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朝鮮戰爭 1592(下) 第九章 東亞第一騙局(上),帝國最後的榮耀:大明1592抗日援朝,馬伯庸,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內藤如安在北京受到了熱烈歡迎,這是幾十年來第一位以正式使節身份抵達京城的日本人。石星和主和派的官員都把他當成了和平天使,希望他的到來能夠為兩國和談帶來一絲曙光。為此,朝廷還特意恩准,允許內藤如安過城樓的時候可以不下馬——這已經是王公級別的待遇了。

內藤如安被安置在朝陽門外的成國公莊居住,沈惟敬陪他一起住。這裡本是靖難大將、成國公朱能在北京的宅子,八世孫朱世楨早在萬曆十四年自殺身亡,目前還沒人襲爵,莊子也空著,正好便宜了這個日本人。

盤桓數日,到了十二月十一日,內藤如安終於在午門樓見到了大明最高的統治者萬曆皇帝。

萬曆皇帝以會見朝鮮、琉球使臣的禮儀接待內藤如安,排場極大,百官陪班,數百餘名盔明甲亮的大漢將軍林立兩側。內藤如安哪裡見過這種氣勢,嚇得兩股戰戰,一叩到底,表現得極其恭順,如同一隻見了獅子的綿羊,乖乖奉上了偽造的關白降表。萬曆展卷一讀,不禁微微點頭。

這降表的語氣低三下四、戰戰兢兢,一副唯恐惹怒大明的神態。這讓萬曆很是滿意。皇帝嘛,金銀珠寶都不缺,要的就是一個面子。現在既然日本關白把面子送過來了,萬曆自然是龍顏大悅。

趁著高興勁兒,萬曆問了內藤如安幾個問題,諸如“秀吉為何侵略朝鮮”、“戰敗以後為何賴在朝鮮不走”之類的問題。內藤如安的回答也是老生常談,無非“朝鮮阻擋我國進貢之路”、“乞待上朝封賞”之類。這些話題前幾個月朝廷都吵爛了,沒什麼新鮮的。

萬曆發話了:“讓兵部派個人去釜山告訴小西行長,朝鮮不能留兵,當地築的城堡一律燒燬。”內藤如安跪在地上,指天發誓,信誓旦旦地表示一定會順從上朝意願,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萬曆大喜,指示說“如果你們能這麼聽話,那麼萬事好商量,具體細則去跟石星他們研究一下吧。”

覲見沒多長時間就結束了,皇帝只需要表明個政治態度,具體細節還得讓底下的人商議。內藤如安見完萬曆,在二十日前往左闕門附近的辦公室。在那裡,石星和趙志皋、吏部尚書孫丕揚有關部門的大臣向內藤如安正式提出了大明的三個條件:

一, 所有日本人都回日本。

二, 封秀吉為日本國王,通貢則不許。

三, 發誓再不許侵犯朝鮮。

相比起秀吉提出來的那狂妄的“秀七點”來說,萬曆皇帝已經是相當大度了,既沒提懲罰,也不提賠償,只要你恢復到戰前狀態,咱們這事就算了了。

如果你說話不算話,那也沒關係。萬曆早已經劃出了底線:“既定釜倭報退,則前局可完;如既封而倭不肯即行,或別有要求,則無再複議一意戰守。”意思很明確,你這回要是老老實實退了,那麼封事如常;如果你還唧唧歪歪,那咱們就戰場見!

對於這三點要求,內藤如安磕巴都沒打一個就接受了,於是雙方皆大歡喜。

接下來石星又拉著內藤如安閒聊了一會兒,內藤如安有問必答,乖順得很,只可惜他滿嘴胡柴,明擺著就是欺負大明這些當官的,沒人瞭解日本。

《兩朝平攘錄》裡對這一段記載的很詳細,特別可樂。

石星問內藤如安:“秀吉既然已經統一了日本,幹嘛不自己稱王,要千里迢迢來大明請封?”

內藤如安:“秀吉看到朝鮮有封號,人心安服,很羨慕,也要討一個。”

石星:“你們日本我聽說有個天皇,又有一個國王,兩者是一回事麼?”

內藤如安:“是啊是啊,都是一回事。可惜天皇已經被織田信長殺了……”

聽聽,這都怎麼鬼話。

且說內藤如安被打發回家了,朝廷的方針也確定了,一群朝臣開始七嘴八舌地亂出主意。有的建議發起浙閩南直廣東四省水軍,直接打到日本,搗入倭寇巢穴;有人建議派能言善辯之士,去遊說日本其他軍閥討伐秀吉;還有人不知從哪裡聽說加藤清正與關白不合,可以行離間之計。總之靠譜兒不靠譜兒的提議,一時俱現,煞是熱鬧。

石星對這些提議一概不理,專心和禮部的官員籌備日本封事。恰好這時候前線回報,說有熊川島的三十六條倭船已經返回日本,石星拍腿大喜,說這回和談肯定沒錯了。

石星有信心,是因為他相信日本人這次是真心議和。可他越有信心,有人就越沒信心……

這個沒信心的傢伙,就是一手炮製了關白降表的沈惟敬。

沈惟敬聽到大明決定冊封日本國王的訊息,先長舒了一口氣,又長嘆了一口氣。

舒氣是因為總算把大明朝廷給糊弄住了,嘆氣是因為接下來還得跟小西行長合計怎麼去糊弄秀吉。這個膽大包天的傢伙,現在已經把東亞兩個大國都騙了,已是騎虎難下,只能繼續把謊話編下去。

這個國際玩笑越吹越大,越吹越心虛,可又不能不吹。沈惟敬知道,如果他對石星說出實話,恐怕連大門都邁不出去就被砍死了。

怎麼辦?硬著頭皮繼續騙唄!

萬曆二十三年一月三十日,大明朝廷的冊封團正式成立,以臨淮侯李宗誠為正使,左軍都督府署都督僉事楊方亨為副使,帶著沈惟敬、內藤如安與給秀吉的日本國王金印離開北京,前往日本。

李宗誠是開國元勳李文忠的後人,典型的紈絝子弟,派他出使,主要是看在他爹李言恭的面子上,可以積累點政治資本——萬曆也罷,石星也罷,都認為這是一趟美差,沒什麼危險,可以拿來送個人情。

冊封使團最先抵達釜山的,是兵部和司僕室的兩名官員,他們二月份到了釜山,通知小西行長大明冊封使已經出發,讓日軍趕緊撤軍,只留三百人在對馬島候旨。

小西行長與麾下諸將對這個喜訊反響強烈,歡呼雀躍。那兩位官員一看,看來日本人是真打算退兵了,便回去寫了封報告,極言日軍將兵厭戰思歸,他們唯獨忘了數數釜山港的船到底少沒少。

冊封使團接到官員報告以後,愈加放心,這才慢吞吞地打點行裝,開始從北京進發,經遼東、朝鮮前往日本。

這個冊封使團代表了天朝的臉面,帶的儀仗又多,行進速度相當地慢。沈惟敬在隊伍裡實在是耐不住內心煎熬,他必須得先跟小西行長通通氣,討論一下怎麼應付冊封使團與秀吉。

於是他跟李宗誠和楊方亨說我先走一步,看看日本人準備的怎麼樣了。李、楊二人對日本毫無概念,看到沈惟敬這麼忠勤,欣然允准。

四月十九日,沈惟敬先期抵達了釜山,遠遠地看到一個大明官員在營口等候,大惑不解,待走近了一看,才發現居然是小西行長。原來這位爺聽說自己被授了一個指揮的銜,派人訂做了一套大明官服,沐猴而冠,喜滋滋地換上衣服來跟沈惟敬同殿為臣呢。

沈惟敬氣壞了,都什麼時候了你還搞這麼一出。他身旁還有一個朝鮮官員黃慎跟著,不好多說什麼,只得裝模作樣地跟小西和玄蘇和尚吃了一頓飯,然後找了個機會兩人單獨對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醫嬌妻有空間/醫色撩香:六零嬌妻有空間

花未老

官場:從抓捕悍匪榮立一等功開始

火神廟

重生:大明星愛上我

萬劍山宗主

救贖偏執主角後[穿書]

醉又何妨

我只想安靜的宅在家

虎三石

官仙

陳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