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香如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8章 搶佔先機,劉備的日常,薰香如風,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王太后,遂以心腹之言相告:“妹妹當知。海外寄田,一年三熟。一畝便當大漢三畝。徼外荒洲,皆無主之地。先佔先得。於家於國,皆有大利,如何能輕棄。”

“長姐乃憂,為他人所先。”太史慈母言道。

“然也。”王太后言道:“先前皆不知其利,故棄如敝屣。今已人盡皆知。必有人不甘其後。若為我兒所得,當比薊國,授之於民。然若為他人所得,必據為己有。先帝曾言,天下十分,漢室三分,豪強七分。然萬千黎庶,卻無一分。海外荒洲,縱廣袤十萬裡,若為豪強所得,又與民何益?”

“長姐所慮,我等不及。”時至今日,二位義王太后,方知王太后苦心。

“家國天下。今我兒並土封國。尚未能富有四海。聞徐豫諸王,廣造海船。其用意,不言自明。若不能先發,且又後繼有人。不出百年,海外荒洲,當又如今漢這般。天災人禍,群盜蜂起。萬民飢流,十不存一。”王太后素有遠見。

大航海,因薊王而興。寄艙劵,寄田券之利大,天下皆聞。漢室宗王,豪門大姓,躍躍欲試者,多如過江之鯽。徐豫諸王,大造薊式海船,順下南海,搶佔荒洲之心,昭然若揭。

毋論其他。一季三熟,足見利大。大漢農耕立國。本以為徼外皆蠻夷。如塞北,西域,多不宜耕作。豈料薊王首開海外屯田之先河。先立港津,再圈其地。而後支渠四通,圩田築堤。向化島夷,充填勞力。薊人寄田,可謂耕一餘九。一本萬利。

然,如何搶佔先機?

大漢家國天下。天子居首,諸國次之,諸侯再次。此乃自上而下,三級封建體系使然。

換言之。薊王圈佔,唯天子可取之。諸王、諸侯,皆不可染指。即便薊王壽終正寢,與世長辭。推恩之下,諸王子下承封國。與二代薊王,乃兄弟之邦。

兄弟同心,其利斷金。

便是天子,亦需細掂量。

更有甚者,天子賜九龍柱華表。授薊王開疆並土之權。凡所佔荒洲,皆可併入封國。

“今漢封國,多不過一郡之地。若以一郡之地分割,百子足夠乎?”王太后有聲擲地。

眾人這才醒悟。郡國地有所限。

便是薊國,亦不過並六縣為國。論大小,亦不出一郡之地。“郡國”二字,不言而喻。今漢封國,皆循此例。無有例外。

再深思。天子雖授九龍華表,許薊王開疆並土。然薊王又豈能擅自僭越。大肆吞併,授人以柄。唯有化整為零。郡國分割,授於諸子。

“唉……”倍思前後,二位義王太后,這才遲遲醒悟:“無怪先前,洛陽朝堂屢次增封,王上皆婉拒。”

“此,便是臣節。”王太后言道:“君有所賜,臣有所辭。”

“如何分辨?”太史慈母問道。

“率由舊章,蕭規曹隨。”王太后答曰。

“原來如此……”眾皆有所悟。

今時今日。薊王尚不便將廣袤海外領土,併入封國。唯分封諸子。如此一來,為搶佔先機,必行螽斯衍慶,多生多育。

遲恐不及。

誠然,待三興漢室,登基為帝,自當百無禁忌。

然王太后並國中肱股重臣皆以為,宜當雙管齊下。三興漢室不可棄,人倫大事不可廢。

只限一郡之境。三百子嗣,佔地有限。確實力有未逮。

更何況,薊王后宮,多宜生養。三百函園姬,三百雲霞衛。更有五千西園妃。

西園妃,出身六宮采女:“六宮采女凡數千人,天子遣掖庭丞相率於鄉中閱視童女年十三已上、二十已下,長壯皎潔有法相者,因載入宮,謂之采女也。”

先帝又擇年十四至年十八,姿容上佳者入西園。皆裙下開襠,以便臨幸。待先帝崩,新帝合肥侯,遂將西園采女盡數驅離,守先帝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界交易:從一包辣條開始發家致富

潦草一筆

都市至尊仙醫

易明月

八零團寵:身為災星的我每天醒來運氣爆棚

千奈奈

渣男改造手冊

七彩葉子

神豪:從被雷劈開始

獵妖師尊

半生為人

徐曉