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 第85節,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青丘一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斬破夜色,指引方向的日光。

不過想想,方才那女人邊罵邊虐打他時在,周邊鄰里街坊過路行人,縱有不忍者,卻無一人上前阻攔,瑞初氣勢洶洶地帶領著侍衛拉開了將他救下,又何嘗不是從天而降的英雄一般。

……就是這英雄實在小了點,還不到壞人的腰高呢。

敏若總覺著這事情走向是愈發地不受控了,不過看瑞初如此急公好義,她心中還是有幾分欣慰的。

大清律法中並無規定如何懲罰占人遺產、虐待遺子之人,但屋內正坐著個能左右、制定律法之人。

那夫婦二人最終被治流放關外,康熙宣佈的時候神情倒是嚴肅哀痛,站在店門口痛心疾首地悉數二人罪行、將二人斥為不忠不義不仁不孝之輩,但敏若覺著他心裡想的應該是:都給老子滾到黑龍江種地生孩子去吧!

本來圈了大片荒蕪之地回來,偏遠之地要經營起來必定需要遷移民戶,康熙怕引起民怨影響對噶爾丹的佈局,在這一塊的動作都慎之又慎。這夫妻兩個生的孩子各個面色紅潤膘肥體壯,可見“基因”不錯,過去之後奮鬥奮鬥,沒準還真能做不少貢獻。

至於那孩子……這夫婦二人落了網,他也無人照管了,家業也都被敗得差不多了,大宅已經被轉賣,這鋪面也因經營不善而轉手,這本就是他們做的最後一個月了,他如今能收拾出來的、屬於父母的遺物,竟只有一盒那婦人捨不得賣的首飾和幾件衣服,金銀所剩無多,他的衣衫好的都被搶去、剩下的兩身都破爛不堪,自己的東西最終只有一把被他小心翼翼從樹下挖出的木劍。

敏若耐心等著他回來,見帶著一把小劍,想了想,對富保道:“你看著孩子筋骨如何?”

“弱些,但天分不錯,若好生熬打熬打,或可有一番作為。”富保道。

敏若便道:“既然如此,便將他帶回京吧,讓法喀收個徒弟,帶他學武,無論如何,學來立身之本,大了或去投軍,也是一條出路。便算是將這一樁善事做到底了。”

這話正合了瑞初所想,她神色明顯輕鬆不少,康熙點點頭,道:“這安排不錯。”

他本來也正為這個頭疼,一來這孩子留下怕也沒什麼活路了;二來瑞初明顯是想救人救到底;三來他心裡也覺著這怕就是他所期待的“奇遇”了,也想著將虞雲帶回京去;四來……他心裡還有另外的盤算。

這個孩子安置好了,對他而言,或許會有意外之喜。

只是帶回去了要如何安置也是一個問題,敏若這樣安排正合他意。

虞雲強按捺住激動,用力磕了一個頭,一字一句落地有聲地道:“小人蒙此大恩,此生為陛下與公主鞍前馬後,效生死之勞!”

他此時眼圈才紅起來,有幾分真正的孩子模樣,敏若到底是為人母,瞧小孩這樣,心內分外不忍,低低一嘆,又遞了一塊手帕過去,“自己先活好了,再談那些報恩效力之事。回了京會有大夫替你調養身子,你將筋骨養回來,才有日後可期。”

此時街上百姓一陣山呼萬歲,“萬歲聖明,愛民如子”之聲不絕於耳,敏若瞥了眼一旁連連拭汗的紹興知府,眼中略過一絲諷意。

康熙在店門口處置那夫妻兩個、又等著富保帶虞雲回家走一趟,在這上面耗費那麼多時間,未必不是為了這個。

與噶爾丹的交戰是遲早之事,南方若民心不穩,戰局一開京師容易腹背受敵,康熙不顧皇貴妃身體抱恙也要南巡,正是為了穩固民心。

今日這樁事,倒是機緣巧合之下,為康熙搭上了臺階,解了他的憂慮。

想必今日之後,康熙對瑞初於他的福緣之說也會更加信服了。

不管怎樣,總歸是瑞初初次行俠仗義圓滿成功,敏若心裡也為女兒開心。

善良的心需要呵護培養,瑞初生來帶著一腔善念,她這個做母親的,要做的就是小心呵護維持這善念。

鼓勵與表揚會讓孩子心靈得到極大的滿足,日後更熱衷於善事,但瑞初今日的行為也有不夠穩妥之處——即行動不夠周全,疏忽了自己的安全問題。

但這不是大事,哪怕瑞初沒意識到,還有她這個做孃的呢。她會讓侍衛跟緊瑞初、按住那婦人的丈夫、攔住孩子,自然也會教導瑞初注意自身安全。

回程的路上,敏若抱著瑞初親了親她的額頭,道:“瑞初今天真勇敢。”

並誇獎了快步跟著妹妹保護妹妹的安兒一番,康熙只會比她更高興,甚至有些激動,路上隱而不發,回到別院之後,才長長地舒了口氣,抱起瑞初高高舉起,“我們瑞初真是阿瑪的福星!”

敏若抱住了安兒,見瑞初因被康熙舉起而瞪大眼睛,眼中也流露出笑意來。

作者有話要說:

康熙:瑞初真是阿瑪的貼心小乖乖!

瑞初:……阿瑪您這自作多情了不是。

第八十七章

作為一個大人(尤愛八卦新聞、曾經常年混跡各大狗血電視劇小說中的大人),在今日一行裡,敏若是有一瞬的想歪的,也因此心情隱有些複雜。

她自認對瑞初的性格還算了解,多少也能推算出瑞初的心理活動,回去的路上心裡百感交集,有心和瑞初談一談這件事,又不知該從何提起。

因為她說不清瑞初的預感究竟是為了什麼。

難道真就是所謂的天賜良緣?

她不信這個。

站在作為一個母親的立場上,她希望她的女兒長大之後能夠最大程度地自主婚事(雖然可能性微乎其微),更希望瑞初能選到一個合心遂意的人,哪怕今日這一幕看起來確實是巧得不能再巧了,好像真是天賜良緣一般,她也不願在心中過早地為瑞初的未來下定論。

而且……若這真是所謂的機緣湊巧天命所至,她也是不信的。她活了三輩子,最不怕的就是與命爭,若不敢爭,那她上輩子落到那宮裡的時候就該引頸受戮閉眼睛等死。她最不信命,也最厭煩所謂“命中註定”之說。

瑞初還小,她以後的路還長,可以有無限的可能,何必現在便拘泥於一個“命”字。如果她這個做母親的都在心裡過早地給瑞初下了定論,那一與她一貫的行為準則相悖,二她的女兒還有緣可以真正觸碰到“自由”二字嗎?

古代女子追自由難,天家公主更是難上加難,但瑞初生來已經握住了一手好牌,大了未必沒有為自己的一爭之力。

她想放手送女兒飛一把,可以說,如果瑞初長大了告訴她自己不想成婚,她也會想辦法,哪怕以出家為女冠作為轉圜之法,她也會在康熙那裡極力幫助女兒。

她希望瑞初以後人生中走過的所有路,都出自自己的內心選擇,哪怕如今看來,這不過是個美好的泡沫幻想。

因心裡壓著這件事,她回去的路上一直興致寥寥。康熙的心思她倒是多少摸出一些,今日之行已安民心,再安排心腹官員推波助瀾,南地民心大定,此行至此,可謂事半功倍。

而促成了這件事的瑞初自然又成了康熙嘴裡的“福星”,尤其有昨晚敏若所言之事,康熙心裡更是忍不住往那些玄之又玄之事上想去,抱著瑞初高高飛了兩圈,才按捺住歡悅冷靜下來,傳命召隨行幾位心腹大臣,並對敏若道:“晚膳不必等朕了,你帶著孩子們先吃,朕不定什麼時候過來。——今日沒逛成,咱們多留兩日,後日阿瑪再帶瑞初出去逛好嗎?”

瑞初板著小臉試圖嚴肅地點點頭,娘仨送了康熙出去,安兒還為了剛才的事氣鼓鼓的,敏若瞧著心內又是好笑又有些寬慰,低頭看了眼女兒,忽然出聲問:“如此,今日一行可算是圓滿了?”

瑞初皺著眉,搖搖頭。

敏若見她這樣子,在榻上落了座,溫聲問:“為何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兒身

貌恭而心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