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36章 再見太后,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雲臺在白虎門內,亦為周朝所建。

親隨中常侍,入殿稟報。

言,太后鳳體微恙,小憩未醒。請臨鄉侯稍待。

左豐謝過,這便帶劉備參觀雲臺。臺上有高閣四間,是貯藏珍寶、圖書的皇家寶庫。

明帝永平初,命圖畫光武帝時名臣、列將像二十八人於雲臺,獨不畫馬援。時馬援女已立為皇后。東平王劉蒼觀二十八宿將圖後,問明帝為何不把伏波將軍列入宿將行列?明帝笑而不答。

黃門令左豐言道,明帝不畫馬援,表示不重後家,免蹈前漢外戚亡國的覆轍。於是雲臺二十八將裡,皇親國戚皆未曾列入。如光武帝從兄來歙功勞很大,最後亦未被列入。

劉備輕輕點頭。可見防外戚干政,亦是今漢歷代帝王之通例。更是引為心腹大患。

黃門令悄看劉備,又低聲言道:光武先帝既是明主,更兼忠厚長者。雲臺諸將未有重蹈前漢韓(信)、彭(越)覆轍者。除馮異(建武十年薨)、岑彭(建武十一年卒)、祭遵(建武九年卒)、劉植(建武二年薨)早亡,餘者皆得善終。可謂得其時,遇其主也。

劉備欣然點頭。英主不殺忠臣。

雲臺除閣藏圖書、珍寶外,也是祭祀場所。

黃門令又說,永平十五年(72年)秋,京師久旱無雨,明帝曾親登雲臺,占卜求雨。次日京師普降甘霖,緩解旱情。

難怪時人相信天人感應。

朝廷更是專設太史令一職,秩六百石。“掌天時、星曆。凡歲將終,奏新年曆。”“凡國祭祀、喪、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時節禁忌。”“凡國有瑞應、災異,掌記之。”下置丞一人。明堂及靈臺丞一人,二百石。二丞,掌守明堂、靈臺。靈臺掌候日月星氣,皆屬太史。

就不知。是掌守明堂、靈臺的太史令,夜觀天象,先奏報明帝。曰:近期有雨,可行大雩。於是明帝登雲臺求雨。翌日果然大雨。

還是說。本無大雨,明帝登臺求之。上蒼憐惜,這便普降甘霖。

反正,太史令與陛下之間,必然頗多默契。

試想。大雩祈雨前,陛下必有一問:朕欲行大雩,太史令夜觀天象,可知何日為宜?

太史令或答:明日為宜。三日後為宜。近期皆不宜。諸如此類。

於是,君臣心照不宣,心有慼慼。

窺一斑而知,天文地理的重要性。

正如孔明借東風。如此神鬼莫測之能,與之敵對,豈能不未戰先怯?

雲臺有廣德殿。乃是歷代帝王寢殿之一。建武二十年六月(44年),光武‘風眩’病重。便住在此殿調養。侍中陰興殷勤服侍。光武帝病癒後,以陰興護理有功,想封其為大司馬,陰興叩頭謝恩,卻不就大司馬職。陰興者,光烈皇后陰麗華同母弟也。

此時,廣德殿為竇太后寢宮。

雲臺上轉了一遍,劉備居高遠望。內城、外郭,氣象萬千。再看北邙,綿延瑰麗,蒼翠欲滴。不由感嘆:“聽聞孔夫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雖未曾登臨泰山之巔,今登雲臺,卻也能感受聖人心境。只可惜……”

“君侯惜從何來?”黃門令將劉備之語,銘記在心,這便笑問。

“只可惜,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劉備脫口而出。

黃門令左豐雖不知其意,卻亦有喜色。

再回頭,內官已趨步趕來。言,太后召見。

劉備這便與黃門令左豐趕去拜見。

脫鞋入殿,劉備趨步躬身,跪在屏前。

“臣,劉備叩見太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簽到猛獸保護區

劍鋒從磨礪出

金手指販賣系統

楓原vanyeah

全能大小姐她又美又颯

清和月初二

賊相公,偷吃請擦嘴!

夜舞傾城

廚房

吉本芭娜娜

書穿八零好種田

顧三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