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勒卡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1 梅多斯先生與科克先生,德國小鎮,約翰·勒卡雷,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為什麼你不下車走路?我像你這般年紀就會下車走。會比坐這輛破銅爛鐵快。”

“我沒事。”科克回答說。他是密碼員,患有白化病,此時正憂心地看著坐他旁邊駕駛座的老頭子。“我們大可以慢慢趕路。”他以最安撫情緒的語調補充一句。科克是倫敦東區人,聰明得像鬼,而梅多斯憂心忡忡的樣子讓他擔心。“凡事順其自然就好,對不對,阿瑟?”

“我恨不得把這些渾球全扔到萊茵河裡。”

“你知道你不會的。”

當時是星期六早上九點。從弗里斯多夫到英國大使館的路擠滿抗議的車輛,人行道上擺滿運動領袖的照片,橫幅像廣告標語一樣橫越馬路。“西方欺騙了我們,德國人向東方示好沒什麼好愧疚的。”“現在就把可口可樂文化終結掉!”在長長車陣的中央坐著科克和梅多斯,他們的車子安安靜靜的,但四周的汽車喇叭卻此起彼落,像個不停歇的音樂會。有時,汽車喇叭聲會像波浪一樣,從車陣的前頭卷向後頭,再從後頭慢慢捲回前頭,就像是從你頭頂掠過的飛機聲;有時喇叭聲會齊聲響起,一長聲,一短聲,再一長聲,代表的是K字,也就是他們領袖卡費爾德的姓氏首寫字母;有時則猶如一首即興交響曲,任由各人自由發揮。

“他們到底想搞什麼?那樣子尖叫,頭髮長成那個樣子。他們中間有一半人需要扔回學校讀書。”

“他們都是些農民,”科克說,“我告訴過你的。他們要到德國國會外頭抗議。”

“農民?這些人?我敢說他們有一半人只要弄溼了腳就會難過得要死。都是小孩。看看那邊。噁心!只有噁心可以形容。”

在他們右邊是一輛紅色金龜車,坐著三個學生,二男一女。開車的穿著皮夾克,留一頭很長的長髮。他全神貫注地凝視著擋風玻璃外面,一隻手放在方向盤中央,等待按喇叭的訊號傳來。他的兩個同伴則扭在一起熱吻。

“他們是配角,”科克說,“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場嬉戲。你知道這些學生的口號是什麼嗎?‘只有為自由而戰,自由才是真的。’但這跟我們英國那邊的情況差不多,對不對?知道他們昨晚在格羅夫納廣場10幹了些什麼嗎?”科克問,再一次想轉移梅多斯的心思。“如果這就是教育的結果,我寧願當文盲。”

但梅多斯並沒有因此分心,仍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

“應該讓他們去當兵的,”他瞪著那輛金龜車說,“可以讓他們恢復正常。”

“他們當過了。這裡二十歲上下就要去當兵。”意識到梅多斯願意放輕鬆一點,科克決定選擇一個最有可能讓他振奮精神的話題。“邁拉的生日派對熱鬧嗎?很成功,對不對?我敢打賭她一定很開心。”

但出於某些理由,這個問題反而讓梅多斯更加愁容不展。至此,科克認定,不說話是更明智之舉。他試過每一種話題,但一概無效。梅多斯是一個正派的、生活得一絲不苟、已經絕種的人,值得任何人花時間去關心,但就連科克那種子女侍奉父母般的耐心也是有極限的。他試談過梅多斯為退休生活而買的新車——一輛免稅打九折的路虎。科克讚美它的外形、它的舒適、它的裝備:讚美得口水都幹了,但得到的惟一響應只是咕噥一聲。他試談過“放逐者汽車俱樂部”(梅多斯是它的熱心會員),試談過“英聯邦兒童運動會”(當天下午會在大使館花園舉行)。現在,他甚至把昨晚的盛大派對拿來當話題——他們夫妻並沒有參加派對,因為珍妮特快要生了。科克本來以為,邁拉的派對一定會是梅多斯感興趣的,沒想到還是碰了釘子。他的法寶用盡了。一定是缺乏假期的關係,科克心想,缺乏一些陽光普照的長假,讓梅多斯可以遠離卡費爾德和布魯塞爾的談判11,以及遠離他女兒邁拉,他才會陷入低潮。

“對了,”科克再試投一球,“‘荷蘭殼牌’又漲了。”

“而‘蓋斯特·金’12則連跌了三天。”

當初投資時,科克決定要買非英國的股票,但梅多斯卻寧可付出愛國的代價。

“布魯塞爾談判結束之後會再漲回來的,你不用擔心。”

“開什麼玩笑?那談判現在跟停擺沒兩樣。我也許不如你聰明,但卻是讀得懂報紙的。”

科克其實比誰都知道,除投資失利外,還有各種各樣讓梅多斯憂愁的理由。梅多斯先前在華沙一干就是四年,而且幾乎沒有休假就被直接調來這裡,單這一點就足以讓任何人抓狂。而現在,他又將在秋天退休。科克感覺得到,隨著退休日一天天逼近,梅多斯的心情只有更糟而不是更好。更不用提的是他有一個需要他整天懸著一顆心的女兒:沒錯,邁拉正在邁向康復,但如果人們有關她的傳言有一半可信的話,那她要走的路還很長。

檔案庫的工作也把梅多斯壓得喘不過氣,特別是在這個熱騰騰得無以復加的非常時期。就連只需要窩在密碼室裡的科克也可以感受到一點壓力:額外的乘車時間,額外的加班時間,而珍妮特又臨盆在即。壓力來自四面八方,讓人很難開朗得起來。你永遠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前一分鐘你會被要求發出一份關於不來梅暴動或明天漢諾威示威的實時報告,下一分鐘又會收到一份有關淘金熱或布魯塞爾談判的電報,或是一份要求在法蘭克福或蘇黎世加碼數百萬英鎊的指令。而如果說密碼室的工作很累的話,那負責檔案的工作就更累了:你得鑽進一堆紙堆裡,把要用的檔案調出來,或是給新進的檔案編號,放到適當位置備用……想到這個,科克出於某些理由突然想起,他應該打個電話給自己的會計師。要是“克魯伯”13的工會繼續這樣搞下去的話,他說不定應該進點瑞典鋼鐵的股票,擺個幾天,好讓小寶寶的銀行戶頭可以充實點……

“啊哈,”科克眼睛一亮,“有打架可看了。”

兩個警察走下人行道,走向一個開賓士車的農民。先前,那農民搖下車窗,向兩個警察咆哮;而現在,他更是開啟車門,再次向他們咆哮。眼見好戲上場,然而,很突然地,兩個警察掉頭走了。科克失望地打了個哈欠。

他懷著緬懷的心情回憶起,從前,恐慌都是每隔一段時間才會出現一次。要麼是柏林走廊出現叫囂,要麼是俄國直升機在邊界挑釁,要麼是四強督導委員會在華盛頓發生爭執。不然就是有火要滅:擺平某個德國在莫斯科提出的可疑外交提案,或是掩飾一次對羅德西亞禁運的破壞,或是隱瞞一場在明登發生的萊茵軍14暴動。僅止於此。這些時候,你只要按部就班把工作做好,回家時就是自由人一個。就這麼多。這就是人生。這就是波恩。不管你是像萊爾那樣的外交人員,還是隻需要坐在辦公室裡面的非外交人員,生活都是一樣的:偶爾碰到一點點激烈場面,然後玩一點點股票,然後復歸於無聊,等待下一個調派。

直到卡費爾德出現才改變了這一切。科克鬱鬱不樂地打量那些示威海報。九個月前。科克還記得,從九個月前開始,梅多斯一再匆匆從檔案庫的連線門走進密碼室,帶來各種訊息:基爾發生示威、卡費爾德被提名為領導人、學生靜坐抗議和各種他們後來慢慢會習慣的零星暴力。這次倒黴的是誰?一些反示威的社會主義分子。一個被打死,一個被扔石頭……在那時候,聽到這個都會讓他們吃一驚。老天,他想,當時我們好嫩。感覺上那就像是十年前。但科克卻幾乎可以把這九個月來每一小時發生的事給娓娓道來。

大使館醫生就是在基爾發生示威那天早上宣佈珍妮特懷孕的訊息的。自那天起,就再沒有事情對科克來說是一樣的。

汽車喇叭再次狂野地響起;車龍開始移動,又陡地停下來,形成一片輪胎與地面摩擦的尖銳刺耳聲。

“那些檔案找回來了嗎?”科克探問道,心裡開始有點明白梅多斯可能為什麼事憂心。

“沒有。”

“那輛手推車現身了嗎?”

“沒有,那手推車還沒有現身。”

“別在意了,阿瑟,沒必要為這種事心煩。這裡又不是華沙。你現在是在波恩。聽著,你知道單單過去六星期,大使館的食堂就搞丟了多少杯子?我不是說打破的,是說不見了的。你猜?二十四個。”

梅多斯毫不動容。

“誰又會想去偷杯子?沒有人。人們都是粗心大意的。你要知道,現在是危機時期,人人都一堆事,變得心不在焉。這樣的事發生在大使館每一個角落。檔案的情形也是一樣。”

“但杯子不涉及秘密,這是差別所在。”

“用來推檔案的手推車也不涉及秘密,”科克語帶懇求地說,“還有本來放在會議室而不見了的電暖爐也不涉及秘密——管理組的人為這件事氣瘋了。打字組那部不見了的長滑架打字機也不涉及秘密。聽著,沒人可以怪你的,阿瑟,你有那麼多的事要做。你知道外交人員起草電報的時候都是什麼樣子的嗎?看看萊爾,看看加韋斯頓,他們都是夢遊者。我不是說他們不是天才,但他們有一半時間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他們的頭是被雲遮住的。別人不能因為一些檔案不見了就怪罪你的。”

“我會被怪罪的。我是負責的人。”

“好吧,你愛折磨自己就請便。”科克最後的耐心消失了,“要說有責任也是布拉德菲爾德的責任,不是你的。他是參贊處的頭頭;他要為安全事務負責。”

說完這番拉倒的評論,科克再一次打量四周不怡人的景物。他斷定,在不止一個意義上,卡費爾德要為很多事情負責任。

科克面前的景色對不管有什麼心事的人都不會是怡人的。天氣很糟。一層萊茵區15薄霧像呵在鏡面上的霧氣一樣,籠罩著官僚波恩整個已開發的曠野。一棟棟尚未完工的巨大建築佇立在未耕種的田野上,顯得陰陰鬱鬱。前頭不遠處就是英國大使館,它坐落在一片褐色的歐石南地面上,燈火通明,宛如蒼茫暮色中的臨時戰地醫院。大鐵柵門處,英國國旗神秘地半降著,在三五個德國警察頭上垂頭喪氣。

選擇波恩作為柏林的候選城市這個決定,本身就是怪異的事,而現在更是成為亂事一樁。大概只有德國人才會把自己的首都擺在使領館的大門口。為了容納大批外交官、政治家和政府僱員的遷入(也是為了把他們保持在一個距離之外),波恩人在城牆的外面建起一整個市郊區。現在壅塞的車流想要透過的,正是這個市郊區的南端。這個市郊區是一個由庸俗高樓和低矮的臨時營房構成的雜燴,沿著一條快速路兩旁向南延伸,幾乎可以通到巴德戈德斯堡那些怡人的礦泉療養地——巴德戈德斯堡過去的主要產業是瓶裝礦泉水,而今則變成是外交。沒錯,一些政府部門是獲准進駐波恩市區;沒錯,一些大使館是落腳在巴德戈德斯堡。儘管如此,聯邦政府本身和90%以上的使節團——更不用說各種遊說團體、報社、政黨、難民組織、德國高官的官邸和無形政府的大本營——都是分佈在這條介於科隆主教前駐地與一處萊茵區礦泉區16的維多利亞式別墅間的動脈公路兩邊。

在這個不自然的首都鄉村裡,在這個島國裡——它因為缺乏政治向心力和社會腹地,以至於永遠處於一種過渡狀態——英國大使館是它不可分的一部分。你只要想像一座乏善可陳、隨意延伸的工廠廠房,在它背後漆上一個萊茵河的陰鬱天空,加上一點點(只是一點點)納粹建築的味道,再在它後頭的空地上放上兩根供低下階層踢球用的褪色球門柱,那你對英國大使館的模樣就會得出個八九不離十的想像。它以一隻延伸的肢體抱住過去,用另一隻安撫現在,用第三隻在萊茵河的溼土裡焦慮地探索,看看裡面埋著什麼可為未來所用的東西。因為是築成於佔領政策匆匆收攤之時,英國大使館的樣式精確捕捉住英國人的矛盾心緒:它以一張石頭臉面對著前敵人,以一個灰色微笑向今日的盟友示好。隨著車子開進大使館的鐵柵門,我們看得見,在科克左手邊的是紅十字會的總部,在他右邊是一家賓士汽車工廠。在他後面,隔著馬路,是社會民主黨的黨部和一個可口可樂的倉庫。英國大使館與這些不相稱的鄰居相隔著一片長條形的荒地:隨處都是裸露的紅褐色土壤,平坦地向著遠處的萊茵河延伸。這片荒地被認為是波恩的城市綠化帶,是當初城市規劃者引以為傲的設計。

大概,總有一天他們會搬到柏林去的。這個可能性甚至在波恩這裡也偶爾會被談及。大概,總有一天,整座灰色的山脈會垮下來,沿著公路一直滑到人去樓空的國會大樓外面的停車場。但在這一天來到以前,這些混凝土的帳篷將會繼續留著,小心翼翼地暫時抗拒夢想,小心翼翼地永遠抗拒現實。它們會留著,繁殖,生長,因為在波恩這裡,進步被移動所取代,而大凡不會生長的東西就會死亡。

把車停好在食堂邊他慣停的位置後,梅多斯例行地繞車子走一圈,拉拉門把是否都已上鎖,檢查車身是否有被砂石打到的刮痕。他打前院走向前門廊時仍然滿腹心事。心裡仍然不快的科克遠遠地走在後面,以至於他到達大門的時候,梅多斯與兩個警衛已經交談了一陣子。

“那你又是誰?”那個中士問道。

“檔案庫的梅多斯。他是為我工作的。”梅多斯想要瞄一瞄中士手上的出入名冊,但中士卻把本子靠到身體上。“他昨天請病假了,所以我想看看他好了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最強特種兵

尼姑庵的和尚

絕世神醫:腹黑大小姐

夜北

琉璃小師妹

蘇心糖

絕品妖孽狂少

楓逝雪

直播:歷代帝王在荒島求生

騰瀚育珠

從四合院開始的影視穿越

筱筱的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