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08章 圍淤為田,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也不能全吃主糧,還要吃蔬果禽肉。

田中稻花魚、禾鯉幹,年年豐產。食之不盡,大肆販賣。戶戶養雞鴨豬羊,還有來自草原的香腸肉醬。家家建倉樓儲存。縱然人口百萬,亦吃穿不愁,足有剩餘。

更何況以大澤之利,闢成水田,畝產絕不會比劉備家百畝美田差。

若以畝產八石計。可獲稻穀兩千四百萬石。

“呼——”劉備長出了口氣。

淡定。

整個臨鄉只有邑民數萬。別說百萬,連十萬人都沒有。

人手亦不足夠開闢如此之多的良田。再說,一口也吃不成個胖子。這便手書給九江郡的治中劉渙,和廬江郡的陶縣令。讓他們代為招募淮泗百姓、諸蠻山民,遷往臨鄉。

又去信郡中,準備收納青冀二州的流民。

青冀二州,災禍不斷。流民頗多。尤其是年前北海地震,黃縣海嘯。青州百姓流離失所。紛紛北上南下,乘船渡海去遼東避難,也不在少數。到黃巾之亂時,幽州竟有流民百萬。足見天災人禍之慘。

對於滯留在幽州的青冀流民,劉備向來報之以十二分的警惕。原因很簡單。此二州,是太平道的重災區。若有太平道中人混入流民潛伏邑中,伺機而反,豈非大大不妙。

正所謂家賊難防。再加上數年前流寇來襲,劉備一直對青冀流民十分警惕。生怕有太平道在自己的邑民中,妖言惑眾。如今,之所以不怕。乃是因為,經歷過南下平亂的劉備發現,但凡能吃飽穿暖,無人願去造反。提著腦袋造反,不過是想吃口飽飯。歷朝歷代都一樣。

樓桑以前地窄。收攏不了多少流民。如今轄地百里,便有足夠良田養活他們。

劉備曾說:許我百里之土,可活百姓二十餘萬。

如今看來,已遠超此數。

前景一片大好。事情卻要一步一步的完成。

夾在酈亭溝和督亢溝之間的旱地、水澤,皆被圍淤,闢為良田。靠近樓桑的水田,劉備拿出四千畝,分到學壇四位大儒名下。又說,此田畝皆歸學壇所有。若有寒門子弟前來就學,邑中又無足夠的實習生位,便可每人分田十畝耕種,供其吃穿用度。耕種期間,不收田賦。待學成歸鄉,出仕地方,便把田畝收回學壇,再酌情分與他人。

陳寔等大儒聽完,竟齊齊起身,向劉備行大禮。

劉備如何敢受。側身避過,又急忙上前將諸位大儒扶起。

能想到寒門學子,恩師甚是欣慰。正如恩師先前所說,豪門、寒門皆是百姓。寒門能出貴子,才是為君之道。樓桑學壇,文風鼎盛。堪稱第一的北海一龍三人,都是寒門子弟。

聽說劉備準備給學壇弟子每人十畝良田。公孫瓚和田驊也來求取。

恩師便問道:你二人家境殷實,何不專心學業?

不料二人振振有詞:我等亦是樓桑學子,為何不能種田?

恩師點了點頭:定要好生耕種,切莫令良田荒蕪。

恩師自然明白兩人所想。

學壇畢竟是學壇。

與外面的花花世界,大有不同。在這裡比的不是家境,而是德操學識。北海一龍能被學子欽佩,正因才華橫溢,人品高潔。公孫瓚和田驊縱家財萬貫,在學壇的名氣遠不如北海一龍,便是明證。

由北海一龍而始,如今種田成了學壇新風尚。兩人豈能自甘人後。

四位大儒手中的四千畝良田,不日便被瓜分一空。想想也是,不過分給了四百學子。學壇學子千人。尚有一多半沒分到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春去幾度念亦深

江亦琛顧念

逆流官路

小小昊

神級奶爸

單王張

成為頂流從歌手老婆發現我開始

陌上誰風流

綜藝:參加最強大腦,成為大神

翠玉軒

高考落榜,我開啟人生贏家系統

全憑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