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 第240節,溫僖貴妃她不想奮鬥了/溫僖貴妃線上養老躺平,青丘一夢,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能生出、培養出成舟如此的優秀的女孩,光是在後代這一點上,便已勝過她許多了。

敏若摸著踏雪柔軟的毛,思忖間也覺著胤禮在外面大概會比在河道衙門中還要更順利一些。

畢竟是瑞初勢力所及的範圍之內。

在江南的這些年,瑞初還真不是吃乾飯的。

只怕康熙也沒想到,他親手放到江南,一開始只當做是令虞雲監視江南時以身份安撫民心錦上添花的女兒,在他看不到的地方,究竟已經藉著這份便利走出了多少步去。

他以為放出去的是一隻溫順忠誠、會站在枝頭為大清江山盛世不倦歌唱的金絲黃鸝鳥,但實際上,他似乎只看對了“不倦”兩個字。

瑞初正在外,提著鋤頭孜孜不倦地挖他的牆角 、挖大清的牆角。

慈幼院專門教導三到六歲幼兒的蒙學堂已經在全國各地開起十四家,紡織廠、留玉齡都相繼建立了附屬蒙學堂,江南近來也隱隱有建起對外招生的蒙學堂的風聲,因此舉為瑞初首創,江南之地要建起,自然也理所當然是由瑞初牽頭。

蒙學堂後,還有不只教授四書五經的義學堂,蓁蓁近年也在籌備在江南開設微光書院分院事宜,內外藩蒙古草原上,免費的教導讀書、簡單醫藥、如何更好的飼養牲畜的學堂更是遍地開花——雖然稱不上極多,但每位公主府下至少轄有兩所中等規模的。

在康熙不知不覺間,他的女兒們已經走出了很遠去。

因近幾年羅剎國動作頻頻,康熙今年稍微休養好了身體,便敲定要巡幸塞外一事。

只是他夏日又中了暑氣病了一陣,太醫著實不敢叫擅動,因而巡幸塞外的日期,便一直被拖到冬日。

因早得詔令,安兒今年差事結束後也並未急著回京,而是先至熱河行宮打點諸事,等待聖駕來臨。

因為有康熙巡行塞外之事,瑞初動身前往蒙古的日子也一拖再拖,最終在夏末動身、秋日抵達。

江南夏日酷暑炎熱,她又豈不知塞外清涼,是避暑絕佳之處?只是暗地裡的事務繁冗,她離開的日子越短,越不容易出疏漏。

她出來半年已是勉強,雖還有虞雲和幾個心腹坐鎮,還是不足以令她十分放心。

因瑞初的行程變動,本來打算春日就走的雪霏也跟著她等到了夏末才動身北上。雪霏事情倒是不多,她一時離身,天足會之事全部交給蘭若打理,也不會有什麼意外。額駙孫承運無官職差事纏身,自然與公主同行。

瑞初已有數年未能回京了,她是打著在塞外與敏若相聚的主意,敏若也正是如此想的——因而今年夏日康熙生病時,她難得地殷殷關切了數日,並十分精心地照顧了一下康熙的身體。

就是她在御前侍疾那幾日,書芳偶爾瞥到她盯著昏睡的康熙的神情,總覺得下一瞬敏若就要脫口而出喚大郎。

……嗯,她覺得這應該不是她的錯覺。

在敏若“體貼周到”的照顧下,康熙身體逐漸好轉,他終於清醒過來並恢復了些氣力的那一日,敏若表面用帕子抹淚喜極而泣,心中也慢慢鬆了口氣。

讓她見女兒的工具人,可不能現在就撂挑子不幹,不完成任務啊。

沒辦法,雖然知道康熙正經還有幾年好活,但他近年身子也是每況愈下,在他身體情況不容樂觀的情況下,能夠順利去塞外的可能性實在不大。

被敏若的“殷勤侍奉”與“周到體貼”感動了,忽然生出幾分少年夫妾老來伴①的感慨的康熙完全不知道敏若心中是如何想的。

大概有些時候,“無知”也可以算作一種幸福吧。

敏若這樣細緻體貼地一照顧,康熙本來歇了的“拉進感情、培養知心人”的想法又死灰復燃,然而敏若看定他一時半刻是不能動身了,乾脆利落也給自己來了場病。

這個歲數了,侍疾耗費精神體力導致病一場,也是常事吧??

竇春庭非常熟練地給出了“需要靜養”的醫囑,康熙又有朝政需要處理,來探望兩次,又將那份心做罷了。

敏若這一套招式,書芳和黛瀾都熟了,好笑之餘只有無奈,並無擔憂。但也時常來養樂齋與敏若作伴,三人偶爾談起巡幸塞外一事,心裡都不大確定。

按照如今的局勢算,敏若覺得康熙大概會去,但如今康熙的身體又並不樂觀,她不免也懸起心來。

他身子怎麼可以不好呢?怎麼可以不好好養生呢?!

敏若痛心疾首地想,他身體不好,對得起期盼見面期盼了許久的她和瑞初嗎?!

不靠譜的男人!

幸而康熙還是比較硬挺的,或許是因為羅剎國近年動作頻繁,恬雅那邊也回報來了羅剎國私下意圖聯絡喀爾喀蒙古幾部首領的訊息,令康熙重視起來,又或許是因為準噶爾部要與和碩特部聯姻。

這門婚事一定,就打破了康熙關於準噶爾部的一些規劃,而婚後小夫妻同住準噶爾部,他也擔心和碩特部會藉機參與準噶爾部內政。

說到底,那一群外藩蒙古中,並無幾個能真正令康熙放心的。

因而修養一秋,待天氣轉涼後身體好轉,康熙便將巡幸塞外之事提上了日程,朝堂、內務府都為了此事忙碌起來。

敏若宮裡也一樣,時隔數年,她難得要出一次遠門,從要跟著的蘭杜蘭芳烏希哈到不能跟去的迎夏迎春,人人都提著口氣預備各種事宜,就沒一人能松著心半點不操心的。

往前巡幸塞外,阿娜日大多同行,但今年太后身體不如往常,經不起旅途勞累奔波,阿娜日也放心不下太后的身子,便留在京中照顧太后。

黛瀾身體雖有好轉,也想念瑞初,但敏若不敢冒險讓她嚴冬時節去往寒冷之地,黛瀾稍微流露出一點意願,就被她強力鎮壓勸止住了——最終還是她與阿娜日在宮裡作伴,敏若與書芳同行上了路。

動身的日期最終被定在了冬月裡,十月左右甘肅一帶受災,朝中忙於賑災之事,若非康熙堅持,只怕巡行塞外之事就要被取消了。

真正走時,京中已是遍地銀白的寒冷時節了,馬車上生著炭爐,敏若也裹著狐裘,如此還是感到涼意侵身。

橡膠車軲轆前兩年就被“研究”出來了,再加上官道鋪了水泥路,坐馬車倒是比從前好受一些——但舒適的也有限。

敏若夢寐以求的橡膠車軲轆在康熙眼裡已經是十分便利的好東西,為遠行提供了極高的舒適度,但對敏若來說,就是在稱得上是幻想破滅了。

也沒得勁到哪去。

馬車慢悠悠地上了路,敏若裹著狐裘睡得迷迷瞪瞪,半夢半醒間,忽然想要仰天長嘯——我的蒸汽機和鐵路呢?!

可惜,橡膠車輪和水泥路她使使勁還能叫人弄出來,按照大清如今這條件,要搞蒸汽機和鐵路就實在是強人所難了。

敏若在馬車裡鬱悶了幾天,滿腦子都是高鐵動車大飛機。

其實橡膠車輪和水泥路並非沒有效果,但敏若已許多年未曾這樣遠行過了,又是寒冬時節北上,途中苦寒格外難熬,便顯得車也難做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擁有神豪系統後,我帶罪臣逆襲了

本喵不愛吃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