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入太平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91章 撿漏了,我從星海歸來,沉入太平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於京城東三環南路潘家園橋西南,佔地將近五萬平米。

這個市場形成於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伴隨著民間古玩藝術品交易的興起和活躍逐步展起來的,已成為一個大型古玩藝術品交易場所。

關於潘家園的故事很多,真真假假的傳奇比比皆是。

雖然市場分為地攤區、古建房區、古典傢俱區、現代收雪區、石雕石刻區等等,但普通人說起潘家園,往往指的是魚龍混雜的地攤區。

其中現在用“魚龍混雜”來形容很不正確,因為在潘家園的地攤上不能說沒有一件真東西,但是想要撿漏那是痴人說夢。

“這些地攤上的東西看看就得了。”

陪伴嶽恆和許婧初來到潘家園的孫雨朦,一路嘰嘰喳喳“千萬別上手,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全是假貨,看了也別問價還價,小心被坑!”

嶽恆笑道“看起來你很有經驗啊。”

其實根本不用孫雨朦提醒,他也知道地攤上擺的都是現代仿古工藝品,只不過相比泰江城隍廟后街裡的貨色,相對高階一些罷了。

“那是。”

孫雨朦得意地皺了皺鼻子“外公帶我來過好幾次了。”

她雖然是孫家人,但在許家也很受寵,跟著許婧初的爺爺奶奶生活過不短的時間。

平常耳濡目染之下,對古董字畫頗有些瞭解。

她怕嶽恆對潘家園的情況不瞭解,只知道這裡賣古董——小白是最容易被人坑的。

考慮到先前嶽恆給了自己一份厚禮,所以孫雨朦主動請纓幫嶽恆挑選禮物。

潘家園一年的交易額高達數十億,靠的可不是這些地攤上的假貨。

這裡匯聚了京城多家老字號的古玩店,只要找對地方捨得掏錢,也是能夠買到貨真價實的寶貝。

孫雨朦帶著兩人來到了一家名為“聚寶齋”的古董店。

店主是位白蒼蒼的老者,見到孫雨朦帶人進來,笑眯眯地問候道“小雨朦,今天什麼風把你給吹來了?你外公呢?”

“張爺爺好,外公在家裡。”

孫雨朦禮貌地跟對方打了聲招呼,挽著許婧初的胳膊說道“我陪姐姐和姐夫來看字畫,您店裡最近有新貨上來嗎?”

張姓老者看了看嶽恆跟許婧初,眼眸裡閃過一絲訝異之色。

他笑笑道“是想送給你外公嗎?最近倒是收了幅齊老的畫,不過尺幅不大,題材也不是你外公最喜歡的。”

孫雨朦的目光看向了嶽恆。

“先看看。”

嶽恆饒有興趣地欣賞著掛在牆壁上的一幅幅字畫。

他對古董沒什麼研究,也不懂欣賞這些文人騷客們留下的墨寶真跡。

跟別說簽定真偽價值了。

但嶽恆有自己的鑑別方法,他不慌不忙地一幅一幅看過去,目光忽然凝聚在一副古畫上面。

這副畫描繪的場景很經典——獨釣寒江雪。

遠山近林隱寺旁,一位戴著斗笠的老翁坐在船頭釣著一江冰雪。

一股孤寂蕭瑟的氣息撲面而來。

“這是章原的畫作。”

張姓老者注意到了嶽恆的眼神,介紹道“章原是明末清初的畫家,雖然名氣跟同期的石濤、八大山人等人沒有辦法相比,但水平也是相當不錯的。”

嶽恆問道“那這幅畫賣多少錢?”

張姓老者笑道“你喜歡的話,五十萬拿走。”

名氣決定價值,章原在歷史上沒有多少名氣,他的畫作放到現在自然也不大值錢。

換成石濤的作品,那都是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價格!

但價格越高越受追捧,這類二三流人物的畫作哪怕有著幾百年的歷史,價格也很實惠,在市場上照樣乏人問津。

章原的這幅畫掛在聚寶齋的牆上好些年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買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極品他閨女

扶朕起來

你知我三分心事

阿忨

民間詭聞怪譚

張自道

朔月

玄色

塔防:園丁弱?植物領主瞭解一下

紅湯串串

八零年代活神仙

詞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