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有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清穿之大齡寵妃 第141節,清穿之大齡寵妃,天行有道,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再看皇帝臉色,鬱宛反而不確定了,這人是嫌她不夠有獨佔欲、太識大體?

什麼偶像劇情節!鬱宛訕訕道:“萬歲爺若實在體恤臣妾,為臣妾特殊,等秋獮歸來帶臣妾去一趟南海子就是了,不必為了秋獮多生是非。”

到底南苑才是他們的金窩,或者說淫窩——鬱宛能想起來都是些胡天胡地的事,畢竟地廣人稀,太適合那啥了。

乾隆:……

雖則鬱宛已儘量表現得寬宏豁達,可等秋獮的名單下來,還是叫人跌破眼睛。

那上頭白紙黑字真就只勾了她一個。

當然,並非乾隆爺叛逆獨行,非得為她跟全後宮對著幹,實在是也沒幾個合適的。魏佳氏又懷孕了——鬱宛真懷疑這位娘娘的肚子是個異次元空間,能塞下源源不絕的孩子——才一個月不到,自然得留在宮中養胎。

慶貴妃跟她的魏姐姐難捨難分,非常乾脆地踢了皇帝,餘下的容妃犯了咳疾,舒妃不得君心,愉妃得幫著料理宮務,而作為蒙古出身又對秋獮渴盼已久的穎妃,卻無巧不巧吃壞了肚子——就知道不該覬覦皇帝送來的那簍螃蟹,可萬歲爺難得表示一回體貼,她總不能不笑納。

考慮到馬車上行動不便,未免香飄萬里,她只得忍痛回絕邀請。

那就只剩下惇嬪了,她倒是摩拳擦掌,想跟鬱宛小試牛刀,可偏偏皇貴妃一道諭旨將她留了下來,讓她服侍自己安胎。

惇嬪暫時還不敢得罪魏佳氏,雖然暗恨這人沒眼色,可也只能勉為其難搬去永壽宮中。她清楚自己能得寵少不了魏佳氏助力,至少在她成功懷上皇嗣之前,她還不能跟魏佳氏翻臉,當然魏佳氏這麼能生也讓她有點眼氣,只能詛咒皇貴妃再生個公主,若是個阿哥,就請跟十六阿哥一樣早死好了。

魏佳氏的舉動雖然出乎意料,但鬱宛也不以為怪,以前她就用這招對付過戴佳氏,如今不過故技重施而已。

但此舉究竟幫忙還是添亂卻很難說,想來惇嬪對自個兒的恨意該更上一層樓了——鬱宛也能理解,站在皇貴妃的角度,自然是底下人鬥得越激烈越好,如此,她的地位才會固若金湯。魏佳氏的權術,倒像是最得乾隆真傳。

鬱宛並不在意,她是個樂天安命的性子,但別人真要撩架她也不介意揎拳擄袖拼上一場。某位偉人說得好,與人鬥其樂無窮,只當給平淡的生活加點佐料罷了。

這廂皇帝一家三口其樂融融坐上離宮的車馬,那廂惇嬪看著眼中出火,皇帝不見得因為皇貴妃一句話就把她留下,多半還是那蒙古妖女又進了些旁的讒言,雙管齊下,萬歲爺才問都不問就揚長離開。

再看一旁忙忙碌碌的慶貴妃,惇嬪忍不住對她道:“嬪妾真是替娘娘不值,一樣是貴妃,萬歲爺就只帶豫貴妃到木蘭圍場去,把娘娘您置於何地?”

慶貴妃一聽就知道是個腦子不好的,挑撥離間都用到她這兒來了,遂懶洋洋道:“妹妹可知皇貴妃為何召你過來?”

惇嬪似謙遜又似驕傲,“自然是娘娘有用得著我的地方。”

慶貴妃哂笑,“錯,只是不想你壞了萬歲爺的好事罷了。”

好不容易能清清靜靜走一回,誰願意把那些不相干的人帶上,尤其這惇嬪又是個分外聒噪的,聽說上回秋獮還吵得皇帝腦仁疼——萬歲爺若還帶上她,那才是自討苦吃呢。

看對方還是一副不相信的樣子,慶貴妃也懶得多做解釋,讓她去廚房看著正在煎煮的安胎藥。

惇嬪想多討好皇貴妃,再說皇貴妃召她來不是陪著說話的麼,怕孕中寂寞而已,難道還真打算叫她幹活?她可受不了那股煙熏火燎的氣味。

慶貴妃:……沒救了。

第186章 明騷

鬱宛穿著一身東北大花襖款式的旗服, 頭上還包著頭巾,阿木爾坐在她膝上也裹得像只白白胖胖的粽子,猛一看倒跟秦香蓮上京尋夫似的。

不用看鬱宛也知道周遭的侍衛們在忍笑, 那有什麼?風度能有溫度重要?

今年的天涼的格外快,北京城風沙又大, 她要是不多穿點, 就成了“美麗凍人”了,何況她也不覺得如今能靠美色吸引皇帝, 人家是七年之癢, 她都八年多了, 再好的風景也得看膩,還不如活出自我來。

至於阿木爾, 鬱宛不想讓她養成以貌取人的習慣,尤其不要過分執著於自身外表——女大十八變, 阿木爾日後會長成什麼樣無法預料, 但無論如何,她都得以平和的心態來看待這件事。

當然,考慮到父母的相貌都不差,除非遇上基因突變,阿木爾的的長相是不用太擔心的,不說美若天仙罷,總不可能醜絕人寰。

鬱宛從馬車裡探出頭來,仍舊拿那塊方巾捂著下巴, 免得沙子跑進嘴中去, 想叫個人來問問, 怎麼慢吞吞的, 也不把腳程加快些——她巴不得快些去快些回呢。

老實說, 她對這趟旅行一點都不熱衷,尤其在皇帝只帶了她跟阿木爾的情況下,簡直是把她們母女架在火上烤,在清朝這麼講究規矩體統的地方,跟烽火戲諸侯差不多了。

最叫她納悶的是,怎麼能不帶太后去呢?就算太后懶怠出門,皇帝也該禮貌性地問一句才是,這下倒成了私奔。

許是感應到她炙熱的目光,五阿哥順從地牽馬過來,“豫娘娘有何吩咐?”

可能以為她要喝水吃東西什麼的。

那乾糧鬱宛咽不太下,餅餌和糕點她自己就備著有,便只讓五阿哥端了些熱湯來——也是鬱宛想的法子,把熬好的羊肉羹製成方便儲存的凍子,要用時在風爐上煮開便是,再沾上撕開的麵餅,便是一碗香噴噴羊肉泡饃。

她本是方便自己嘴饞時打牙祭,不想被乾隆給學了去,還說可以用在沙場上改善將士們的伙食,她這是無形中又蘇了一把?可要大規模推廣還是有難度,沒有罐頭工藝,食物到底還是難以長久儲存。

五阿哥叫人端來湯飲,鬱宛又趁機問他,皇帝這回沒請太后出來,她記得以前無論南巡東巡,或是到哪兒出遊,乾隆都得加個奉皇太后的名義,這回怎麼忽然間這樣不孝?

永琪猶豫了一下,大概覺得家事告訴庶母也無妨,這才婉轉對她道,太后跟皇帝正為了十二阿哥的婚事置氣呢。

鬱宛訝道:“這麼早?”

永璂可還不足十四呢,可考慮到古代人普遍壽命短,早早成家立業也屬尋常事——大概皇太后也怕夜長夢多,得趁著她老人家健在時將婚事定下,再晚就尋不著好人家了。

五阿哥道:“也不算早,如今十一弟的婚事也商榷起來,他只比十二弟大兩個月呢。”

這個鬱宛隱約也聽皇帝提起過,乾隆有意將傅恆之女指給永瑆——這些年富察氏與皇家的聯姻實在太多,真真說一句鐘鳴鼎食都不為過。

鬱宛自然是不會摻和的,不管皇帝是抬舉富察氏,還是要給永瑆說一門強有力的姻親,這都不與她相干。連婉嬪這位養母都說不上話,鬱宛就更是高高掛起了。

至於十二阿哥……皇帝不可能看他一輩子孤家寡人,可如今正是在氣頭上,要他主動給那拉氏的兒子說親,豈不是自打耳光?太后雖然瞭解兒子,可感情用事起來難免犯糊塗,如今卻是弄巧成拙了。

此事只可徐徐圖之,不能操之過急。

鬱宛嘆道:“原來萬歲爺為了這個才要出宮。”

與其留在宮裡跟太后彼此較勁,倒不如一走了之,讓太后有氣無處撒——皇帝噎人向來是一流的。

永琪尷尬地點點頭,起初他也想為皇后娘娘求求情,可愉妃額娘千叮嚀萬囑咐,讓他莫要過多置喙,故而他也不敢流露半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秘醫妃哪裡逃

霏月

穿越女的幸福生活

靜悄悄

小啞巴被偷人生,豪門大佬來團寵

吃不吃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