穢多非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9章 吃著燒烤遇推銷,江戶旅人,穢多非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貴為十萬石格大名的松平齊宣,和二千四百石旗本的忠右衛門,那自然是不需要時時刻刻盯著招募現場,還提筆登記的。這些事情都交由屬下的幕府書辦小吏去做就成,忠右衛門能每天把書卷過目一遍,那就算是非常勤政啦。

看著擁堵在門口,熙熙攘攘的人群,忠右衛門閒著也是閒著,索性便出門逛逛。八王子町和隔壁大陸上的內陸小鎮是一樣,只有町中間的一條甲州街道,小鎮的建築基本上也是沿著這條“省道”兩側佈置。

町民人家和店鋪什麼的,錯落其間,但是這會子都沒什麼人,整個八王子的人,誇張一點的說,一半在徵兵處排隊登記,一半在趕來徵兵處的路上。從忠右衛門把血緣標準放寬以後,這八王子,哪個男人不想來試試啊。

因為人群糜集,還聚集了幾個走街串巷的貨郎,以及町內本身的店家。都在徵兵處外邊搭棚擺攤,又正好逢上十五的集市,山裡的老百姓需要下山來採買鹽巴這種生活必需品,以及類似於針頭線腦的零碎。

所謂的交易,也基本沒有什麼現金的說法。大規模的現金流通,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和各藩的城下町,普通老百姓買賣的一般等價物是大米。只要沒有天崩地裂,世界滅亡,在日本這個國家,大米永遠不會不值錢。

一升米可以換多少東西,隨行就市,荒年或許能多換兩個,如今是平年,就沒有什麼大波動咯。小販和百姓,心裡都有一本賬。你要說農民沒有念過書,可是他們在算這些東西上面,格外的有天賦。

有個大娘牽了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小女孩懷裡抱個藺草袋,裡面顯然裝的是大米。大娘正在和一個貨郎討價還價,大約是覺得那個貨郎捧米時多捧著一些。大娘不依不饒,瞧見貨郎的扁擔上纏著一圈紅頭繩,硬是扯了一段,也不多長,兩個合掌的樣子。

那小販剛準備喊不能再扯了,紅頭繩在大娘口邊一咬一扯,恰到好處。朝著貨郎輕哼一聲,給自家小姑娘繫上,惹得小姑娘一陣歡笑。

“吃烤米團嗎?”忠右衛門看到一個攤販正在烤東西,便問松平齊宣。

“我沒帶錢!”

小霸王到是實在的很,我一點兒也不愛錢,我這輩子沒有摸過錢,真的!

“我有。”忠右衛門在自己袖子裡面掏了掏,掏出好幾個錢來,足夠兩個人吃了。

那個蹲在方形火爐邊烤串的男人見到忠右衛門兩人過來,只當是前來招人的江戶武士,趕忙放下手裡的串,上前低頭行禮。松平齊宣擺擺手,讓他趕緊烤串完事。

眼前的這個方形火爐烤串的模式,到了一百五十年後,又被起了一個高階大氣上檔次的名字,叫做“爐端燒”,日本人真特麼的會包裝,還能給他編出幾百年的身世,最後瞎搞上什麼米其林輪胎榜,搞呢。

至於現在嘛,小販蹲在火爐旁,忠右衛門和松平齊宣則端著一個醬油碟子,像是要飯的一樣,靠在牆邊等吃。

所謂的烤米團,就是把剛蒸出來的糯米用力抓起,攥在手裡,使勁的擠壓,最後在木棍上形成一個紡錘型的米團即可。一般有兩種吃法,一種是光米團,烤好了表面焦香,內裡鬆軟,蘸醬油吃。還有一種刷上信州味噌,說白了就是大豆醬吃,各有滋味。

不過嘛,日本人花裡胡哨的,最愛搞得就是無選單點菜,廚子做啥你吃啥,今天有啥廚子就做啥,愛來不來,有的是人要來。

店家小販也是這樣的,但是好歹忠右衛門兩個乃是高高在上的江戶武士,他還算是懂事,烤之前知道要問一句,您二位吃不吃呀。

很好,忠右衛門兩個人都不是挑食的人,沒有什麼太多的忌口。小販第一個烤的是香菇,所謂紅傘傘,白杆杆,吃完一起躺闆闆那個菌子。

香菇在江戶是昂貴的時鮮,在八王子這種群山環抱的溝溝裡,那就身價暴跌十倍以上咯。木棍上烤了兩個切半的香菇,烘烤過後,確實有一股誘人的香氣,小販將香菇舉了過來,忠右衛門先夾下來吃了一口,約莫過了一分鐘,屁事沒有,松平齊宣於是夾起另外一半蘸醬油吃了起來。

嗐,出門在外沒辦法帶十個試毒員,就算是看著店家烤的,松平齊宣也守著這個規矩!

“不錯,倒也有幾分鄉土美味!”稍微晾涼的烤香菇,得到了松平齊宣的誇獎。

“鄉下自然有鄉下的好處。”忠右衛門點了點頭。

“二位大人,這是茄子,小心燙。”

小販又遞過來一串,茄子這玩意兒,吃過燒烤的應該都懂,表面看著人畜無害,中間的茄子肉卻是非常燙的存在。若是大口直接咬,保準燙嘴。

果不其然,小霸王就被燙著了。咱們小霸王吃的慣來都是驗過毒以後半熱的食物,難得吃燙口的,差點沒含住。

忠右衛門趕緊給他拿過茶杯來,裡面有冰涼的泉水。還是那町方送來的,從哪取來的就不知道了,反正挺好喝。

兩人正開心的吃著,一個農民模樣的中年男子靠了上來,忠右衛門以為他是要討個飯或者什麼的,沒想到他竟然從身後的揹簍裡面取出來一卷東西,展開一瞧。

絹!

“兩位老爺瞧瞧,這是上好甲州絲織的絹,比別處的都好哩。”好傢伙,原來是個推銷員。

“恩,是還可以,就比京絹差一些。”松平齊宣穿了二十幾年的絲綢絹帛,是不是好東西,甚至都不需要上手,一眼就能瞧出來好壞。

說白了就是所謂的“眼光”,有些鑑寶專家,號稱什麼“某半張”,只要看半張畫就能鑑別真偽的。就是因為看的多了,看了成千上萬件,有豐富的經驗,一眼就能把一件東西瞧一個大概。普通人就沒這麼多的見識,差上一截。

這農民到是個聰明人,知道忠右衛門和松平齊宣有這個消費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暴風驟雨

周立波

仙醫無雙

臥南齋

四合院裡的道士

馬斂藏

重生:我的啟動資金由情敵贊助

帶頭大哥

黑暗的另一半

斯蒂芬·金

我靠玄學排雷爆紅了

虞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