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9章 失之交臂,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山南水北為陽。”何後言道:“既見魯山,當至魯陽。”

“太后所言極是。”何苗答曰。

“人前稱‘夫人’。”何後又叮囑道:“太后二字不宜再用。”

“喏。”何苗心領神會。

入魯陽縣境,路上略有車馬。問過方知,自大水退後,多有豪強大姓僱傭兵馬,收復祖宅塢堡。轉運積財、佃戶,復墾荒田。

雖說故土難離。然一場大水,十室九空。魯陽百姓早隨船奔赴薊國。定居安北、遼海二郡。戶戶分得美田一頃,良宅一棟。牛馬機關器,不一而足。不待南陽水退,百姓已安居薊國。無人願輾轉歸鄉。

究其原因,南陽帝鄉,土地兼併。升斗小民,多為佃戶。家園盡毀,別無餘財。且宗親鄰里,皆同奔薊國。薊國即家國,他鄉亦故鄉矣。

一言蔽之。趨利避害,人之常情。

薊國美田良宅,之於黎庶,大利難捨。然之於豪強大姓,不過蠅頭小利。如何能比南陽,綿延塢堡,壟斷江山。

更加盜賊猖獗,祖墳不保。豪強大姓,紛紛質押傳家寶,招募傭兵南下。路上車馬,多來自魯陽大姓。

南陽一地,吏治全無。洛陽獻帝,有心無力。淮南新帝,自顧不暇。

豪強大姓,修葺塢堡,相互呼應,共御盜賊。

車至魯陽城下。

何後掀簾窺視。只見城門洞開,吊橋盡毀。垣牆多處坍塌,護城河早被淤塞。雖無礙通行,亦無險可守。

門前有三兩老卒,聊勝於無。

車駕入城時,何後命趙忠好言想問。

聞京師口音,老卒不敢怠慢,這便如實作答。

原來。大水來時,魯陽百姓,皆奔魯山避水。待薊國萬舟齊發,轉運百姓。有耄耋老者,故土難離,不願埋骨他鄉。待水退下山,照看城池至今。

又聞一行人慾往宛城。

老卒連連擺手:此去宛城,必經博望。博望城今為賊寇所佔,掘地刨墳,越貨殺人。南陽豪強,多結隊而行。輕車簡從,自尋死路也。

趙忠窗下稟報。

何後言道:“賊酋何所出?”

趙忠答曰:“老卒言,乃黃巾餘孽。有賊酋二人。一人姓周名倉。一人姓裴名繼。二人本為黃巾別帥,僥倖逃命,嘯聚山林。不願隨汝南、潁川黃巾,屯田招安。立寨伏牛山中。躲過南陽大水。收攏流寇,已有數千之眾。周倉據博望,裴繼守方城(繒關)。”

博望扼“方城夏路”,乃南下宛城之咽喉。

“夏路”又名“夏道”。意指“諸夏”進入南襄盆地之路。謂“諸夏”者,乃指先秦時,源出周王室之同姓諸侯國。由“夏路”進入江漢流域的周王室姬姓諸侯,史稱“漢陽諸姬”。

《史記·越王句踐世家》,齊使者說越王曰:楚“夏路以左,不足以備秦”。《索隱》引雲:“楚適諸夏,路出方城,人向北行,以西為左,故云夏路以左。”

與今漢以西為右不同。先秦以西為左。

《漢書·地理志》:“(葉縣)有長城,號曰方城。”先秦時,楚國在其北界,沿伏牛山東北麓築長城。方城,扼楚長城隘口。乃潁川、汝南入南陽之必經之路。

換言之,周倉、裴繼二人,據關守備,自立門戶。不與豫州黃巾餘眾往來。南陽屬荊州。如此看來,荊州黃巾與豫州黃巾,必有間隙。乃至老死不相往來。

夏路被斷,南下無望。

然何後並不死心,又問道:“博望賊酋,名聲如何。”

趙忠答曰:“聞賊酋周倉,乃河東大陽人。家貧,販私鹽謀生。兩臂有千斤之力。劍眉環眼,黑麵虯髯,性豪爽,以武勇稱。”

太后言道:“既是義賊,豈會為難孤兒寡母。”

趙忠勸道:“太后隻身南下,並無護衛。千金之軀,豈能以身犯險。魯陽乃伊水之所出。函園兵馬,正逆源而進,星夜前來。若此時南下,恐失之交臂也。”

太后遂道破心機:“魯陽近洛,無從遮掩。不等董卓追兵,便遇函園兵馬,如何能瞞天過海。事已至此,不可無功而返。”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原神]帶上你的蘿莉!開團啦!

糯米嘟嘟可

萌寶甜妻總裁爹地不好惹

唐思雨邢烈寒

穿成帶球跑文的學霸寶寶

貢梨很美

情狂獨眼龍(愛你難得系列)

陳毓華

重啟激盪年代

嘩啦啦下雨

赴野

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