孑與2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六九章 封禪書,漢鄉,孑與2,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黃帝得土德,黃龍地螾見。夏得木德,青龍止於郊,草木暢茂。殷得金德,銀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烏之符。今秦變周,水德之時。昔秦文公出獵,獲黑龍,此其水德之瑞。於是秦更命河曰‘德水’,以冬十月為年首,色上黑,度以六為名,音上大呂,事統上法……

這便是始皇帝封禪泰山之時的祭文,某家不知道董仲舒是如何給陛下作祭文的,想必也脫離不開這個‘五德終始說’的範疇。

當年術士鄒衍在大河(黃河)岸邊向始皇帝敬獻‘五德終始說’之後,大河便有黑龍現身,咆哮三聲之後方才潛水離開。

某家以為這裡面大有文章可做……某家在關中檢視過一些竹簡殘片,黑龍出水據說是始皇帝時期的事情,《秦書》上卻將看見黑龍出水的人寫作秦文公,上溯了整整五百年之久……以某家看來,此處存疑……”

司馬遷一旦開始說起史書,就會侃侃而談,意氣風發的如同一隻剛剛打過鳴的雄雞。

指斥方遒的模樣讓曹襄看的悠然神往……

“五百年前,我家祖宗曾經獵過一頭野豬,據說這頭野豬身高三丈,腰圍也是三丈,腦袋如同車輪,尾巴如同鋼鞭,雙眼如同燈籠,牙齒如同利劍……慣會噴火……平日裡以憾山為樂,肚子餓了,就隨便吃掉一個小國的百姓充飢……家祖大怒,持長戟,背長弓……”

曹襄滔滔不絕的為自己祖宗平添了一炷香的豐功偉績,終於住嘴,擦一把嘴角的白沫,見雲琅跟司馬遷都在愣愣的看著他,就抬手示意司馬遷繼續說。

司馬遷權當曹襄在放屁,整理一下思路繼續道:“封禪解釋有兩種:一是在泰山上封土為壇以祭天,稱為封。

在泰山下一處小山上清理出一塊地面以祭地,稱為禪。

合稱封禪。

二是認為祭天的冊文(符)要用銀繩纏束,打結的地方封以金泥,加蓋印璽,稱為封。

不管是哪一種都沒有要求陛下大張旗鼓靡費無數國帑來做這件事情。

泰山郡郡守張弛,僅僅是因為沒有太看重這件事就被屠戮了全族,這是陛下的不仁。

當年始皇帝封禪泰山,無人知曉《周禮》對封禪的解釋,所謂堆土為封,山東儒生就準備在泰山下堆一個土堆請始皇帝在土堆上宣告一下也就是了。

始皇帝對此極為不滿,他認為,天下堆土那裡及的上泰山這堆土呢,就開了我們來的時候走的那條車道,在泰山頂上作了‘封’,在泰山腳下的梁父山做了‘禪’。

陛下此次不僅僅要在泰山作‘封’,也要在泰山作‘禪’,意欲超越始皇帝,為新的天下第一人。

帝王心當常懷謙卑,不可驕傲自滿,陛下如此做,就把自己的功業置於以往帝王之上,如果天下稍有變故,陛下恐怕會沒了迴旋了餘地……”

雲琅嘆口氣道:“司馬先生,某家以為史官作史,重在真實,爾身為史官,只需如實記錄便是,莫要將自己的論調加入史書。有的時候啊,一個人的做法,在當時看是不合適的,可是將目光放諸歷史的長河中,卻有無與倫比的意義。你若做了太多了個人論斷,恐會誤導後世讀史書之人。”

司馬遷站起身,裹緊了身上的裘衣,朝雲琅拱手道:“此事某家自有論斷。”

說完話,就離開了帳篷,頗有些話不投機半句多的意味。

曹襄收起臉上玩味的笑意,淡淡的對雲琅道:“此人已經瘋魔了。”

雲琅道:“人活著才有史書,人死了,就沒了。”

曹襄笑道:“當年太祖高皇帝斬白蛇賦大風而後得天下,早就傳為人間佳話。

太祖高皇帝斬殺白蛇之後,酒意發作,倒地酣睡,有老婦人託夢於太祖高皇帝曰:‘赤帝之子斬殺白帝之子也。’

太祖高皇帝將夢中所見之事告知夥伴,原本因為放走了戌卒而膽戰心驚的夥伴們立刻變得雄心勃勃,回頭就攻佔了沛縣,得三千子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娛樂圈的另類參與者

使用者HT先生

極品型男(情不自禁之二)

向晴

萌寶拽上天爹地超厲害

飛絮如雲

重生之最強人生

小豬火起來

我的父母重生了

吃飯仙人

四合院:舉報有獎系統

小仙庭的黑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