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 第213節,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青丘一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有安親王府的門庭、愛新覺羅氏婦的身份可以庇佑她,並讓她最順暢地擁有真正身臨實地去學習、感受的機會——雖說她與舒窈同屬天賦流,且她還不算完全的野路子,多多少少能在家中學到一些,系統的經驗知識,但治河之重不容行事輕率,她一路要面臨的艱難,是遠過於舒窈的。

而這個身份,也能最大程度地讓她避免部分非議。

這一局如果註定只能贏下策,敏若希望,這條下策也能給成舟鋪出錦繡前程來。

在這一點上,蓁蓁、書芳與她不謀而合。

成舟之事不是小事,哪怕已經將最有可能的一條後路鋪好了,蓁蓁還是放心不下——或者說也想爭一把。

但她又十分清楚,她想要的那個爭一把的結果在如今的時局形勢下是根本不可能出現的。

這天下容得下一個擅治水的才女,朝堂卻容不下一個會治水、要往河道要務裡走的女官員。

她不甘心,又無可奈何。

舒窈被授職,才叫她多少看到一點希望。

收到了蓁蓁的訊息,書芳很快開始安排行事,做前期鋪墊。

宮人女子大多崇神拜佛,希冀佛祖庇佑賜予幾分運氣。

書芳不信佛。

或許是從小在敏若身邊耳濡目染的緣故,又或是小時候在佛前磕了那麼多頭也沒救回親孃的命的緣故。

她習慣了將路鋪得順暢坦蕩,局也佈置得盡善盡美,不留需要寄託於運氣的空間。

站在做為母親的角度,她願意促成胤禮娶靳成舟,因為娶了靳成舟,胤禮便不必進軍營,哪怕河道事務也不是胤禮所感興趣的,但至少遠離京城,他可以擁有部分自由以及自己做選擇的機會。

從一個女子本身的角度來講,她由衷盼望蓁蓁佈置的後手永遠也用不上。但在這種美好的期望註定不能成的情況下,她需要考慮的,就是怎麼把這條後路鋪得更坦蕩順暢。

於是日子愈近,蓁蓁和書芳暗地裡也都忙了起來。

敏若靜靜地等著結果,她今年耐著心等了三場結果,第一場美滿如意,第二場和第三場想來也不會讓她失望。

十月初,文會舉行成功順利落幕的訊息被快馬加鞭送回京中,聞文會論經第二日,黃宗羲弟子親至,贈老人家病中所書四字贈瑞初——芒寒色正。

原指星光清冷色純正,借之喻人,則是讚美稱頌人的品行高潔正直。①

以老先生在江南的名聲與在文壇的影響力,這四字落在瑞初身上,幾乎是就給瑞初蓋了個品行高潔的章,任何人想要攻訐她,都要掂量掂量這四個字的分量。

敏若的第一反應是:謝選這幾年沒白乾。

沒白千里迢迢把他送過去。

第二個反應是,第二場的好結果,她等來了。

康熙已經喜得直拍大腿,雖然這兩年瑞初和虞雲在江南經營得確實不錯,但他也沒想到能一步到位到這種程度,而瑞初附信送來的摺子,則已明晃晃地寫上了,固倫成翼公主臣嘉會謹奏。

一封公務折而非談論家事,明晃晃地落上了公主的封號、名字。

夫妻聯奏,公主尊於額駙似乎理所應當。

有些人隱隱覺著不對,又無話可說。

如此關頭,站出來指摘公主行為逾矩嗎?若是在公事上的逾矩,那七公主這些年也不知逾矩過多少回了。反正天下都是人家的,究竟是公事還是家務事,全憑人家阿瑪一張嘴說得算。

是在尊卑上的逾矩嗎?那更不成道理了,今天額駙敢壓公主一頭,豈不是明晃晃將皇室尊嚴踩了下去?

誰敢開這個頭?誰敢將男女尊卑往公主和額駙身上套?

那就只論品級地位吧,固倫公主壓江寧織造一頭,似乎是理所當然的。

前朝的大人們自己把自己給勸通了,然後開始在乾清宮就瑞初虞雲所奏之事議論——瑞初提出了在江寧修建藏書樓,廣收書籍的設想。

此舉對康熙而言自然有利,頭一件便是能大興文名,滿清需要這份文名、需要天下讀書人的稱頌認同。

而對康熙本人來講,皇帝在位期間,修建出一座規模宏大海納百川的藏書樓來,也無疑是又一份功名流傳千古的誘惑。

但在此同時,想要修建一座規模宏大的藏書樓,所費不少,近年朝廷財政並不十分寬裕,康熙還要掂量掂量這件事究竟值不值得做。

朝中的大人們比他還糾結,為了這件事在御前爭得口水飛濺。

而宮裡的大財主敏若則淡定地叫蘭杜要了一份留玉齡近兩年賬目來,粗粗一看,淡定表示:“瑞初兜裡闊著呢,現在是想磨朝中的態度,也想刮一刮江南鹽商和官員們身上的油水。”

沒準還盯上了江南的漕運、鹽政官員,打算搞點事。

“清道夫”已經遊進了江南,享受了兩年的風平浪靜,如今她站穩腳跟,也不知煊赫豪富、高坐衙門的大人們做沒做好經受狂風驟雨的準備。

蘭杜憂心忡忡道:“公主雖每歲收入不菲,可花銷也大,光是各地的慈幼堂,每年便要支出一筆不小的開支……”

“那不是還有她娘我嗎?”敏若道:“錢嘛,孩子沒有,娘還沒有?”

蘭杜這才稍微止了憂心——敏若這句話絕不是誇耀,她賺錢的地方多、花錢的地方少,哪怕每年流水一般的銀子拿出去做善事,也還是剩下許多堆積在庫房裡。

要修藏書樓,哪怕瑞初對外弄不到錢,從敏若這拿個花費大頭還是不難的。

其實修樓本身並不費什麼錢,哪怕瑞初的計劃是不走丁役,僱請當地民夫做工,也花不出個大頭。

真正難為人的是如何收集藏書,一在廣、二在精,江南之地文風盛行,藏書閣樓林立,打著公主主持修建的大旗,這座藏書樓就不能平平無奇,必須出挑到令人驚歎。

想要做到那個地步,才是真正困難的。

人家樓中珍藏的是家中舊傳幾百年、上千年的古書典籍,這邊若所存書籍盡是當朝刊印之本,那可不太體面,如何能夠得意出挑?

瑞初本不是好爭風比較之人,但她修建這座藏書樓的目的本身並不在單純的藏書與積蓄文名,她要盡最大努力擴大這座藏書樓的影像力,就需要有些鎮得住場子的古籍孤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乖乖進門後,大叔夜夜歸家

之之萊

七十年代漂亮作精

虎皮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