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2章 地大如礪,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出十日,京中果有童謠流傳。

“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芒;燕南垂,趙北際,中央不合大如礪,惟有此中可避世。”

廣為流傳,一時成風。凡路邊童子,皆誦此謠。

遂被侍御史,風聞奏事,上奏朝堂。

凡有童諺興起,必被視作上天“以兒語相告”。少帝不敢怠慢,遂問太傅楊彪,童諺何解?

楊彪答曰:“臣竊以為。此童諺,分上下兩句。上句所言,乃陛下為張讓所劫,後安然回宮之事。”

少帝輕輕頷首:“此句已應驗。下句又當如何?”

楊彪又道:“‘燕南垂,趙北際’,乃薊國地。‘中央不合大如礪’,或言洛陽紛亂。”

少帝輕輕頷首:“地大如礪,言指洛陽‘宅茲中國’。於大漢而言,不過磨刀石大小(意指巴掌大小)。”

“‘惟有此中可避世’又作何解?”少帝遂問出關鍵。

楊彪答曰:“此處有歧義。若分上下句而言,能避世之地,乃是薊國。然若依前後對應,宅茲中國,方可闢禍。”

少帝言道:“童諺之意,或北赴薊國,或固守洛陽。朕,方能得安。”

楊彪答曰:“許,正是如此。然,童諺初興時,多晦澀難懂。唯有事後,方可窺破。陛下無需過於介懷。”

少帝嘆道:“薊王身中奇術,沉睡不醒。今董驃騎並何車騎,把持朝堂。每見群臣,唇槍舌劍,爭論不休。朕,好生厭倦。先前拜讀薊少師崔寔《政論》,有語曰:‘今典州郡者,自違詔書,縱意廢舍,終無悛意。故,里語日:州郡記,如霹靂;得詔書,但掛壁。’此諺,還是桓帝年間舊事。如今,朝政日非,州郡更視朝廷詔命如無物。皆遵州牧、太守之命。是與不是?”少帝言指“廢史立牧”。

“陛下所思,乃我朝頑疾。”楊彪斟酌答曰:“非一日之功。”

少帝忽問:“薊王如何施為?”

楊彪答曰:“薊國千里國土,多是一片白澤。薊王大興圩田,遂成今日氣象。”

“正因別無寸土,故無豪右掣肘。”少帝一語中的:“薊王令行禁止,便宜行事。吸納流民,向化蠻夷。鑄山煮海,大興水運之利。又重拾二十等爵,唯德才是舉,非功不侯。東征西討,威信天下。這才有了今日之大漢一藩。”

“陛下明見。”楊彪對曰:“假以時日,必成一代明君。”

“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少帝自幼被史道人養大,對讖緯之術,頗有心得:“此諺既出,恐時日無多。”

楊彪一時無言。讖緯之術,害人不淺。

翌日早朝。群臣列隊南宮門前御道。

“盧司空。”太僕王允等人,已候多時。

“王太僕。”盧植依次見禮。

正欲結伴入宮,忽聽百官喧譁。各自手指宮門,竊竊私語。

朱雀闕下,又見手書。

盧植並王允急忙上前辨認:“黃門矯詔,廢黜新帝;公卿尸祿,無有忠言。”

四目相對,皆有駭然之色。

“何事驚慌。”百官聞聲作揖,正是董驃騎上朝。

“回稟董驃騎,有人三書朱雀闕。”便有心腹近前密告。

“哦?”董驃騎心中一凜,急忙近前觀瞻。

“一派胡言!”不等董驃騎回神,便聽身後有人大聲喝罵。正是何車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總管原名格蕾絲

清供

都市極品眼神

董十一

大神曾是路人甲

年華溫暖

偽裝者

張勇

從收租開始當大佬

歡顏笑語

現實中的超級英雄

不為人知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