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026章 再無歸期,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真是偽,皆看薊王如何決斷。”呂布言道。

安素欣然點頭:“兄長所言極是。竊以為,有合肥侯自立在先。若再行廢立之事,必令天下譁然。豈能一而再,冒天下之大不韙。長此以往,人臣廢立君王,相沿成劣習。乃至綱常不繼,朝政無存。無君無父,亦非薊王所願。”

安素果知薊王心憂。

薊王不怕冒天下之大不韙。只怕首開先河,乃至相沿成習。後世權臣,紛紛仿效。稍有不如意,便輕言廢帝。久而久之,將九五之尊,視如無物。將帝位傳承,視若兒戲。失去了禮法賦予的無上權威,整個封建秩序,由上而下,轟然崩塌。其後果,不堪設想。

封建秩序,是封建時代,生產關係的集中體現。其表徵為“天授皇權”,金字塔式的上層建築。若上層建築崩塌,生產關係及利益鏈條(輸送),隨之崩潰。再無法匹配生產力。累及整個封建時代的倒退。生產力隨之驟降,必然導致剩餘產出(價值)的日益匱乏。

首當其衝,人多粥少,三餐不繼。飢寒起盜心。於是天下揭竿,群盜蜂起。殺丁減口,諸侯混戰。內亂無休,必生外患。天災人禍,內憂外患之下。最後便是整個文明的劣化,甚至滅絕。古往今來,莫不如是。

與生產力相匹配的生產關係的總和,便喚做“秩序”。

打破秩序,必然打破原有生產關係。就時下而言,正有二股新興勢力,蠢蠢欲動。各自孕育著有別以往的新型生產關係。或稱之為“新秩序”。

首當其衝,乃是以薊國為代表的《圩田制》。其次,便是以豪強大姓為代表的《壟斷制》。

《圩田制》,產生新的上層建築稱之為“爵民”。《壟斷制》,產生的上層新建築稱之為“門閥”。

若化繁為簡,單就“人口等同於生產力”的封建時代而言。

門閥顯然有悖於生產力的發展(無法最大程度發揮人口的優勢)。其產生,意味著封建時代的倒退。因為被大量豢養的人口,及過度集中的土地,再無法相互匹配。

這一點,毋庸置疑。

於是從生產力的角度而言,自漢以後,華夏封建文明,便一直在退化。

漢化、胡化,反覆交替上演。實質而言,皆是重構封建生產關係的嘗試。其過程,當真慘不忍睹。

無論如何。提高和發展生產力,皆是歷代皇朝,當務之急。

一言蔽之,“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簡而言之,得食一日三餐,無人願提頭造反。

言歸正傳。

蕭規曹隨,上行下效。薊王威信天下,眾望所歸。一舉一動,眾目睽睽。若只求個人利益,何須改名劉備。悶聲發大財,豈不更好。

『沒有歷史的擔當,何必做時代的弄潮兒』。

聞安素一席話,呂布豁然開朗。自回宮覆命不提。

安素送別呂布,亦出家門。入白馬寺,與高僧康巨相見。商討護送事宜。

話說,永平十一年(68年),明帝敕令在洛陽西雍門外,三里御道北,興建僧院。為紀念白馬馱經,取名“白馬寺”。至此,凡高僧入漢,皆奔此來。白馬寺有華夏佛教“祖庭”及“釋源”之稱,足見一斑。自建成之日起,便是華夏仙門“眼中釘,肉中刺”。乃至靈帝專修四百尺千秋觀,以為平衡之策。

安素名義上,乃安世高之女。不知不覺間,成佛門代言。嫁入薊王家,於佛亦大有裨益。不求薊王皈依我佛。只需潛移默化,結好中夏新主,亦是立足東土,長遠之謀。

諸夏仙門,又何嘗不是如此。利益利益,先利而後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最美不過小時光

浮光錦

神豪之開局怒甩五百女神

你的親老媽

我家相公你別鬧(姦情不可外揚之一)

夏喬恩

撲倒那個網紅+番外

陸二喬

失業後,我靠釣魚實現人生自由

我愛沖茶

新愛洛伊絲

盧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