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 第28節,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青丘一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那是我的血緣姊妹,又是頭回入宮,哪有叫空著手回家的理?”敏若道:“給海藿娜的也有,一應緞子珠花都齊備的,額娘給帶回去吧。等年後,您再帶著她們三個入宮來,我今年新嫁,該給她們壓歲錢才是。”

舒舒覺羅氏不滿地嘀咕兩句,倒是也應下了,提到海藿娜,憂心忡忡地嘆了口氣,道:“這才訂了婚,法喀就走了,一走一年多。去年過年我厚厚地備了一份禮送到阿顏圖府上,今年想著怎麼都不是事,想找你商量商量。二來……我一想到過年了,法喀就在外頭清清冷冷地,心裡實在是不是滋味,你又不在家裡,我實在待不住了,只覺著處處都是冷的。今兒好容易年前的事辦齊了,我就想著進宮來看看你。”

敏若笑著安撫她道:“我在宮裡很好,額娘您就放心吧。法喀這年過得可不清冷,他們前頭今年軍資充足,仗又打到尾聲了,還不過得豐衣足食熱熱鬧鬧的?倒是海藿娜那邊,我正要說呢,額娘你不妨就叫秀若她們三個年裡擇個日子上門去,與海藿娜玩一日,也是咱們家的態度。年後我會叫人賞賜阿顏圖家,但外頭是外頭的意思。”

舒舒覺羅氏聽了,雖不大喜歡秀若她們幾個,卻也知道這是心意,點頭應下了。

敏若又道:“巧在額娘您進宮了,我現有件事說與您知道。四弟顏珠的婚事,家裡頭不用操心了。皇上的意思是他給指一門婚,頂好的門第,如今皇貴妃的親妹子,那日我在景仁宮裡瞧了一眼,倒是生得美人模子,性子瞧著也不錯。”

舒舒覺羅氏聽說是佟國維家,神情一時複雜。敏若可太清楚她想的什麼了,呷了口茶,笑著道:“但我瞧還是海藿娜好,佟家的那個體質瞧著纖弱了些,不比海藿娜精神。何況佟家如今男人也沒個頂門立戶的,也不如愛新覺羅的出身。”

舒舒覺羅氏悶頭沒吭聲,敏若略嚴肅些神情,道:“無論怎樣,這婚事是定了,皇上親口說的,沒有轉圜的餘地。下回我與皇貴妃約好了,哪日您入宮,我引您瞧瞧佟家格格。我看不錯,配顏珠很相應。他筆帖式①考上了嗎?”

“考上了。”舒舒覺羅氏不情不願地答,“這婚事一定下,他額娘可得揚巴起來了,娶的皇貴妃的妹子,先頭佟太后的侄女,門第多高啊。”

敏若笑道:“穆姨②不是那樣的人,再說了,佟氏女再如何,是皇貴妃的妹妹,您還是皇后的額娘呢!顏珠的婚事定好了於咱們家有好處,法喀他們兄弟們親厚,往後是要在官場上相互扶持著走下去的,大家的路都順才好呢。”

舒舒覺羅氏不滿地道:“都說我法喀如今在前頭是立了大功勞了,回來要封大將軍的!那顏珠今年十六七了,筆帖式吭吭哧哧考了三年才考上,往後能幫扶上法喀些什麼啊。”

敏若知道是沒大說通她,就抬起頭來給烏達嬤嬤使臉色,烏達嬤嬤衝她微不可見地點頭示意,敏若便微笑著收了話茬,轉而與舒舒覺羅氏說起學佛的事情來。

舒舒覺羅氏這可就來了精神,細數自己這段日子裡的“進益”,說得神采飛揚的。敏若冷眼瞧著,心裡頭想這進益進得真是可笑。

筆帖式意為文書者,是八旗子弟晉身官場的一種途徑,想走文官路線又覺著自己沒能耐試水科舉考試和民人讀書子弟爭鋒,便可以考取筆帖式。

本來在原身前世的記憶裡,她的幾個弟弟多是走時下滿人勳貴子弟常走的侍衛路線進入官場的,這輩子四弟顏珠吭吭哧哧地讀書要考筆帖式,是法喀的打算安排。

他當時的意思是廣撒網遍釣魚,顏珠的騎射如今看來不比老五出挑,法喀就說服他試著考考筆帖式,如今滿人考筆帖式比起正經科舉可是水得很,但考中了便有品階,日後在官場上有家世依仗,晉身萬事好說。

老六尹德和老七阿靈阿似乎想走科舉的路子,如今在府裡每天埋頭吭哧癟肚地讀書。他們到底是親兄弟,好好相處了兩年,就很親厚了,法喀年歲長,他的話他們也聽,如今兄弟幾個倒是一條心,一個個聽分配用心上進。

法喀曾想與敏若詳細說明幾個弟弟每人的志向與未來路線,敏若嫌耽誤她睡覺,聽了兩聲確認法喀安排得邏輯上沒什麼錯就沒管了。

反正鈕祜祿家遏必隆這一支的牌匾還在,他們幾個在官場上也不能難混。

敏若對鈕祜祿家唯一的要求就是“省心不惹事”,如今看來他們是要遠超敏若的期待值了,倒也算是件好事。

可惜原身無緣見到他們兄弟和睦齊心上進的這一天。

與佟家聯姻如今看來有利無害,康熙也是希望能夠透過聯姻來緩和兩家的關係,尤其法喀如今算是能臣,若非他已經定了親,康熙是恨不得把表妹直接安排給法喀的。

顏珠算是退而求其次的那個“次”,但他既然考中了筆帖式,也不算辱沒了佟氏女。

這等人家的婚事,一向是權衡利弊,沒有自己做選擇的份,有的婚前連未婚夫/妻的面都沒見過一次,稀裡糊塗地就成了親了。

舒舒覺羅氏回了家,將事情與顏珠和他額娘一說,顏珠尚且平常,他額娘卻歡喜得什麼似的,連連向舒舒覺羅氏道謝。

舒舒覺羅氏道:“你要謝不如謝娘娘,我也是今兒個才聽娘娘說起的。”

至於這樁婚事是康熙的意思,她一概沒提,顏珠額娘自然以為是敏若促成的這樁好婚,連聲道“謝謝娘娘”。

顏珠想起幾年前兄弟幾個一起套過的隆科多的麻袋,不由得伸手摸了摸自己鼻子,舒舒覺羅氏看了他一眼,道:“你三姐說了,其中利弊因由,等你哥哥回來再說給你。”

顏珠聽了忙忙應是。

只說宮中,到了除夕這日,敏若一早被蘭杜喚醒,起來沐浴、梳妝、更衣。

除夕是大日子,一早就要到慈寧宮去,闔宮上下齊向太皇太后、太后行大禮,然後再在二位的帶領下祭拜神佛祖宗,然後親近的宗室命婦女子要入宮向太皇太后、太后行除夕禮,晚上坤寧宮守歲,多半是鬧個通宵。

敏若早起灌了一杯濃茶醒神,烏希哈捧著食盒進來,奉上點心粥羹,道:“聽說等會慈寧宮會賜早膳,但時候還早呢,主子您還是先吃兩口吧。”

敏若拍拍她的肩,“貼心人,烏希哈也。”

烏希哈咧嘴一笑,將點心一碟碟端出來,都是抗餓的點心,有油麵混合物如桃酥薩其馬,也有糯米糕、糯米豆沙卷,因都是甜味的點心,還備了花生豬肉粥,粥裡零碎有綠油油的小菜,是永壽宮偏殿裡拿小木框子盛土種出來的。

一口熱粥下肚,敏若才感覺自己徹底清醒過來,迅速橫掃了點心粥水,梳妝完畢,踩著點出門往慈寧宮趕。

這種時候就體現出住得近的好處了,都不用傳步輦,出門走兩步就到了。

這足以叫一眾頂著臘月寒風一大早上披星戴月地往慈寧宮趕的東六宮居住人員嫉妒紅眼了。

作者有話要說:

①:清入關前稱有學問的人為“巴克什”(baksi),天聰五年(1631年)改為“筆帖式”(bithesi),意為辦理檔案、文書的人。

清各部院、內行衙署均有設定,主要掌管翻譯滿漢奏章文書、記錄檔案文書等事宜。

筆帖式升遷較為容易,速度較快,被稱為“八旗出身之路”。

八旗子弟可以考取,透過考試即會被錄用成為筆帖式,授予品級,從五品到無品不等。

②:“某姨”,滿族家庭對庶母的稱呼,同時還可能稱呼為“某娘”、“某奶奶”,根據家庭習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目前並沒有查到與顏珠生母相關的記載,這個“穆”字是私設,是按照滿族稱呼習慣,可以理解為是從顏珠生母姓名中取出的一個字,用作稱呼時的簡稱。

第三十四章

除夕過年的儀式對敏若來說就是兩個字——無聊。

繁瑣倒是不盡然,比起她上輩子見過也被迫經歷過的繁瑣儀式,清宮過年的儀式可以算是簡化過的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她上輩子待那個架空地的作者設定儀式的時候亂七八糟地把幾個朝代編到一起去了,就顯得異常的囉嗦冗長而麻煩)。

只是不管簡單繁瑣,這種一板一眼的儀式都會叫人感到無聊。

或者說宮裡的年不是過來高興的,而是過的展示給大家看的,每一個人都是參演者、又每一個人都是觀戲客。天家威嚴禮儀規矩展示給每一個人看,好像只有天底下最麻煩熱鬧的規矩流程才最能體現天家威儀與尊貴地位。

敏若還是躲懶,早起梳妝時只在盤發上戴了一隻輕巧精美的金累絲七鳳鈿口,每隻鳳頭頂飾有米珠一顆,鳳口銜珠而垂,或碧璽、或瑪瑙、或藍寶,雕琢似半開的花苞形狀,亦用米珠鏈穿著,間有赤金造的金花頭箍住寶石連線兩端,鈿口兩邊依樣排開,唯正中一隻鳳口下銜著的是一顆蓮子大的東珠,愈顯端雅不凡。

這隻鈿口是時下難得的打造得華麗又重細巧的首飾,是進宮前在宮外的銀匠手裡打造的——近年來宮中的喜好雖有往精細發展的趨勢,但金飾還是以華美為主,沉甸甸的一件件,要戴出這隻鈿口的感覺,敏若少不得又得插戴滿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幫你寫完

龍再天

我的天賦是做選擇百分百正確

燕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