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伯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白帝城之夜 附 記,三國配角演義,馬伯庸,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h4 >劉備子嗣考略</h4>

在官方記錄裡,劉備一共有四個兒子:義子劉(寇)封,長子劉禪,以及劉禪的兩個弟弟劉永、劉理。劉封是認養的寇家子弟,劉禪是甘皇后生的,劉永、劉理的生母則不明。

在《蜀書·劉禪傳》下,裴松之附了一條引自《魏略》的八卦:

初備在小沛,不意曹公卒至,遑遽棄家屬,後奔荊州。禪時年數歲,竄匿,隨人西入漢中,為人所賣。及建安十六年,關中破亂,扶風人劉括避亂入漢中,買得禪,問知其良家子,遂養為子,與娶婦,生一子。初禪與備相失時,識其父字玄德。比舍人有姓簡者,及備得益州而簡為將軍,備遣簡到漢中,舍都邸。禪乃詣簡,簡相檢訊,事皆符驗。簡喜,以語張魯,魯(乃)洗沐送詣益州,備乃立以為太子。

簡單來說,這條記錄是說劉禪在小沛被劉備遺棄,然後逃到了漢中被人當成奴隸給賣了。一直到了建安十六年,他才被一個叫劉括的人收為義子,娶妻生子。後來劉備得了益州以後,麾下有一個姓簡的將軍來漢中拜訪張魯,碰到劉禪,發現他還記得自己父親字玄德。詳細查問之下,簡將軍確定他就是劉備失散多年的兒子。張魯連忙給送回益州,劉備立為太子。

裴松之這個人挺有意思的。他給《三國志》做注,加入了大量亂七八糟的史料,然後再一一批駁證明是假的,不知道他到底是圖個什麼……總之,裴松之引完這段故事以後,自己又在後面批駁考據,說劉禪生於荊州,不可能在徐州被遺棄,時間對不上,可見《魏略》這段記錄是胡說。

那麼,這個流落漢中的“劉禪”有沒有可能確是其人,只是名字寫錯了?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要先搞清楚一個事實:劉備除了禪、永、理之外,還有沒有親生兒子。

答案是:有。

《先主傳》裡記載“布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海西”。這是在建安元年發生的事情,可見那時候劉備已經有了妻子、兒子,而且這個“子”肯定不是劉禪。

很快劉備和呂布講和,呂布把他老婆孩子又送還回來。但這兩位梟雄不久便第二次翻臉,高順“復虜先主妻、子送布”。一直等到曹操出手打敗呂布,才把劉備妻、子交還給他。等到了建安五年,劉備偷偷離開許都襲擊徐州,斬殺了守將車胄。曹操從官渡回軍,把劉備打跑,“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禽關羽以歸”。

《三國演義》裡把這一段演繹成關羽降漢不降曹,千里走單騎把兩位嫂嫂送回劉備身邊。而在史書裡,卻沒有關於曹操把劉備“妻、子”送還的記錄。關羽在向張遼坦白自己歸還劉備的決心時,慷慨激昂,真情流露,卻半句不提兩位嫂嫂,這是很奇怪的事。關羽離開曹操是高舉著大義名分的,護嫂歸兄是一個辭行的絕佳藉口,他為何不利用呢?

在《甘皇后傳》裡,提到過“先主甘皇后,沛人也。先主臨豫州,住小沛,納以為妾。先主數喪嫡室,常攝內事”。也就是說,劉禪的生母甘夫人本來是劉備的妾,其上有正妻。一直到劉備“數喪嫡室”,她才升到正妻的位子。

再聯想關羽在曹營隻字不提兄嫂的境況,可以得出一個結論:劉備的這位正妻,很可能被曹操抓走不久就去世了。想想看,一個柔弱女子,先後被丈夫遺棄三回,被亂兵擒住三次,這麼折騰之下,驚懼而死也不是不可能。

曹操擒的是妻、子,妻死了,那麼子在哪裡?

《魏略》裡的那條記載寫得很清楚,說“劉禪”是曹公襲擊徐州時被劉備遺棄的。這個被錯寫成“劉禪”的人,應該就是這一次“虜先主妻、子”中的那位“子”。換句話說,這位“劉禪”,才是劉備嫡妻所生的嫡子,若論起繼承順位來,比劉禪要高出很多——只要他還活著。

這位劉備嫡長子的母親在曹營亡故,而他則趁亂脫離了曹操的掌握,跑去了局勢相對平靜安全的漢中。在渡過艱苦的十幾年平民生活後,終於迴歸父親懷抱。

那個撿回劉禪大哥的傢伙,《魏略》裡記載說是一個劉備麾下姓簡的將軍。劉備部屬裡姓簡而又有將軍頭銜的,只有一個昭德將軍簡雍。

簡雍是劉備的老鄉,從劉備起事就跟著混,一直混到劉備去世,論起資歷來很少有人能比得過他。不過這個人的才能有限,和糜竺、孫乾一起,只算是劉備的“談客”,連參謀都算不上。劉備把他們幾個當成老朋友優容養著,但不予重用,法正、龐統、諸葛亮等人後來居上,穩穩壓過這些老臣一頭。簡雍唯一立過的功勞,就是在成都圍城之時隻身進去,勸降了劉璋。

而劉備得了益州以後,給他的獎賞卻只是一個雜號將軍,比糜竺的安漢將軍低一等,與孫乾的秉忠將軍同級。具體的職責呢?在別人身兼數職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簡雍的職責卻是“優遊風議”,意思是別人幹活你旁邊看著就行,完全是離休老幹部的待遇。

史書說簡雍這個人“簡傲跌宕,在先主坐席,猶箕踞傾倚,威儀不肅,自縱適;諸葛亮已下則獨擅一榻,項枕臥語,無所為屈”。可見這個人心中是有傲氣的,對自己的待遇很是不滿,所以無論是在劉備面前還是其他人面前,他都擺出一副高調放蕩的姿態,來消解自己心中的不平衡。

《三國志》裡說簡雍是個滑稽的人,還記下他的一個笑話。我覺得這不是他的本性,只是他對仕途失望的一種表現罷了。“跌宕”兩個字,很精確地描繪出這個看似滑稽幽默、實則滿腔鬱悶的人的心理狀態。他時而倨傲,時而滑稽賣萌,心情起起落落,正是因為無處抒發之故。

理解了簡雍的這種處境,也就明白為何簡雍在漢中要認領劉禪的大哥並送回漢中了。

作為一直追隨劉備左右的部屬,簡雍當年肯定見過劉禪的大哥。這次在漢中無意中發現他的下落,簡雍想來是欣喜若狂——為劉備找回失散多年的嫡長子,這該是多麼大的一份功勞呀。主公一定會因此而褒獎我吧?

可他的才能畢竟平庸,行事也欠缺考慮。

當劉備見到這位流落多年的兒子時,他會是什麼反應?

當已經被確定為繼承人的劉禪見到自己的大哥時,又會是怎樣的心情?

沒人知道,但我們可以約略推測得出來,那絕不會是兄弟相認抱頭痛哭的感人情景。論起血統,他比劉禪更合法統;論起經歷,他比劉禪遭遇更豐富;論智力,比劉禪還低也不太容易……所以他真要動了爭奪嗣位的心思,劉禪還真拿他沒辦法,劉備處理起來也很棘手。

關係到皇位更迭,自古以來沒人會溫良恭儉讓。劉備、劉禪父子非但不會高興,反而只會覺得這個憑空出現的傢伙實在是多餘,簡雍實在是多事。何況劉禪身後已經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他們在劉禪身上的投資很大,絕不會容許出現一個意外變數。

於是,這位劉禪大哥迴歸益州以後,再也沒了半點訊息,什麼記錄都沒有,徹底湮滅無聞。他遭遇了什麼,誰也不知道。而一心把他迎回益州的簡雍,結局也特別離奇——這麼一位耆宿老臣的結局,在史書里居然什麼也沒寫。

《簡雍傳》只有短短几百字,分為三部分:一是簡要回顧他早年生平;二是描述他的古怪性格;三是寫了一則世說新語式的佚事,然後戛然而止。他什麼時候死、怎麼死的、是否有子嗣,完全沒有提及。

《三國志》對於傳主的生卒年都會盡量記下來,還要寫明子嗣繼統,再簡略,也會寫一個“卒”字。簡雍是劉備麾下的重要臣子,是有資格入史傳的人物,而且他一直活到蜀漢建國後,晚年生活穩定,局勢平靜,沒發生任何大的動盪。這樣一個人,為何連結局都沒記下來?

究竟是沒有結局,還是說他有一個結局但蜀漢官方諱莫如深不敢公開?從簡雍的傳記裡我們可以模模糊糊地感覺到,傳記裡最後截止的時間,恰好是劉備得益州之後不久,在這之後就沒有記載了——而這恰好是他迎回劉禪大哥的時間。

再回想起陳壽評價諸葛亮“國不置史,註記無官”,這其中的奧妙,就是後人難以索解的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於新世界高舉龍旗

豬心蝦仁

和逆徒隱婚後我紅了

廢品回收

首富前妻瞭解一下

大河自西

天真

南書百城

唯有套路得人心

霧十

逍遙山村神醫

彬彬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