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94章 規圓矩方,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薊王這便命人去金市,尋來自羅馬的匠人。

功夫不負有心人。不出半日,珠寶匠便被帶到薊王當面。

一問方知,西域珠寶匠,本是伊特拉斯堪人(Etruscans)。故鄉在羅馬以北的義大利西北部。伊特拉斯堪人,是優秀的工匠,擅長各種金屬工藝尤其是珠寶製作。他們打造的珠飾和印珠等小飾品,工藝上乘,深受羅馬人所喜。

當然,是以羅馬的工藝及審美而言。換做大漢,實不值一提。

單單一尊“錯金博山爐”,足以傲視西陸。

尋他來,便是要十足的“羅馬造物”。足可,以假亂真。不對,本來就是真。總之,無可挑剔。

又請羅馬皇后,親自設計印面。不久,一隻頭頂皇冠,伸展雙翅,腹嵌一面鸞形盾牌,雙足各抓長矛並羽箭的雙頭鷹素描。栩栩如生,呈送到薊王當面。

劉備心領神會。雙頭鷹,分別看向東西,指代羅馬皇后欲長居西域,串聯東西二大帝國。雄鷹展翅,翱翔萬里,不墜青雲之志。鷹爪各持長矛並利箭,其意不言自明。最後,鷹身鑲嵌的鸞盾,不出意外,便是為嵌入改造後的魯琪拉頭像印章。

至於周遭如何修飾,便看伊特拉斯堪珠寶匠,如何發揮。

且皇后特意叮囑,當刻成圓印。

《管子》曰:“以規矩為方圜則成,以尺寸量長短則得。”《漢書·律曆志上》:“夫推歷生律制器,規圓矩方,權重衡平,準繩嘉量。”便是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又謂:“天圓地方”。

方與圓,便是天地宇內也。

單從魯琪拉煞費苦心,鑿刻大秦皇后璽印,便知其復辟之意。

自入漢土,一路親眼所見。凡官吏,必身配印綬。凡公文,必下籤印。凡券書,必按手印。便是流通東西南北,無往不利的薊鈔,膜下亦壓有薊王璽印。大漢既如此持重。入鄉隨俗的魯琪拉,焉能不倍加慎重。

大漢薊王,為大秦皇后制印。背後之深意,不言自喻。

凡授印。便意味著,魯琪拉的合法地位,得以在大漢,尤其西域,完全彰顯。授印,之於漢廷,乃心腹大事。凡番邦異國,必先得大漢任命,方能被絲路各國所認可。授印,便是獲得大漢認可之標誌。

四百年來,莫不如是。足見一斑。

天圓地方之說,華夏源遠流長。

慎重起見,劉備遂上報少帝。

太史令等,朝中善明天官、讖緯、算術者,皆言:若授予秦後“天圓璽印”,是否暗藏拔高之意。畢竟“天上地下”。高出大漢一籌。

少帝輕輕頷首。又問薊王:該當如何。

薊王言到:何不取“玉琮”,內圓外方之形貌。

“圓中牙身玄外曰琮。”“琮,八方象地。”且華夏自古,便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之禮制。換言之,鑿刻成玉琮,亦不出“(天圓)地方”之意。禮制與大漢等同。

此言一出,眾皆稱善。

太史令單颺拜服:王上真乃神人也!

少帝亦喜笑顏開,心滿意足。果然“薊王無難事”。

萬事俱備。

只待『秦後璽印』鑿刻畢。便可登臺會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帝道至尊

凌亂的小道

我在橫濱開咖啡館

墨瑜淵

神圖師

紅夜

快穿之登高臨下

甲子亥

港綜:香江大梟雄

墨鏡風衣

快穿之男配不哭本宮疼你

鳳家阿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