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朝鮮戰爭 1592(上) 第十三章 戰與和,帝國最後的榮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馬伯庸,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於朝鮮國王李昖來說,壬辰年的整個七月,他過得非常鬱悶。

他先連續接到了兩個好訊息。一個是七月八日發生的梨峙之戰,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軍官權僳在全羅道的梨峙伏擊了日軍第六軍團,把安國寺惠瓊打敗,逼退了小早川隆景。

然後就是七月八日至十日發生的閒山島、安骨浦海戰,李舜臣把日本水軍殺得人仰馬翻。

算起來,權僳還應該是李舜臣的大恩人。李舜臣在海上所向披靡,但他最怕的,就是日軍佔領全羅道,從陸上攻擊麗水港。小早川隆景一直處心積慮要控制全羅道,但這個戰略企圖在高敬命、權僳等人的拼死抵抗下失敗了。虧得這些人的奮戰,李舜臣才得以安心水戰,不必顧慮補給與後方安全。

兩個好訊息讓朝廷一片樂觀情緒,他們一直催促明軍進擊,部分原因也是被這些勝仗所鼓舞。

很快李昖就笑不出來了。因為他又接到了兩個壞訊息。

第一個壞訊息,是七月十七日祖承訓率領的明軍在進攻平壤城時遭遇伏擊,大敗而歸,很快撤回國內。

另外一個壞訊息,則來自於咸鏡道。

幾乎在平壤之戰的同時,在遙遠的咸鏡道也爆發了一場決戰。決戰的攻方是一路向北突擊的加藤清正第二兵團,守方是咸鏡道兵使韓克誠與他的六鎮騎兵。

小西行長在平壤休息的時候,加藤清正絲毫沒有放鬆。他一路突飛猛進,沿著咸鏡道往北打,一路打垮了無數朝鮮守軍,捉了無數高階官員。第二軍團一直打到吉州附近,終於遭遇了朝鮮最精銳的咸鏡騎兵。

這些騎兵常年在北地與女真人交戰,弓馬嫻熟,戰鬥力是朝鮮軍中最強大的。

七月十八日,雙方在吉州海汀倉附近正面發生碰撞。甫一開戰,朝鮮騎兵們祭出蒙古式的打法,分成無數小分隊,一邊賓士一邊射箭。海汀倉附近的開闊地為騎兵提供了足夠的運動空間,把騎射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加藤清正居然抵擋不住,只得撤入了海汀倉內。

鐵炮兵最擅守備,加藤清正把海汀倉內的糧食袋子都搬出來,堆成掩體,拼死據守。朝鮮騎兵強攻了一陣,死傷慘重,遂暫時退軍。加藤清正不顧疲勞,身率主力乘夜偷襲,韓克誠大敗。他這一敗不要緊,日軍趁機佔領鏡城,令咸鏡北道門戶大開,然後在七月二十三日抵達會寧。

無巧不巧,會寧城這時出了一個大朝奸鞠景仁,主動開啟城門,送了加藤清正兩份厚禮:臨海君與順和君兩位朝鮮王子。

這兩個倒黴蛋本來是執行父親“不能把雞蛋裝一個籃子”的分朝之議,各帶一批大臣去各地籌勤王之師的,沒想到籃子沒壞,自己這兩隻雞蛋,倒先掉出了。

再落魄的王子,那也是王子。他們的身份,對以後在朝鮮建立傀儡政權很有用處。加藤清正把兩位王子好生招待了一番,送去了漢城,他率軍繼續往北打。可會寧已經是朝鮮的最北邊,會寧過去是圖們江,過了江便是名義上的大明領土了。加藤清正打的主意,正是要入侵大明,建立比小西行長更矚目的功勳。

第二軍團一部在加藤清正的帶領下越過圖們江,迎面遭遇了女真烏拉部一部,還發生了軍事衝突。他很可能遭遇的是日後跟努爾哈赤稱兄道弟又反目成仇的烏拉貴族布穀泰。

衝突的勝利者是加藤清正——至少他自己是如此宣稱的——他宣稱斬殺八千餘級,還攻破了烏拉部的都城。沒人能解釋他如何在一天時間裡在地廣人稀的遼東地區取得這麼輝煌的戰績,也沒人能解釋他在取得如此大勝後,為何不進反退,急匆匆地從遼東返回咸鏡道,並且一路南撤到安邊。這裡已經是咸鏡道的最南端,幾乎進入毛利吉成的防區。

這兩個好訊息與兩個壞訊息讓李昖坐臥不安,失去了對局勢的冷靜判斷。他在慌亂之中,忽然想到了黃應陽之前兩次來訪時說的話:“要打倭寇,還得靠我們浙兵才行!”

這句話給李昖帶來了新的勇氣,他派了能說會道的洪秀彥再次前往九連城,請求楊紹勳稟明朝廷,調派南方炮手前來支援。

對此,楊紹勳的回答是:“你們甭擔心了。後續來援的兵馬已經到了。”

此時大明的第二波援軍已經在路上了。具體的部署是:遼東遊擊張奇功率領一千人進駐義州,五百人留守九連城,馬頭山江沿臺、湯站、鳳凰城、寬奠等中朝邊境要鎮,也進駐了四千五百人。另外,朝鮮人盼望已久的南兵炮手,大明派遣了三千人,都是戚繼光一手帶出來的精銳部隊,由戚家軍老部下吳惟忠、駱尚志帶領。前鋒五百人已經抵達了湯站。

這一波援軍,先期抵達者六千人,而總數則達到了九千人,一時聲勢無比煊赫。

朝鮮君臣對遼東兵已經失望了,只盼望著南兵炮手過來。駱尚志的南兵抵達湯站以後,尹鬥壽特意跑過去看了一眼,回來喜孜孜地把國王和其他大臣叫過去,神秘地說:“黃應陽老兄說的對!南兵太牛逼啦。我看了他們的操練,不比倭寇差!”

他這麼一說,把所有人都激動壞了,紛紛七嘴八舌出主意。有的說不行咱們就單幹,只調這三千炮手過來,與朝鮮軍配合,遼東軍就免了;有的提議聽說南兵喜歡喝酒,應該撥出一批糧食釀酒,放在沿途驛站招待天兵。

這些南兵追星族們被煽動得熱情高漲,當初與黃應陽關係最好的李幼澄按捺不住了,特意也跑過去看了一圈。他回來大肆渲染,說南軍太神奇了,個個都扛著鳥銃,裝備比日本先進,精神面貌比遼東兵、薊州兵都好。他還特意講了個故事,說南軍渡江根本不用船,直接扛著武器和行李游過去,能搞武裝泅渡。

“好神奇啊!”朝鮮君臣異口同聲地感慨道。

期待歸期待,若是人家不過來幫忙,一切都是扯淡。讓朝鮮追星族們鬱悶的是,包括三千南兵炮手在內的第二波部隊,走到鴨綠江畔就不動了。

洪秀彥來催促進兵,楊紹勳推託說你們那邊糧草不濟,大軍過去也是捱餓;洪秀彥說我們糧草備足了,楊紹勳推脫說明軍停留在遼東境內,飯我們自己管,給你們減少點負擔;洪秀彥說可以先派一小部分南兵入朝,楊紹勳說現在是雨季不好走,等秋天再說吧;最後洪秀彥沒招了,哭著說日本人就要打過來了,楊紹勳寬慰說鴨綠江很窄,萬一有軍情,一天就能渡江赴援。

總之說一千,道一萬,明軍就是不挪地方。

朝鮮人腦筋直,一波波的使者去找楊紹勳,找不著楊紹勳就找佟養正,搞得兩個人煩不勝煩。最後楊紹勳被逼急了,吼了一聲:我們打算出兵十萬,大軍齊聚就可以開戰了!

這下朝鮮使者被嚇著了。十萬人啊,朝鮮怎麼著都供養不起,當下什麼話也沒說,直接回去了。

楊紹勳大喜,心說朝鮮人這下肯定縮回去了,可以安穩了。沒想到才安靜了兩天,朝鮮人又過來了,小聲問:“你們輪流入境作戰行不?”

楊紹勳大喊一聲,倒地不起。

其實呢,只要朝鮮君臣心思能細緻點,就能從明軍抵達時間裡磋磨出隱藏的味道。

祖承訓兵敗平壤城是在七月十七日,朝鮮人正式提出請大明南兵是在七月二十七日。洪秀彥去找楊紹勳求援是七月三十日,這個時候楊紹勳居然已經給了一個明確的援軍兵力部署計劃,甚至連朝鮮人要求的南兵都準備好了。

三天時間,要完成這樣一個重大決策並付諸執行,而且涉及到的部隊還隸屬於各地不同的防區,這是絕無可能的。事實上,這些部隊早在六月二十日便已經在薊州集結完畢,也就是在祖承訓入朝後不久,他們已經從薊州防區開拔,朝著鴨綠江開來。

難道石星是個未卜先知的活神仙,事先料定祖承訓必敗,這才伏有後手?

顯然不是。仔細研究這兩波援軍的先後抵達時間,相當有節奏感。祖承訓六月十五日渡江,進抵平壤又敗退回來;他前腳剛返回遼東,後腳明軍第二波援軍張奇功、駱尚志部就到了鴨綠江,時間大約是七月三十日。

這說明決策者在制定計劃的時候,充分考慮到了各種情況——祖承訓進入朝鮮後,按最糟糕的局勢估計,最快也要一個半月時間才能敗退回遼東。因此第二波援軍的出發日期,就是踩著這個時間點來算,兩者銜接得非常緊密——這樣一來,即使祖承訓敗退,後軍也可以及時進駐到鴨綠江畔,擺出隨時入朝的態勢,保護王室安全。

這麼周密的計劃,絕不是一時的心血來潮。第二波援軍的兵力來自遼東、宣大兩個軍區,只有北京兵部才有資格作出這種部署。而石星自己絕沒有這種魄力,他的上司趙志皋也沒有,唯一可以這麼幹、敢這麼幹的,只有萬曆皇帝本人。這說明萬曆早就處心積慮,要在朝鮮的土地上把這場戰爭打下去。

可是,既然已經決心開戰,為何明軍要停在鴨綠江畔不肯前進呢?

有兩個原因讓大明暫時不能全力出手。

第一個原因,還是寧夏之亂。

現在正是平亂的關鍵時刻,寧夏城圍攻戰打的如火如荼。萬曆一朝精通兵略的名臣名將,幾乎都聚集在城下:葉夢熊、梅國楨、還有著名的“東李西麻”李如松、麻貴等等。在他們的身後,是來自半個中國的數萬大軍。在更遠的地方,整個西北都被動員起來,幾十萬民夫如流水一般地行進著,無數糧餉從各地匯聚至寧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離婚後冷豔女總裁住進了我家

若虛

我在貴族學院女扮男裝的那些年

竹外疏狂

偷摘小茉莉+番外

小舟遙遙

一渣到底[快穿]

逍夜

被抓後渣攻找我算賬了

卷柴

末世榮耀覺醒,開局八卦鎧甲

金魚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