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 第227節,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青丘一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論在康熙的眼皮子底下搞事情,整個紫禁城,水平能超過她或與她比肩的,也只有敏若和瑞初了。

愛新覺羅·本覺羅舒窈道:“我讀那書,覺著頗正常,也沒品出什麼悖逆之處。那些御史眼睛都是什麼做的?真鋼嗎?”

敏若揚揚眉,“所以說朝堂水深,讓你別輕易往裡邁。”

舒窈嘻嘻笑,道:“我這不是還有您、七姐和阿瑪額娘麼?”

她說的阿瑪當然不是康熙,指的是法喀。

她與肅鈺已於去歲正式成婚,叫法喀和海藿娜阿瑪額娘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事實證明,論做阿瑪(指給女兒做),法喀實在比康熙靠譜許多,有法喀明目張膽地袒護,舒窈那邊是經費也不愁了、麻煩事也少了,有些絮絮叨叨的煩人聲音也不見了。

因而雖然成婚後就夫婿便回到粵地駐守,但舒窈的婚後生活還是頗為順心的。海藿娜和法喀是真做到了拿她當女兒看待,肅鈺不在,一家人也不顯生疏,海藿娜在生活上對她處處關懷照顧,也時有提點。

這些年海藿娜陪著法喀風裡來雨裡去,朝堂中的明爭暗鬥見了不知多少,幾處提點都令舒窈受益匪淺,如今舒窈一口一個阿瑪額娘叫得脆生得很,淳嬪並不吃醋,相反,細細詢問之後,她只為女兒慶幸。

敏若見舒窈明媚得意的模樣,心裡也舒快,點點她的眉心,道:“如今,你就只管專心做你的研究了。”

舒窈用力點頭,很振奮又很小聲地道:“我一定不會讓七姐失望的!”

她會不會叫瑞初失望,一時似乎還看不出來,但秋日裡,瑞初在江南,是實打實地做了把大動作。

左手捏著御賜玉佩——就是康熙早年戲言用來砸額駙的那塊,右手提劍架在一方大員、兩江總督的脖子上,這放在哪朝哪代,也都絕對不是一件小事了。

正蹲在穀場里美滋滋的安兒聽到訊息時愣了一下,瞪大眼睛,半晌道:“瑞、瑞初如今都到這地步了?”

潔芳悶頭轉了兩圈,道:“入宮,見額娘。”

不管是因為什麼事,自家妹妹,怎麼也不能讓朝臣們的吐沫星子先落到瑞初身上。

不然她和安兒這些年可真是白活了。

還種什麼地?山裡啃樹皮去吧!

第一百九十九章

安兒與潔芳到底沒在朝中紮根,因而對各種風聲訊息算不上十分靈通,只因潔芳習慣做事留後手準備,才稍微留出一點關注。

因而對此次事件,他們聽到訊息雖早,卻不算全面。等夫妻二人抱著護犢子的心匆匆趕到宮中時,敏若宮裡茶已沏了兩輪,蓁蓁的動作最快,快速與敏若溝通一番,領了定心丸走了。

海藿娜與她前後腳進來永壽宮,入內便匆匆說起此事,又道:“法喀說了,噶禮行事不端有過失在先,咱們瑞初行事雖然莽撞,卻師出有名,不算大過,只看朝中如何應對。也請姐姐放心,若有人寸心針對,咱們家也不是吃素的。”

“我知道。”敏若思忖著,問:“江南的舞弊案,你們探到多少?”

海藿娜抿抿唇,道:“只探到秋闈中榜多是家中有財勢而素無文名之輩,其中竟有數文字不通者,江南轟動,學子抬財神入學宮。噶禮意圖調兵鎮壓,被瑞初率侍衛持劍抵下,瑞初亦當街對江南學子保證會以此事還眾人公道。

持劍逼兩江總督的罪名不小,噶禮參奏瑞初的摺子快馬入京,就是想打一個先入為主措手不及,不過江蘇巡撫張伯行在事發之後奏明此事的摺子也一同離江南入京,再加上瑞初的陳情折,這三封摺子應是一齊送到的,如今距京還有一日半的路程——至於真正幾時到,還是要看姐姐的意思了。”

摺子還沒到御前,京中卻已掀起軒然大波,這事情背後沒有人推波助瀾,鬼都不信。

聽完海藿娜的回答,對京中有幾家現在能收到的訊息,敏若心中大概有數。

她指尖輕輕點著炕桌,問:“哪家的動作 ?”

海藿娜只對著敏若用手比了個“八”,又抬指虛虛指向另一個方向,“如今最關注江南的訊息的就是這兩處,也唯有這兩處,還有兩分立刻知道新訊息的能耐了。”

說完,海藿娜頓了一頓,又低聲道:“這訊息能如此快地傳入京中、又在京中流傳,只怕噶禮與京中已有了勾結,此次正是來勢洶洶地針對咱們公主。”

江南是塊肥肉,江寧織造的位子誰都想要,他們那時鬥得風生水起,虞雲中途下場搶了果子,怎麼可能不招嫉恨?何況後來八阿哥恐怕也反應過來,當年朝中為三個織造位爭得昏天暗地時,是誰坑了他一把。

而太子那邊,若算恩怨就更簡單了,早年的情分是有的,四十八年瓜爾佳氏與肅鈺結親的事也確實鬧得不大好看。

再論利益,這幾年太子對瑞初和鈕祜祿家幾度拉攏都沒能得到結果,江南這塊大肥肉懸在眼前卻能看不能摸,誰受得了?八阿哥那邊自然也是同理。

他們推波助瀾這番風聲,真正盯上的並不是瑞初,而是處在江寧織造位上的虞雲。

在他們看來,虞雲無家世底蘊,能夠一朝得聖意坐穩江寧織造的位子,無非是因瑞初罷了,將瑞初打下來,虞雲那江寧織造的位置也就做到頭了。

提劍威逼要員,這事往大了說沒準能治瑞初一個“大逆”,不過哪怕是與瑞初有舊恨的八阿哥也沒敢直接明火執仗向那個方向進發,而是選擇先放出風聲,以觀察康熙的態度。

——畢竟康熙偏心這件事,他也不是頭一日知道了。

“目光短淺。”分析出幕後之人的動機,雖然知道他的行為正合了瑞初的意,是瑞初一步一步算計出來的,敏若還是莫名不爽,類似與一種感覺他有眼無珠的不爽。

但這一點也正證明了瑞初如今行事雖然張揚,可穩紮穩打扮豬吃虎的路線卻還是走得很穩當,這點是值得高興的。

如今破局的關鍵在於聖意裁決,敏若需要做的,就是保證瑞初的陳情折與張伯行奏明江南之事的奏疏比噶禮告狀的摺子先被康熙看到。

至於如何保證三人同日送出的奏疏,分出次序被康熙看到,還不會被懷疑插手奏疏呈遞要務,那就是敏若的本事了。

若是此事未在京中先發,三人的摺子同日抵達,康熙最先看到的必然是瑞初的摺子,這一點毋庸置疑,也無需人操心。奏章到達,御前人明悉聖意,自然會將公主的書信奏章擺放在最顯眼緊要之處。

但如今事發,幕後之人虎視眈眈想要敲瑞初迎頭一大棍讓她帶著罪名將她逼回京師,就需要敏若在其中來個御前鬧事做戲一條龍了。

同時,她也需要提防在京中推波助瀾的幕後之人在御前摺子次序上動手腳。

噶禮到底是兩江總督,官位在張伯行之上,論實權也在瑞初之上,出了這樣的大事,康熙要了解情況時,按理自然應該先看噶禮的摺子。

但康熙偏心眼子啊!敏若要做的,就是先去替瑞初洗脫嫌疑,誘發康熙的偏心眼。

也不必十分偏心,先認準瑞初清白無辜就夠了。按照避嫌原則,看摺子時還不避開兩位當事人,先看時任江蘇巡撫、素有清正之名的張伯行的摺子?

張伯行正兒八經儒家弟子,崇尚理學,為人迂腐死板一點。

從前他看瑞初在江南的行為也不大順眼,但瑞初名義上佔著大義、身份上為人君,他雖心有不滿卻不好多加置噱。而飛白樓建成後,瑞初在收納書籍、尊請經師上給他了些面子,先請他講了一日理學,張伯行又轉贊瑞初“雖女子之輩,亦通禮義”,雖然還是覺得舞文弄墨、興會聚友非女子應為之事,但也沒有那麼強烈的不滿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人迷女配被男主盯上了[快穿]

惹火

我是魔王維茲南

雲雨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