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73章 大行天下,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錢能通神。古往今來,無往不利。薊國雖富庶,卻藏富於民。薊王不過百畝溪谷美田,橫豎一里宮殿。產業若干,外加陵園。滿打滿算,資產亦遠不足百億大錢。

錢從何來?

“此事易耳。”荀攸言道:“九坂懸樓,即便一樓作價五百萬錢,亦莫過二千懸樓,足以湊齊。”薊王威信天下。眼看天下大亂,兵匪一家。能保身家性命,一世平安者,唯我薊王。天下貴胄又不捨洛陽富貴榮華,遷入函園,二全齊美。

賈詡笑道:“如此,薊國券鈔,當大行天下。”

“計將安出?”田豐忙問。

“只需如此如此……”賈詡久居洛陽,掌管金水小市。殖貨諸事,無人能及。唯二位國相,能與之比肩。

薊國紙幣,之所以喚作“券鈔”。正因其兼具“券書”的契約性。換言之:券鈔持有者,與薊王劉備,簽訂券書。雙方共同約定:此鈔的價值,與等量角錢同。

由此可知。“券鈔”並非“自身”價值幾何,而是“約定”價值幾何。

時下重諾輕死,無信不立。上至王侯,下到黎民,契約精神,深入髓裡。史載:漢文帝四年,“(河陽)侯(陳)信坐不償人責過六月,奪侯,國除”。

即便是王侯,欠債超過一定期限,也受懲罰。甚是奪侯除國。足見事大。

券鈔之所以迅速風靡絲路沿線。正因薊王威信天下,一諾千金。與薊王簽訂券書,自萬無一失。

於是乎。當三公九卿,洛陽勳貴,還在為如何支付,爭論不休時。“九坂懸樓,琉璃寶鈔”,橫空出世。面值千萬薊錢。正面與一般琉璃寶鈔,別無二致。背面細則,卻洋洋灑灑,約定憑此寶鈔,可購得九坂懸樓豪宅一座。

前後皆加蓋『薊王之璽』。

《後漢書·光武紀》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獨斷》:“皇帝六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傳國玉璽,合稱“七璽”。

“傳國玉璽”取材於“和氏璧”。乃奉始皇帝之命所鐫,為秦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璽。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且)昌”。

餘下六璽,乃皇帝常用,俗稱“天子六璽”。

《漢官舊儀》載有“六璽”之具體用法:皇帝行璽,凡封命(諸侯王及官員)用之;皇帝之璽,凡賜諸侯王書用之;皇帝信璽,凡發兵用之;天子行璽,徵召大臣用之;天子之璽,策拜外國事務用之;天子信璽,事天地鬼神。

雖不比天子,然一枚鮮如赤陽的薊王璽印,足矣。

薊王罰銅百億,洛陽人盡皆知。掐指一算,也不過千座九坂懸樓,而已。

先前還憂心薊王勢必拆東補西,入不敷出的各色人等。長吁短嘆,咋舌不已。

薊王之強,今日終得親見。

十里九坂,究竟能造樓幾何。當遠超一千之數。

“樓鈔”一出,便引一干人等,暗中詢問。普通琉璃寶鈔,又當如何?

賈詡答曰:自與“樓鈔”等同。

眾人紛紛醒悟。一枚千萬面值的琉璃寶鈔,便可換來一棟九坂懸樓。便有太皇董太后取琉璃寶鈔給侄董承。如願換來豪樓一座。雖還只是模型展示,然薊國良工皆已標註好樣式、尺寸、位置。斷不會差之毫釐。

話說。薊國營城術冠絕天下,薊王威信海內。何必見疑。

洛陽貴胄,何其多也。有孟津大火,阿閣兵亂。此時不避入函園,更待何時。

“樓鈔”竟被炒至數倍,仍一票難求。

首批百張“樓鈔”,眨眼間被搶購一空。

搶購者,歡天喜地,欣喜若狂。落空者,捶胸頓足,哭爹喊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原神]帶上你的蘿莉!開團啦!

糯米嘟嘟可

萌寶甜妻總裁爹地不好惹

唐思雨邢烈寒

穿成帶球跑文的學霸寶寶

貢梨很美

情狂獨眼龍(愛你難得系列)

陳毓華

重啟激盪年代

嘩啦啦下雨

赴野

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