毗陵校書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章 潘鳳的計策,我,潘鳳,三國第一混子,毗陵校書郎,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建安十三年七月。

曹操率軍十萬進取荊州。

在蔡夫人的建議之下,劉琮獻城投降,荊州落入曹操之手。

曹操手下的兵馬,從之前的十幾萬瞬間變成二十幾萬,其目要標直指劉備所在的新野以及東吳。

曹操雖然在益州吃了虧,可因為那些甲冑跟箭矢都非火器,所以他也沒有把這些往潘鳳身上靠。

拿下荊州之後,他看到荊州水師的甲冑與之前益州劉璋所用一致,心中大喜,命劉琮帶人前往益州,欲大量求購此等甲冑。

而此時的益州,卻是一片祥和。

潘鳳的買賣越做越大,周邊冀州、荊州、徐州、青州走動相當的頻繁,總之他現在已經不能是富可敵國來形容了。

成都周邊,乃至整個益州所有的窮苦百姓的生活得到了質的提升。

現在益州普通百姓對於潘鳳的感激與認同,遠勝於劉璋。

劉璋不在乎,因為那些益州當地的名門望族們根本看不起潘鳳,一個名字是三個字(林長番)的商賈,怎麼可能入他們的法眼。

在這個時代,一般有些名望的人,起名都是單字的,像諸葛家這樣的大家族,門下子弟也全是單字的,單名顯貴,而這個林長番本來就已經說明很多問題了,再加上他還是個末流的商賈,再有錢,也只是個暴戶,在這個時代,像林長番這樣的人,連布衣都不如。

而潘鳳現在做的事情,在那些世家看來,也是相當跌份的事情,自己本身就是一個低下的商賈,還天天跟那些平頭百姓混一塊兒。

用他們的話說,潘鳳這叫做自甘墮落,好不容易受劉璋重用,居然不知進取,還向下展了。

所以潘鳳最近做的事情,完全沒有引起劉璋以及各世家貴族的在意。

除了一個人,原本應該有兩個的,王累死後,就只剩下他一個了,這個人就是法正,法孝直。

正如之前說的那樣,法正忠的是益州,是蜀地,他要的不多,只求益州能好,百姓能安,至於坐鎮的那個人是誰,他壓根不在乎,這也是為什麼他會迎劉備入蜀的原因之一,在當時的他看來,劉備要比懦弱的劉璋更適合成為益州之主,而現在,這個人換成潘鳳了。

所以潘鳳想要做什麼,他明明知道,他也沒說,他只相信自己看到的。

他看到潘鳳來了之後,百姓人人吃得飽穿得暖,日子一天比一天好,這就是他想要的,所以,他不會阻止潘鳳做什麼。這也給了潘鳳機會。最近他的展,可謂風生水起。

“許老爹,都跟你說了,別出來幹活了,讓您兒子幹就得了,這一天天的。”

潘鳳又下去了,看到一老農又在田裡忙活,朝著他喊道。

“林大人,您又來啦,沒事兒,我這身子骨,還能動,我那幾個兒子,讓他們在你廠裡多幹點兒活,算報答你不是。”

那老農笑著回答。

“這話說的,我給咱們村那些糧,又不是為了你們報答,我只是希望大家夥兒都能過上好日子。”

潘鳳解釋道。

“知道知道,您能這麼想,我們可能不這麼想,您是施恩不圖報,咱們不能知恩不報。”

老農笑著回答,而後走過來,拿起瓢舀了一盆清水遞過來:

“林大人,您嚐嚐,這是您給我們村挖的井裡出來的水,可甘甜吶。”

潘鳳一聽,趕緊接過那瓢,喝了一口,連連點頭:

“嗯,不錯不錯,確實甘甜。”

喝完抹了把嘴,站直身體,放眼望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天天勾欄聽曲,成鎮國駙馬了?

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