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常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九章 不去不來,問鼎記,何常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色籠罩下的軍營,比白天安靜了許多,依次點亮的燈光,讓連成一片的軍營匯聚成一片燈光之海。

連若涵坐在院中的亭子裡面,茶已涼,夜已深,她卻絲毫沒有睡意,月黃昏和水清淺數次勸她回房休息,她都置之不理。

月黃昏和水清淺有意去向吳義東報告,卻被夏來夏去勸住。夏來的話很樸實也很有道理:“你二人雖然明為照顧實為監視連娘子,不要忘了一句老話,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早晚吳指揮使要離開真定,連娘子的好景常在商行卻是遍佈大夏各地,在真定的商行也有十幾家,你們自己比較一下,服侍好了連娘子,連娘子出去之後,可以幫你們贖身,還可以為你們許配一個好人家……”

與其說是夏來的話打動了月黃昏和水清淺,還不如說是夏來和夏去高大威猛的相貌以及尚未婚配的現狀讓二人動了心,二人毅然決然站在了連若涵一方。

夏來夏去奉吳義東之命看守連若涵,其實只有夏來是吳義東的親兵,夏去卻是韓猛的親兵。二人一開始並不知道連若涵是何許人也,等連若涵說出她是夏祥即將過門的娘子時,二人喜不自禁!

夏來還好,忍住沒有流淚,夏去喜極而泣,足足哭了半天才平復了心情。

連若涵讓二人進了院子,又讓水清淺、月黃昏上了茶水,二人說起了和夏祥分開之後的事情。

“我先說,我先說……”夏來無比開心,二人入伍之後,一直在軍營之中,從來沒有走出過軍營半步,別說回不了幾十裡之外的家了,就連夏祥擔任了真定知縣都不得而知,現在突然有了夏祥的訊息不說,夏祥居然是堂堂的真定知縣,還有一個如花似玉的娘子,他比自己娶了娘子還高興。

“好,你先說就你先說,誰讓你先摔下了懸崖。”夏去白了夏來一眼,他也是樂開了花,夏祥就在離他十幾裡之遙的真定城當知縣,他居然一無所知,現在天下掉下個連妹妹,竟是夏祥定了終身的娘子,他終於可以不再擔驚受怕,不再總是害怕有一天會聽到夏祥死去的訊息。

“先從哪裡說起呢?”夏來搶了先說的機會,卻又不知道該怎麼說起了,他想了一想,“還是先從我掉下懸崖說起……當時我失足掉下了懸崖,以為自己活不成了。不料被樹枝攔了一下,沒摔死。不過也摔得挺疼,還滾出了幾十丈遠,昏迷了過去。等我醒來後,發現天亮了,周圍沒有一個人。我喊了幾聲,沒人回應,我一個人走了半天,又累又餓又渴,眼見就要支撐不住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商隊,他們救了我。”

“我恢復了力氣後想回去找大郎,商隊的領隊叫楊春,是一個慈眉善目的老人家,他說這一帶地勢險峻,人跡罕至,進去了就很難活著出來。我一想也是,從小在這一片長大,許多地方都沒有去過,聽說一進裡面就會迷路,還有豺狼虎豹。既然不能回去,又不能回家,就只好跟著楊老伯南下泉州,學做生意。”

“本來我跟隨楊老伯一路南下,過了邢州到了開封,又到了鄂州。楊老伯說,出了鄂州,再想回到靈壽就很難了。我還猶豫了一下,後來一想男兒就應該志在四方,就義無反顧地說我不回頭。誰知到了鄂州,得知當地急缺邢窯瓷器,楊老伯決定連夜返回邢州,不再南下泉州。我既然當了楊老伯的夥計,他去哪裡就跟到哪裡。”

“回到邢州,進了貨,正準備南下鄂州時,竟然遇到了夏去。”夏來朝夏去嘿嘿一笑,“也是我兄弟二人緣分深,不該分開。夏去當日掉下了懸崖,也是遇到一個車行,被車行的掌櫃龐永勝所救,他就跟龐老伯當夥計。不過他一心想入伍,就和龐老伯約法三章,他有入伍的機會時,就不再當學徒。龐老伯答應了他。說來慚愧,原本我是想入伍參軍,不知道為什麼遇到商行後,覺得做生意比入伍更好,就打消了入伍的念頭。”

“說來也是巧,救我的楊老伯的商行和救夏去的龐老伯的車行,有生意來往。楊老伯來邢州進貨,邢窯的瓷器就委託龐老闆的車行運送。我和夏去重逢後,夏去說他想去入伍參軍。龐老伯是個好人,不願意勉強夏去,就放夏去離開。夏去勸我和他一起入伍,還說男兒就應該報效國家,我說不過他,就同意了。龐老伯很是熱心地為我們介紹了一個人認識,在他的介紹下,我和夏去才加入了真定府駐地禁軍。”

“誰?”連若涵心中一動。

“李持李郎君。”夏來憨厚地笑了笑,“李郎君是個好人,原本真定府駐地禁軍不招募兵士,即使招募,也不直接從百姓中選拔。李持和龐老伯是莫逆之交,龐老伯介紹了我和夏去之後,他親自和吳指揮使推舉我二人。吳指揮使也覺得我二人不錯,就收在了身邊,當了他的親兵。後來有一次喝酒,吳指揮使和韓副指揮使吵架,吵得很厲害。後來吳指揮使又和韓副指揮使和好,還將夏去送與了韓副指揮使,夏去就成了韓副指揮使的親兵。”

連若涵心中更加肯定了一點,李持在為吳義東招兵買馬。之前聽過傳言,說是博陵崔家也在為吳義東招賢納士,也不知真假。不過從夏來的經歷可以看出,李持是親力親為在為招兵買馬一事奔波。再想到李持和鄭明睿的關係,以及李持的娘子是博陵崔家之女,不用說,太原李家和博陵崔家也站了星王的一方。

鄭明睿雖是滎陽鄭家之人,不過他另當別論。連若涵很是清楚鄭好的態度,表面上鄭好和星王並非同一陣營,其實鄭好並不傾向於任何一方,他只是根據自己喜好行事。

“入伍之後,就和外界斷了聯絡,完全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麼,連夏大郎當上了真定知縣都不知道,更不說他找了這麼一個美麗大方的娘子。”夏來說完了自己的經歷,嘿嘿笑了一起,轉身對夏去說道,“該你了,夏去。”

夏去不慌不忙地說道:“其實我的經歷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就是掉下懸崖後,大難不死,遇到了龐老伯。本來也是想跟著龐老伯走南闖北一番,不想在邢州遇到了夏來。又無意中聽到龐老伯說他認識禁軍的人,我就動了入伍的心思。然後就勸說夏來和我一起入伍,再後來,就一直在軍營呆到現在。原本想混個一官半職,誰知道連九品武官都沒當上,比夏大郎的七品知縣差得太遠了。”

“眼下你們正有一個立大功的機會。”連若涵聽夏祥說過夏來夏去無數次,知道二人值得信賴和託付,也就不再繞彎,直截了當地說道,“只要你們幫我,讓我和韓猛見上一面,你們很快就可以見到夏縣尊,還可以當上七品武官。”

夏來和夏去交換了一下眼神,二人心意相通,夏來說道:“連娘子太小瞧我兄弟二人了,若是為了升官,我二人斷然不會幫你。但若是為了夏大郎,哪怕是刀山火海,我二人也不會皺一下眉頭。”

夏去笑道:“十二郎的話雖然粗俗了些,不過卻是大實話。連娘子,就憑我二人和夏大郎的交情,只要能救你出去,什麼事情都好說。”

水清淺還好,月黃昏卻是大吃一驚,變了臉色:“不行,萬萬不行。真要放走連娘子,我們就會沒命了。”

“不會,不要擔心。”夏來和顏悅色地一笑,“月黃昏娘子多慮了,軍營之中雖是吳指揮使最大,但韓副指揮使和吳指揮使一向面和心不和。韓副指揮使為人剛正,不會和吳指揮使沆瀣一氣。”

“可是、可是誰不知道韓副指揮使對朱一姐言聽計從?朱一姐又一向聽從吳指揮使的命令,韓副指揮雖然剛正,卻還是英雄難過美人關。”月黃昏想得挺多,她憂心忡忡地看向了水清淺,想要得到水清淺的支援,水清淺卻低頭不語,她搖了搖頭,“我是怕連娘子和韓副指揮使一見面,吳指揮使就會知道,就麻煩了。”

“不會,韓猛見到我後,就不會再對朱一姐言聽計從。”連若涵從容一笑,站了起來,“月黃昏、水清淺,你二人可知吳義東私買軍糧私招兵士,已經有了謀反之心。皇上即將南巡真定,到時查實了吳義東的罪行,吳義東死有餘辜也就算了,還會連累你們也會被誅連,你們何其無辜,因吳義東而死,太可惜了。而且還落一個千古罵名,就連你們的父母和家人,也會被流放三千里,死在異地他鄉……”

月黃昏還在遲疑,水清淺卻大驚失色,忙跪倒在地:“奴婢不知道吳義東有謀反之心,奴婢願意追隨連娘子。”

月黃昏見狀,也不再猶豫了,她心裡清楚,事已至此,只能選擇一方,否則就是死路一條:“奴婢也願意誓死追隨連娘子。”

連若涵點頭一笑,伸手扶起二人:“你二人和我相識於危難之時,是患難之交,我以後一定不會虧待你二人。”

“還有我兄弟二人……”夏去拍著胸膛笑道,“連娘子能得夏大郎喜歡,也是難得。大郎聰明過人,機智過人,才貌過人,連娘子有福了。”

連若涵不服氣地哼了一聲:“為何不說他有福了?我也是聰明過人機智過人才貌過人的娘子。”

“連娘子是奴婢見過的最好看的娘子。”水清淺此時心裡已然認了連若涵為主了。

月黃昏的心思卻不在奉迎之上,她機警地跑到門口朝外面張望了一番,回來說道:“此時正是飯時,七品以上的武官都在吃飯,正是和韓副指揮使見面的最好時機。”

大夏以前,一日二食,早中各一次,過午不食的傳承一直延續到大夏。大夏立國之後,國力漸盛,一名農戶一年可以出產四千餘斤糧食,糧食的增產提供了一日三餐的可能,再者大夏不設宵禁,許多大城夜不閉市,過午不食的傳承到了大夏就逐漸名存實亡了。

不過也有一些勞苦人家為了節食,依然不吃晚飯。軍營之中,由於是嚴格按照人頭分配軍糧,中下層兵士也保持了一日二食,只有七品以上的武官,可以一日三餐。

所以晚飯之時,軍營之中,武官們吃飯之時,不吃晚飯的兵士可以乘機偷懶休息。

連若涵看向了夏來夏去,二人會意,夏去說道:“我是韓副指揮使的親兵,我去比較合適。”

月黃昏自告奮勇要陪夏去一同前去,二人出了院門,一前一後前往韓猛的院子。韓猛的院子就在右側,二人並未引起別人注意,就推開了韓猛的院門。

韓猛的院子比起吳義東的院子小了一些,卻佈置得更雅緻更有意境,不像吳義東的院子除了寬敞之外,並無彰顯主人品味之處。院子裡假山池塘亭子一應俱全,更讓人意外的是,院子的正中還有一處土丘。

且明顯是人工後加的土丘。

土丘雖不高,也有三丈以上,下粗上細,猶如一座塔平地而起。土丘上面站有一人,左手雙指併攏,遙指遠處,右手持劍,劍尖晃動,在燈光下閃動寒光。

夏去是韓猛的親兵,出入韓猛的院子無人阻攔,他朝土丘上面舞劍之人抱拳一禮:“韓指揮使,小人有事求見。”

韓猛並未理會夏去,兀自舞動手中長劍。他的劍法一招一勢都呼呼生風,明顯是大開大合的風格。大開大合之中,隱約可見一些大巧若拙的痕跡。尤其是他手中長劍長約四尺,劍柄長有一尺,雙手握劍之時,砍削刺挑,依稀可見陌刀的招式。

大唐一朝,陌刀風行一時,《唐六典》卷十六即載:“刀之式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障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斬馬,刀重十五斤,又名砍刀,長七尺,刃長三尺,柄長四尺,下用鐵鑽。馬步水路鹹可用。力士持之,以腰力旋斬擋者皆為齏粉……”多為對騎兵作戰使用,威力巨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花團錦簇

貢茶

直播碾壓輪迴世界

風花雪月白

豪門女主的冤種姐姐不幹了

韓朵朵

霸總你的貓又丟了

花落青青

棋祖

蒼天白鶴

夫人有新歡了,霍總全球追妻

日進鬥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