哥,光風霽月之人,其才甚高,動心能忍性,素來驚才絕豔。

卻未料,天意太弄人。

就在出事之前,他們還在翰林院裡頭下過棋,他大哥最愛的便是那一局“圍殺”,步步為營,招招算計,異常考驗心力耐性,可若此局一成,便能立於不敗之地。

可以說,張廷瓚其實也是很好勝的人。

只可惜,一招棋錯,滿盤皆輸。

早先眾人都以為張廷瓚乃是太子一黨,實則乃是四爺心腹,那個時候他問大哥,試探他與太子一黨的事情,那個時候太子已經漸漸有了放浪形骸的模樣。

張廷瓚說:押錯寶。

那一句話,乃是針對著太子說的,意即“太子並非良主之選”,張廷玉那個時候約莫是懂的。

可在他生命裡最後的那短暫時間裡,他竭盡全力,也不過是用自己嘶啞的喉嚨道了一個“押”字。

張英不會知道這個字,聽見的也唯有張廷玉一個。

旁人即便是知道了,也不明白這一個字的含義。

可聽見,不代表知道。

一切的一切,直到今日,才慢慢見了分曉。

月光落滿庭院,階前霜白。

張廷玉一掀袍,便這樣跪了下去,這一刻他覺得自己整個心口都疼了起來,也不知道是什麼在血液裡燒焚,可他腦海之中還是清醒的一片,清醒極了。

在磕頭下去的一剎那,張廷玉已經想好了自己百年之後的墓誌與墓銘。

若有一日,他還未被挫骨揚灰,有幸留得青冢一座,便將之刻上。

遠遠地,顧懷袖提著燈籠,朝著東院這邊走過來,經過如今還沒來得及發芽出花苞的花架,平白生出一種奇異的寧靜感。

她知道今天發生的事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別釣了啦[電競]

柒曲

震驚!開局校花給我生了三胞胎

六本道

三伏

巫哲

全校都以為我A裝O

消失綠緹

虐殺原形的無限之旅

鸚鵡精

文娛之跨界天王

一剪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