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校書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十三章 李儒李仲堅,我,潘鳳,三國第一混子,毗陵校書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土法制硝的過程並不算太難,但是需要大量的人。

堆肥法制硝的關鍵就在於需要大量的尿液。

之前不行,但現在可以了,因為人多,管亥這邊有百十餘萬人,這對於潘鳳來說,簡直就是一筆相當大的財富。

確認了這些人每日小便所在的位置後,他過去一看,雖然臭氣熏天,不過也現了大量的結晶,這些東西,對潘鳳來說,可是真正的大殺氣。

有了這些東西,他的火銃就可以繼續使用,有了火銃,出擊時他心裡才有底。

如果火藥能正常產出,接下來他就可以在一切穩定後就可以在自己的隊伍裡推廣開來,有了火銃,他就可以真正意義上馳騁三國這片疆場了。

取了硝石結晶,還是用老方法提取,之後製作出了火藥,試了四次,成功了三次,手裡的火藥也算有了一定的量。這就是人多的好處啊。

此時的青州,已經脫離了大漢皇室的控制,其中出現了諸多政權分立。

北有田楷,東有孔融,這邊還有管亥等百餘萬人,相比徐州跟兗州,青州當真是一片亂局。

正所謂亂世出英雄,這樣的地方,的的確確是天下英雄大展宏圖的好去處。

火銃的火藥處理完,在無人地測試了一下,問題不大,就是聲音有點兒大。之前那幾槍,每一槍都有這動靜,連季司後面都問潘鳳這聲音打哪兒來的,潘鳳只能以祖傳的功法搪塞,不過這個問題要怎麼處理,他實在是沒有想過。

而且,他也沒有多少時間想了。

因為,田楷來了。

田楷,公孫瓚手下將領,現為青州刺史。當年劉備還在公孫瓚帳下為別部司馬時與其交往極盛。後袁紹命袁譚為青州刺史,田楷不服,與之交戰之後兵敗逃往幽州。

建安四年,易京之戰中戰死,隨後公孫瓚兵敗自焚。

他的到來是順理成章的,他現在是青州刺史,他怎麼可能看著這麼大一支黃巾軍在這裡橫行。

田楷兵分三路,同時進攻三縣,公孫瓚作為一方諸侯,手下有聞名後世的白馬義從,田楷自然也不會差。

一時之間,管亥部所在三縣,全都進入了戰備狀態。

這一次倒沒有之前呂布攻城時讓潘鳳震撼,因為他有了準備,而且他們手裡有幾十萬兵馬,當真是不怕這個田楷的。

“潘將軍,田楷兵分三路來侵我三縣,其他兩地倒也無妨,這昌國一地還望潘將軍前往駐守,此地乃我軍糧草之命脈,此番,也只有潘將軍能擔此任了。”

潘鳳沒想到自己才到這裡沒多久,管亥就將如此重任交給自己,這足以說明他對自己的信任。

不再多想,潘鳳拱手接令:

“管帥放心,此番,潘鳳定與昌國共存亡,城在我在,城破,我亡!”

如此信任,豈有辜負之理,潘鳳帶足人馬,在田楷軍未到之時,趕往昌國縣駐防。

管亥部雖有人口百萬之眾,糧草多是劫掠來的,潘鳳想不明白這麼多人,戰鬥力也不弱,為何不自主生產,至少那樣是可持續展。如若自主生產,之後也不會被曹操斷了劫掠之路無奈投降。

之前管亥是這樣,現在潘鳳來了,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改變這一切,不過眼下,還是要先把田楷對付走再說。

到了昌國,潘鳳這才看到管亥軍的實力,整個縣裡全是糧草,他們這百餘萬人,這些糧草至少可以保證近半年的消耗。

半年,百餘萬,普天之下,誰能跟百餘萬人耗半年以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黜龍

榴彈怕水

我的蟲洞通大明

天下無我這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