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 第67節,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青丘一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宮裡的日子想要慢慢過,總是能尋出很多有意思的事來。

今年夏日,敏若開始教恬雅畫石榴花,並親自繪畫圖紙,叫內務府的人打造了一張小型曲水流觴桌來——在宮裡挖出蜿蜒溪水行宴肯定是行不通的,造張桌子將就著用吧。

辦曲水流觴宴是一時興起,歲月悠長,人要學會給自己找樂子。康熙回宮後覺著這樣式頗為新奇,好在他還要點臉,沒直接搶敏若的桌子,而是自己改了點樣式,叫內務府又打造了一張,五月再去瀛臺的時候給帶上了,時不時與親近臣子兄弟飲酒賞花、品評詩詞,好不悠閒。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②。曲水流觴宴在京中逐漸風行,康熙眼疾手快又大賺一筆,這小子還算講究,敏若跟著又喝了一大口肉湯。

不過這回康熙沒能在瀛臺逍遙多久,他初四離宮,初十那日太皇太后便病了,作為留守宮中位份最高的嬪妃,這邊太皇太后剛剛染恙,敏若便快速命人傳信與康熙,轉日康熙便匆匆忙忙地趕回了宮裡。

太皇太后的病症其實並不嚴重,只是有些咳嗽、微微地發熱,年歲大了,人身上總是愛有各種各樣的病症。

見康熙著急忙慌地回來,太皇太后有些無奈,“我這並不是什麼大病症,也值得你這樣著急……貴妃也是,又不是什麼大事,何必叫人給皇帝傳信呢。”

“老祖宗您的身子最緊要,便是掉了一根頭髮絲都不是小事!您這咳嗽著,妾若瞞著皇上,等皇上回宮知道了,妾必是要吃掛落的。”敏若將太醫熬好的藥遞給了皇貴妃,皇貴妃近前服侍太皇太后用藥。

太皇太后笑著嗔她道:“都是兩個孩子的額娘了,還是這麼能磨牙,皇帝還能怪罪?”

不過孫兒回了宮,親自服侍在側,太皇太后的身子是好得很快。

她年裡被康熙胡攪蠻纏一頓,算是暫時歇了給瑞初和孃家人拉紅線的心。小太子跟隨康熙時刻侍奉在她榻前,太子今年十三了,已有了少年郎的翩翩風采,雍容俊雅,今歲他已出閣講書,即將接觸朝廷政事,正是意氣風發的年歲,難得並不輕狂,仍是從容俊雅的模樣。

太皇太后偶爾怔怔地望著太子出神,太皇太后當日支援康熙立太子是因為朝局危時,國內須有太子穩固人心,元后正位中宮多年,太子既然出世,就是最名正言順的人選。

後來起了抱養安兒的心,是因為覺得太子受康熙教養長大,日後怕不會親近偏重蒙古。

可惜抱養安兒之事因為敏若的不願與康熙的阻攔而未成,她也只能熄了那份心。

可即便她心裡為了孃家的利益不希望太子繼承大統,也不得不承認,她這個重孫兒確實很優秀。

有時望著太子,她便不由想起康熙如他這般年歲的時候。

康熙彼時比太子更深沉,更不易叫人看出心中所思所想來,因為彼時他已是一國君主,卻有鰲拜這一大威脅在,他必須收斂鋒芒積蓄氣力,來取得本應屬於自己的權利。

而太子在康熙的庇護下長大,自幼最大的壓力便是皇父對課業的嚴格要求,算來,他承受的壓力遠不及康熙當年。

太子已經逐漸長大了,而她的孫兒還在壯年,雄心勃勃,意氣風發。

這一對君臣父子,最終會走到什麼地步?她也不知道。

太皇太后不喜漢學,但精通漢文,酷愛讀史,只是這幾年常在病中,沒有年輕時候徹夜讀書的精神氣力了。

今日蘇麻喇將睡前的燕窩羹端進來,正見太皇太后倚在床頭讀書,一時有些驚訝,“您怎麼還把這書翻出來了?”

太皇太后抬起眼看她,笑了笑,“有些無聊,尋本書來翻翻。”

蘇麻喇定睛一看,才發現她手裡翻的是遭收在不知哪口箱子裡的《漢書》,再仔細一瞧,武帝紀。

她眉心微蹙,不知太皇太后將這一本翻出來是何用意。

太皇太后的病沒幾日便大好了,再次期間德妃又添了一位小公主,五公主已在太后身邊撫養,她若想將這一個也送去其實也簡單,不過糾結兩日,她還是歇了將小公主也想法送到太后身邊的心,而是選擇自己撫養。

六阿哥夭折後,她身邊沒有孩子太長時間、她也孤獨了太久了。她如今已位列四妃,自己養育女兒長大,女兒的出身已經蓋過宮中數位公主了。

公主的名字是她自己取的,去歲瑞初降世,敏若自己取的大名,有此前例,她也希望能自己為女兒取名,公主降世後婉轉地與康熙提了一嘴,康熙果然應允。

最終擇了“楚楚”二字,取的楚楚動人之意,只聽名字,似乎便能聯想到鮮明潔淨的少女面孔。

容慈與幾位公主結伴一起去探望了小公主,回來與敏若笑道:“楚楚生得一雙杏目,像極了德妃娘娘。只是……名字的意頭不及繡瑩她們。”

像額孃的女兒啊。

真好。敏若微微感到有些羨慕。

後來康熙思及去歲之事,曾問過太皇太后一回,要不要將剛出生的楚楚抱到身邊養育。太皇太后沉默許久,到底是搖了搖頭,“我老了,叫小孩子在我身邊幾年,也不過徒增日後傷心罷了。”

此時就此作罷,敏若聽說了,總覺著太皇太后或許是看開了什麼。

但那些對她而言都不重要了,七月,對她來說有一樁大喜事。

康熙終於帶著自己的兒子們滾出宮去塞外了,敏若在他走之前就高高興興地收拾起行囊,正大光明地領了康熙的口諭,帶著兒女與大部隊出宮去往莊子上。

作者有話要說:

①:這裡其實是兩首詩,第一句出自清代高鼎的《村居》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第二句出自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②:出自出自: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第七十一章

在莊子上敏若可以比在宮中輕鬆很多,因為在宮裡總要謹慎注意會不會有人給她挖坑,會不會有紅眼病盯著安兒和瑞初——她雖然不怕應付麻煩,但真的很煩麻煩。

如果可以,她希望她的人生就是每天從早躺到晚,有吃有喝,偶爾鹹魚翻身起來搞點興趣愛好,動腦子的事最好一件別做。

那當然是不可能的。

尤其瑞初出生之後,為防有人下手,敏若不得不又提起精神小心起來,還有個在旁邊扯後腿試圖讓全天下人知道他小閨女天下第一好的康熙,宮內一群隨時可能化友為敵的鄰居——她始終堅定認為,宮中最永恆的不是什麼關係,而是利益。

家族利益、自身利益、兒女利益,隨時都可能令友人反目、刀劍相對。

她當然知道她這個想法略微有些陰暗,也謹慎得太過,但沒辦法,謹慎才能活得長。

從宮裡的那個環境抽離出來,回到從外到內都仔細梳理佈置過數年,可以完全信任放鬆的環境中,不用再每天想康熙那坑貨會不會忽然又搞什麼么蛾子給瑞初,有人伸手時她從哪個角度背刺比較乾淨利落不見血能一絕後患二保人設,實在是美好生活。

其實瑞初但凡再大些、長成了,她都不至於這樣謹慎,孩子大了嘛,有什麼事你自己解決,別來找你老孃想辦法。主要是瑞初如今太小了,小到隨便是個人如趁她不備,一隻手就能把瑞初掐死!所以她必須時刻戒備,保全瑞初周全。

福瑞吉兆之名有弊有利,弊端就在於瑞初從出生起就有可能成為人家射箭的靶子,利處則是這孩子一出生,就不愁皇父看重、日後尊榮,也不用敏若動腦子想怎麼把她留在自己身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黑暗之魂:我是不死隊長

不會寫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